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储能电池市场正文

锂离子电池:移动能源2.0时代的先行者

2016-04-14 09:17来源:民生证券研究院关键词:锂离子电池移动能源2.0新能源汽车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新三板“锂”鉴金眼

负极材料、正极材料、电解质行业关注规模大、效益好的龙头企业。因为目前这三大材料制备技术较为成熟,其生产规模很大程度影响产品的成本。隔膜材料关注技术领先企业。隔膜材料国产化较晚,特别是湿法薄膜。目前国内市场很大程度被国外企业占领。国内隔膜技术有所突破的企业或能替代国外隔膜所占据的市场。我们认为电芯与电池整装行业未来存在收购兼并行情。目前各个厂商生产的电芯尺寸和材料体系各种各样,但随着电池整装技术已然成熟,竞争将会更加剧烈,行业集中度必将提高。大规模企业将在成本上更具优势,小企业或将被淘汰。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管理系统是我们重点推荐的细分领域。BMS技术复杂,有较高的技术壁垒。一旦企业技术突破,将占有国内大部分市场。

新三板蓝筹股:贝特瑞

贝特瑞,中国第一大、世界第二大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供应商。公司成立于2000年8月,在2015年12月28日挂牌上市。是中国宝安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2014年总资产23.2亿,营收12.3亿,处于新三板前100名,同比增速32.04%。2014年净利润1.09亿,处于新三板前60名,同比增速43.34%。其营收占新三板负极材料细分板块整体的85.6%,处于绝对龙头地位。目前贝特瑞总股本8700万股,流通股本2857.92万股。协议转让,至今尚无交易。2015年两次定增,以同样35元价格定增400万股、100万股,共募集1.75亿。按此价格估计,贝特瑞市值约30.45亿,PE约27.9X。

贝特瑞是我国锂离子行业标准制定者。根据公司简介,贝特瑞参与起草编制《锂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国家标准制》,获得编制“锂离子动力电池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国家标准制定权。其龙头位置较为稳定,2015年招股说明书中引用:“2012 年全球锂电池市场份额中有约90%集中在三星、松下、LG、天津力神、比亚迪等全球前十大锂电池厂商中,而全球主要锂电池厂商均是贝特瑞的重要客户。锂电池厂商对原材料供应要求十分严格, 各个锂电池厂商均有各自的原材料认证体系,为避免出现较大的质量波动风险,锂电池厂商一般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因此中长期看好贝特瑞发展。

正极材料龙头:杉杉科技

杉杉科技,中国第一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提供商。2003年11月成立,目前待挂牌。其母公司是杉杉股份。2014年总资产17.6亿,营收14.7亿,同比增速13.51%。2014年净利润2206万元,较2013年4688万元有较明显下滑。2014年净利润大幅下滑的原因是2014年公司有重大资产重组,公司决议投资建设“万吨级高能量密度动力型锂电正极材料”项目。该项目是公司布局三元正极材料的重大举措。投资方式是为公司设立全资子公司“湖南杉杉新能源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亿。并在同年7月份向子公司增资1.5亿,注册资本扩大至2.5亿。公司布局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已收到成效。但201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营收已10.3亿,净利润2856万元,预期2015全年较2014年大幅增长。

另外,杉杉科技的资产总额及营业收入占母公司杉杉股份相当比例。2013年杉杉科技站母公司资产总额的13%,这一比例在2015年提升到21%,营业收入占比从2013年的32%到2015年的55%。利润占比在2013年达到30%。在2014、2015年利润占比降至7%和5%。我们认为随着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生产部署完成以及动力电池市场进一步扩大,未来公司净利润将快速增长。在母公司的利润占比也将反弹扩大。并且与贝特瑞类似,正极材料行业也存在客户粘性,杉杉科技的大客户结构逐步形成和稳定。中长期看好杉杉科技发展。

湿法隔膜实力派:鸿图隔膜

鸿图隔膜,国产湿法隔膜最具潜力的公司。公司成立于2005年3月。2014年总资产2.4亿,营收2647万元,同比增速91.3%,净利润410万,从2013年-691万元扭亏为盈。原因是2014年公司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正式投产,实现快速盈利。2015年中报显示营收2264万元,净利润542万元,已超过2014年全年净利润,预计2015年净利润增速将达到164%。另外,公司在2015年底投建年产4500万平方米锂离子电池隔膜生产线,加上现有生产规模能使辽源鸿图总规模达到年产6300万平方米。规模扩大将进一步提高公司市场份额。

鸿图隔膜的技术团队与先进设备是核心竞争力。公司从韩国聘请了专家技术团队,全套引进国外锂电池隔膜生产和检测设备,进行技术突破和研发,成功开发了5微米、7微米超薄单层隔膜与动力用高孔陶瓷涂层膜,填补国内空白。产品通过了三星、LG、住友、帝人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认证,与松下、力神等一线电池厂商建立了稳定的供应关系。

喧闹中专注的力量:科列技术

科列技术,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BMS)第一股。公司成立于2010年3月,2015年7月新三板挂牌上市。公司2014年营收2511万元,同比增长501.9%,净利润792万元,由2013年-287万元扭亏为盈。2015年中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65万元,同比增加3735万元,同比增长2862.19%;净利润1250万元,同比增加1398万元,较上年同比增长947.36%。根据公司业绩预增公告,公司2015年净利润将增长500-600%,即净利润将达到3960-4752万元,实现跨越式增长。从公司2015中报来看,用于客车和乘用车的产品收入都大幅增加,乘用车增幅大于客车。明公司可能从新客户深圳比克接到大额电动汽车订单。公司在2014年乘用车产品营收首次大于客车产品,说明公司客户已经从以电动客车企业为主到以普通电动汽车企业为主。

从公司2012年锁定动力锂离子电池BMS业务以来,公司集中力量研发关键技术,不动摇,不改变,专注坚持。这才实现了科列技术国内领先的BMS技术已经快速增长的市场份额。董事长张泱渊称,未来三年科列技术市场占有率将由目前10%左右提升到30%。目前科列技术是行业内首家开发并批量应用主动均衡技术的公司,主动均衡技术能共实时调整电池组容量差异,实现电池组能量均衡,能够增加电池组20%的容量,延长动力锂离子电池组25%的使用寿命。另外,科列技术还掌握“无线传输”“功能安全”“容量管理”等全球领先的电池管理技术。目前国内鲜有公司掌握主动均衡技术,大部分使用的是被动式均衡。据报道,被动均衡技术的BMS价格在2000-3000元每套,而主动均衡BMS系统售价在1万元左右。随着对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越来越高的要求,主动均衡BMS将逐渐淘汰被动均衡技术,成为市场主流。

科列技术第一次定增在2015年7月,定增6021万元,发行价格33.45元,主承销商国信证券。在2016年1月第二次定增新三板,目前已经通过股东大会批准,增发预案价格上下限分别是40元,60元。预计募集资金不超过1亿,用于加大研发和市场投入,补充流动资金和扩大经营规模。我们预计,公司营收将在2016-2017年翻倍增长,公司净利润将超过1亿。

民生新三板研究中心 张媛、伍艳艳、田铭、乔誌东 

原标题:锂离子电池:移动能源2.0时代的先行者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锂离子电池查看更多>移动能源2.0查看更多>新能源汽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