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生物质能在中国:在偏见中前行

2016-03-01 16:56来源:蔚蓝生物科技整理关键词:生物质能源生物质发电生物质电厂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由化石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型的世界大势中,中国在生物质能的起跑线上已经落后。综合全球生物质发展及国内能源需求的增长、低碳清洁发展、可再生和对化石能源多途径的替代等因素,考虑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排环保,促进农村经济和中小城镇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等问题,中国都应该比任何国家更加重视发展生物质能源

第一,生物质原料供应需要多元化发展。要走出“与民争粮、与粮争地”的困境,利用非粮原料生产生物燃料。发展生物质能最具争议的是影响食物供应。欧洲提出,2020年前,可再生能源要站交通运输能源使用量的10%,但这些燃料必须是基于废弃物或者其他不涉及粮食生产的作物制备而成的更加先进的产物。当前,在全世界范围内,第二代生物质燃料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的发展已渐入佳境,这也对生物质原料供应的多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收集体系。生物质能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难以集中利用,回收和运输的成本极高。我国生物质原料数量虽然巨大,但来源较为分散,与西方农场化耕作模式有较大差别,需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收集体系。

生物质燃料的原料主要是农林业废弃物,存在着季节性强、收集运输困难的问题。收集生物质能要打“游击战”,可以给农民发放机具,以便同时完成粮食收割和秸秆回收两道作业。在农村,生物质能源可以采用就近收集、就近使用、辐射周边的分散模式。

第三,发展生物质能的目的之一是改善生态环境,切不可适得其反。目前在北京郊区,生物质能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很少得到有效利用。我国每年烧秸秆1.5亿吨,部分地区重雾霾问题,原因之一就是燃烧秸秆。工程副产品的再利用(回收)不能得到及时解决,不仅影响到生物质能项目的持续运营,而且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

第四,要将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道路。由于我国生物质能源起步较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市场主体只是一些实力较弱的中小民营企业,这些企业在技术、装备、能效和盈利等方面整体上水平不高,生物质能源项目的投融资渠道也比较单一。应立足我国节能环保和新能源的需求,发挥循环经济产业链,培育生物质燃气战略新兴产业,形成一批以自主知识产权武装起来的生物质能源生产加工企业,以产业化促进规模化,加快生物质能源的商业化进程。

第五,坚持自主开发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的路线。我国生物质能源技术科研机构分散,专业人才匮乏,并且技术研究、推广以科研力量较为薄弱的中小型企业为主,在一些简单技术改造、组装上能力尚可,一旦涉及重大技术攻关则显得力量不足。结合我国目前发展情况,应重点培育气化合成生物燃油、糖平台转化生物油品,以及生物天然气三项产业化技术与装备的系统集成。

最后,健全配套服务体系,加强后期管理。这一点也是经常被忽视的。目前,一些生物质能项目运营配套服务体系普遍缺失或流于形式,地方政府把过多精力放在项目申请与建设上,而对后续的运行管理重视不够,投入精力较少。生物质燃料的排放本来完全可以达到甚至优于清洁的天然气锅炉,但因为不合理使用及锅炉配套监管不到位,燃料本身受到牵连,影响行业声誉。三分建,七分管。生物质能项目的运行好坏与后期管理维护水平密切相关。(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原标题:生物质能在中国:在偏见中前行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物质能源查看更多>生物质发电查看更多>生物质电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