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市场正文

热电联产的“破”与“展”

2016-04-11 09:04来源:节能与环保杂志作者:冯为为关键词:热电联产小火电上大压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及地方政府去年也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支持热电企业超低排放的要求和规定,但这些政策都未考虑到企业的承受能力及性价比是否合适等问题。只是习惯于在面临问题的时候就事论事,倾向于寻找单一的决定性因素,以便所谓的实现更有效地解决问题。”山东省热电设计院院长刘博表示,国家在治理环境支持热电企业实现超低排放的过程中,一定要有全局观念、系统思维,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好比医生,既要“治病”,更要“治人”,而后者才是最终目的。

虽然国家连续打出政策组合拳,在天然气利用政策中,规定已实现冷、热、电联产的燃气热电厂为优先鼓励类企业,被普遍认为是热电行业相关政策的一大完善,但是在政策方面,扶持力度较低,热电行业的发展仍面临着诸多问题,相关配套政策仍需完善。神华国华(北京)电力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岳建华也表示,如果国家政策上有扶持,集中供热方面电厂也非常乐意去做,因为电厂有很多水塔。国华电力目前可以对10公里之内的小区进行集中供暖,对远距离的供暖投资就需要国家政策的扶持及热力公司的配合才行。

“现在回想起来,国家对热电联产的政策支持,只剩下在电力调度方面,优先调度‘以热定电’运行的热电厂发电量优先上网,而非采暖期则按一般火电厂凝汽运行机组对待。”王振铭说,中国应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一些优惠举措,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以促进热电联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全面提升早日实现热电强国

据了解,2012年中国6000千瓦及以上热电联产装机容量已达22885万千瓦,2013年底增加2297万千瓦达到了25182万千瓦,2014年增长11.25%。“从热电发展历史来看,中国的热电联产装机容量已经超越了美国、俄罗斯,已居世界首位,可以说中国已成世界热电大国。”王振铭说。

从中电联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2006年至2013年,中国热电联产供热机组容量迅速增加,从8311万千瓦增加到25182万千瓦,增加了近两倍;但供热量的增加并不理想,2006年年供热量为227565万吉焦,2013年年供热量为324128万吉焦,增加不到1倍。“这说明很多供热机组供热能力未能充分发挥。”王振铭称,这些年中国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发展很快,但小锅炉的数量发展更快。中国工业锅炉的保有量已从1983年的25万台、53万蒸吨发展到2012年的62万台,每天要烧掉7亿吨燃煤。

其实,小锅炉的快速发展与中国电力行业“上大压小”的政策有关。从中国历年集中供热情况看,蒸汽的供热能力和供热总量2006年至2010年反而比2005年有所减少,而此时热水的供热能力与供热总量却增加9.96%~59.47%(供热能力)、20.25%~67.48%(供热总量)。

王振铭分析,这是因为电力系统在“上大压小”过程中关停了一批中小热电厂,上了大机组,而由于热网不配套等原因,大机组的热供不出来,致使供热能力和供热总量减少。另外,许多地方没有上大型热电机组的条件,上中小热电机组很难得到批准,只好上锅炉房,满足城市居民的采暖需求。因此,中国现在只可以称得上是“热电大国”,还不能说是“热电强国”。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统计:2014年底中国城市集中供热面积为611246万平米,加上17个省市有县集中供热114200万平米,20个省市有建制镇集中供热30840万平米,20个省市有乡集中供热1889万平米,8个省市有乡和特殊区域集中供热5134万平米,合计共有集中供热76.33亿平米。另据权威部门统计,中国北方需采暖的建筑总量约为400亿平米。综合这些数据来看,中国采暖需求量巨大,发展集中供热空间广阔。但在这广阔的发展空间之下,热电联产集中供热该如何发展呢?王振铭说:“中国要想从热电大国走向热电强国,就必须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实行集中供热、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的原则,全面提升,降低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排放量完善服务功能,把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作为国家能源政策中优先鼓励和支持的产业,并加大支持力度,才能使其快步发展。”

原标题:热电联产的“破”与“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电联产查看更多>小火电查看更多>上大压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