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市场正文

环保经济过热背后的乱象: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低价恶性竞争成烂尾

2016-03-07 10:26来源:腾讯财经作者:冯军关键词:垃圾焚烧发电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垃圾处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4年10月,三峰环境副总经理唐国华在接受财新采访时也表示,三峰环境正在积极准备上市,目标是2016年实现在上交所上市。

“单纯的资本财务型投资不利于环境产业规模化发展的需求,大量资本进入易形成产业过热的局面。”环境商会会长赵笠钧认为,一些上市公司为了业绩,低价拿项目后再从资本市场上逐利。

“从行业角度来说,恶性低价中标,跑马圈地风气不可助长,应该遏制。”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呼吁。

低价中标后“倒逼”政府提价

低价中标的项目如何运营?其带来的环境服务真的让人放心?这是各界环保人士质疑的关键。

一个业内公开的秘密是,很多企业先低价把项目拿到手,运行一段时间后,就再和政府谈判,要求涨价。

“环保项目很多是一个城市的重要公共服务,很多城市只有一座垃圾处理厂,如果运行不了会造成很大麻烦。这时候政府方就会比较被动,只能按照企业的要求涨价。”赵笠钧说。

据《能源》杂志报道,某市低价中标的环保项目盈利状况较差,烟气排放也不达标,后来通过媒体曝光,使政府面临压力,最后政府出资改造烟气处理设备,并把生活垃圾处理补贴费一次性提高到120元/吨。

对此,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总工程师徐海云曾公开撰文指出,很多地方热衷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引进生活垃圾处理BOT投资运营方,在投资洽谈时,协议的生活垃圾处理补贴较低,项目运行后再把生活垃圾补贴调整增加也不是个别案例。

污水处理、垃圾焚烧等环保项目都属于市政工程。对于环保企业而言,与政府关系的好坏几乎等同于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直接决定了拿单数量和营业收入。

碧水源常务副总裁何愿平曾对媒体称,低价中标是一个流氓游戏,是一种赌博,筹码是政府在未来可能会提价。“相较私企,国有企业与政府更具有谈判的资本和能力,在这场博弈中更有可能使得政府在后期提高补贴价。”

而环境商会《关于遏止环保行业恶性竞争的提案》指出,某些地方政府存在低价中标导向:“特别三四线城市地方政府在本地财政收入紧缩、负债高及偿债能力低的条件下,拟定PPP项目筛选企业时更倾向于将低价作为首要考虑因素,而忽视项目公司的环境技术、运营维护及合理收益等长期稳定因素。”

例如,安徽蚌埠垃圾焚烧项目招标方没有采用行业内使用较多的综合评标法,最终选择了“最低价中标”的方法确定了中标企业。

薛涛认为,从地方政府的角度来说,肯定是愿意接受低价中标,同时,由于一些环保监管缺位,企业超标排放现象较为普遍,也让企业在低价竞标上更有底气。当然,垃圾焚烧发电、污水处理等项目,有其行业特殊性,地方政府不可能像对待一般企业那样容易对其关停。

但是,就在业界对于低价中标行为进行“讨伐”的时候,同样也有一些业内人士站出来力挺低价中标,认为竞标是市场行为,企业要想中标,降低价格是必然选择;另外只要政府加强后期监管,仍然可以保证项目运营质量。

环境商会建议,地方政府应本着对当地环境质量和人居生活环境负责的原则理性招标,追踪监督重点环保项目的达标排放情况,重点全过程跟踪中标价格在40元/吨以下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建设运营。

“长期以来,关于环境领域要不要市场机制、环境服务费是市场定价还是政府定价、环境产业发展应由市场引导还是政策引导,争议始终不断。”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傅涛认为,环境治理必须依靠产业的力量,而产业的发展,必须崇尚市场。

原标题:环保经济过热背后的乱象:低价恶性竞争成烂尾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垃圾焚烧发电查看更多>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查看更多>垃圾处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