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充换电站市场正文

新能源汽车是创新驱动力 从两会展望中国汽车的发展

2016-03-11 13:56来源:中国工业报作者:王瑞关键词:新能源汽车互联网+一带一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实体经济发展受困的当下,汽车行业的稳定增长已经成为保证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支柱之一。因此,汽车毫无疑问成为两会期间大众关注的焦点。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汽车作为节能减排的先锋产业以及增强消费拉动内需的基础产业,被多次提及。在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油价、专车等与车相关的热点话题一再被提及时,业界期待两会将给汽车业带来更多的变化。

一年之计在于春,每年3月的两会都是各行各业热切关注的焦点。加之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今年的两会格外引人注目。尤其在经济进入新常态下,包括汽车行业在内的很多行业都在过去的一年中历经挑战,承担了“三期叠加”带来的巨大压力。在新的一年,乃至未来的五年中,国家的宏观经济如何布局,大战略如何落地,国家又将部署哪些新的政策导向,这里面蕴含着哪些发展机遇……凡此种种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政府工作报告发布之后,人们纷纷从中寻找答案。

汽车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转型升级空间很大,既关系到国家实体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又跟交通运输、环境保护、能源利用、民生保障、进出口贸易等众多关键领域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政府对于汽车行业的关注和要求,早已经不是简单地将其看成一种工业产品,很多战略规划和设想,都离不开汽车行业的作用体现。换句话说,汽车行业自身需要立足于国家的整体布局和宏观战略,寻找未来发展的新机遇。

“十三五”规划重点明晰引领产业发展新方向

和“十二五”期间的高速增长不同,“十三五”期间的宏观经济肯定也将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增速范围,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之后的必然选择。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的时候,也明确证实了这一点,要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这是政府对未来五年宏观经济的基本预期,也是各行各业的一个基本参照。过去的五年,我国汽车产业经历了由两位数的高增速到一度接近零增长再到低增速的转变,整体增速放缓将成为未来的新常态。

“十三五”期间,高增速已不是我们的追求目标,推动结构优化、产业升级才是未来的方向。“十三五”期间宏观增速的放缓某种程度上也给了广大汽车企业缓一口气的机会,并得以将更多的精力投放到转型升级上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这将是“十三五”期间的重点方向,传统汽车行业应该积极向这三个产业方向靠拢。

以身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新能源汽车为例,“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就已经提出了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根据规划,五年内全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将达到500万辆。规划还提及,鼓励城市公交和出租汽车使用新能源汽车,大力发展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这正是为汽车企业的转型指明了发展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对于汽车行业的发展极具启发意义。“十三五”期间,汽车企业要通过强化创新能力,借助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突出抓好汽车行业的供给侧改革,用产品和服务协调汽车市场的供需关系,加快传统产能的转化升级。汽车产业需要在国家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产能换代的大潮中,适应改革和转型的需要,才能找准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方向。

加强供给侧改革催生发展新动力

“供给侧改革”当之无愧是今年两会的热词之一。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16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持续增长动力”。

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要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着力化解过剩产能和降本增效,重点抓好钢铁、煤炭等困难行业去产能”,虽然汽车并不在困难行业之列,但汽车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也一直是关注的焦点。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就曾表示,我国汽车产业存在着结构性产能过剩。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付于武也认为,中国的汽车产业发展不平衡,优质的供给能力不强,尤其是自主品牌产能过剩明显。因此,淘汰落后产能必将成为汽车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事实上,对于汽车产业的供给侧改革已经有所动作。日前,工信部公布了第281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目录,包括石家庄双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江淮安驰汽车有限公司等在内的13家车企被工信部直接取消了乘用车生产资质。工信部希望藉由市场退出机制,帮助汽车产业体质增效升级。正如工信部部长苗圩所言,“打破汽车生产企业资质的终身制,建立起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可以督促落后的企业加大技术改造、转型升级,也可以通过兼并重组来不断提高汽车整车企业的生产集中度”。

为了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还要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这些对于资历尚浅的中国品牌汽车企业来说极为重要。2014年以来,我国汽车市场销量增速持续放缓,中国品牌汽车市场份额也遭遇了不断下滑,但得益于SUV车型热销,中国品牌汽车企业适时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汽车产品,市场份额逐渐攀升。虽然中国品牌汽车产品品种不少,品质不断提升也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但在品牌上还处于“初创”阶段,需要继续加强。

与此同时,《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也在2015年正式出台,造纯电动汽车的大门向非汽车行业敞开,这吸引了一大批来自互联网和其他领域的创业者加入。虽然目前还未有申请获批,但这样发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优势的政策,的确给汽车产业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

原标题:从两会展望中国汽车的发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汽车查看更多>互联网+查看更多>一带一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