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深圳十三五规划:推进大唐宝昌等电厂扩建工程 加快燃气热电冷联供及分布式能源项目建设

2016-04-13 08:31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电力十三五规划深圳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纲要指出,加大能源保障重大工程建设,推进大唐宝昌电厂和京能钰湖电厂扩建,加快华电坪山等燃气热电冷联供及分布式能源项目建设,建成深圳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滇西北至广东±800KV特高压直流深圳段、祯州站至现代站等输电线路,规划新建 500KV 现代站、东方站、坪山站等输变电工程。在光明新区试点简化电压等级序列,在前海、国际低碳城试点建设智能电网;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理,加快东部环保电厂、老虎坑垃圾焚烧发电厂三期工程、妈湾城市能源生态园建设,开展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及回收、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等试点。具体内容如下:

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前言:“十二五”期间,深圳继续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在继承中创新、发展中突破,率先走出一条质量引领、创新驱动的发展之路,为经济特区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深圳必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记使命、勇于担当,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积极践行“三个定位、两个率先”,不断增创新优势、迈上新台阶,勇当“四个全面”排头兵。

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深圳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是指导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是编制和实施各区(新区)规划、专项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基本依据,对于深圳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圳坚持质量引领、创新驱动,实现了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的全面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圳要率先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有效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和风险挑战,以特区的担当践行国家战略,以特区的作为服务发展大局,抓住新机遇,实现新发展。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二五”时期,深圳勇于实践、善于创新,在质量引领、创新驱动、改革开放中奋力拼搏、砥砺前行,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迈向“四个全面”新征程打下坚实基础。

一、主动创新发展理念,经济发展迈入质量时代

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形势,始终坚持深圳质量深圳标准,经济发展呈现出速度稳、结构优、动力强、效益好、消耗少的良好态势。经济规模和质量效益同步提升,2015年本市生产总值超过 1.75万亿元,提前一年实现“十二五”规划 1.5 万亿元的目标,进出口总额 4425.5 亿美元,出口总额实现二十三连冠。人均 GDP 达到 15.8 万元,每平方公里产出 GDP、财政收入均居全国大城市首位,万元 GDP能耗3和水耗分别累计下降 19.5%和 43%,以更少的资源能源消耗、更低的环境成本支撑了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成为首个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

二、率先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驱动成为经济发展主引擎

深入实施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获批成为首个以城市为基本单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向引领式创新和全面创新迈进,三次位居福布斯中国大陆创新城市榜首。全社会研发投入占 GDP比重达 4.05%,规模实现五年翻番。国家、省和市级创新载体达 1283家,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国家基因库、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室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成使用,光启研究院、华大基因等新型研究机构快速发展。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加速集聚,引进“孔雀计划”创新团队63个。创新成果不断涌现,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超过 5万件,连续十二年居全国首位,第四代移动通信、基因测序、超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技术水平居全球前列。创新环境更加优化,国家技术转移南方中心落户深圳,国家科技金融试点城市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柴火空间等一批众创空间蓬勃发展,高交会、IT 领袖峰会、BT 领袖峰会等成为促进创新创业的重要平台,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氛围更加浓厚。

三、超前布局梯次型现代产业体系,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实质性突破

坚持产业升级和区域转型并举,梯次型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17.4%,占 GDP比重提高到 40%,成为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最大、集聚性最强的城市。未来产业超前布局,不断创造新的优质产业增量。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金融中心地位不断巩固,总部经济影响力持续扩大,服务业占 GDP 比重达 58.8%,4 家本土企业进入世界 500 强。优势传统产业加速向价值链高端提升,产品技术含量、价值含量和竞争力显著提高,五年淘汰转型低端企业超 1.7万家。产业集聚辐射能力明显增强,15个重点区域开发建设加快,23 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集聚区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四、着力打造改革开放新平台,重点领域改革和全方位开放取得重大进展

主动承接国家、省 242项改革任务,重点领域改革实现新突破,形成了一批引领性制度成果。深入实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调整审批事项 253项。率先启动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公务员分类管理和聘任制、投融资体制、土地管理制度、国资国企、社会组织等改革取得重要进展。连续两届荣获“中国法治政府奖”,率先启动司法人员分类管理、法官检察官职业化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前海战略平台开发开放步伐加快,22 条先行先试政策顺利落地,深港合作、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创新、产业发展全面推进。开放型经济水平持续提升,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挂牌。粤港澳大湾区纳入国家“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制定实施发展湾区经济、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的若干意见。深莞惠与河源、汕尾“3+2”经济圈合作加快,深汕特别合作区建设提速,援疆援藏、对口帮扶贵州四川以及省内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取得新成效。获 2014 年度珠三角“九年大跨越”考核全省第一。

五、全面实施重大民生建设工程,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水平明显提高

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民生领域投入力度加大,实施 12 项重大民生工程,九大类重点民生领域财政支出 6734 亿元,年均增长 29.7%。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新增中小学学位 13.2 万个,普惠性幼儿园达 825 所,南方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建成招生,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等一批特色学院建设加快,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中山大学•深圳获批建设。医疗卫生事业迈出新步伐,实施医疗卫生“三名工程”,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投入运营,三级医院从 9家增至 25家,三甲医院从 3家增至 10家,病床数从2.3 万张增至 3.7 万张,新增执业医生 6900 名。文体事业取得新进步,被授予“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称号,四次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成功举办第 26 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我市设立高等教育创新中心。社会保障和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低工资标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均居全国领先水平,新增安排保障性住房 24万套、养老床位 4762张。社会治理能力不断增强,深入开展“平安深圳”专项活动,实施“风景林工程”和“织网工程”,社会组织超过 10000 家,注册志愿者 120.9万人。国防动员工作取得新成效,连续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六、深入推进特区一体化建设,城市功能和生态环境实现双优化

实施两轮特区一体化三年计划,原特区外投资五年累计超过 8899亿元,占全市总投资 70%以上,特区一体化水平显著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深圳机场第二跑道、T3航站楼、广深客运专线、厦深铁路、深圳北站、福田火车站、坪山站等重大基础设施投入使用,地铁日均客运量超过300万人次,位居国内各大城市第四位,沿江高速、博深高速、新彩通道等建成通车。资源能源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西气东输二线正式供气,岭澳核电二期投入商业运行,清林径引水、公明供水调蓄工程、抽水蓄能电站等进展顺利。推进大气环境、水环境和绿化美化三大工程,2015年PM2.5年均浓度降至29.8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为内地副省级以上城市最优;新建污水管网 1402公里,新改扩建污水处理厂 17座,污水日处理能力由 266.5 万吨提高到 479.5 万吨;建成 2400 公里绿道,总长和密度居珠三角城市首位。节能减排指标均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低碳发展持续推进,碳排放权交易成交额居全国第二,国际低碳城成为中欧可持续城镇化合作旗舰项目。东部湾区(盐田区、大鹏新区)列入第二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电力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深圳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