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力市场电改评论正文

电改十八年反思与展望——电网公司融资上市举例

2016-04-22 09:08来源:和讯网作者:刘纪鹏关键词:电力体制改革输配电电力行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3.上市再融资

中国南方电网股份公司在这种结构下,改造后上市再融资20%,最终国家占80%(其中国网占61%,广东占19%),公众占20%。

(二)华东四省一市输配电海外上市

我还提出了将华东四省一市输配电海外上市的思路。因为在国电的五大区域网公司中,华东公司是最有实力、效益最好的,最具备把输配电资产拿出来进行上市的探讨。这样的话,就可以实现中国的华南以南方电网上市,中国的华东则以华东四省一市电网上市,交相呼应。

我还提出了研究电网上市应走出两个误区:一是只有整体上市才叫集中统一。那种认为整体上市才叫电网的集中统一,局部上市则会导致电网分散格局的看法是不对的。集中统一的体现包括国电公司运用资本纽带控制电网上市公司,而不一定是国电公司整体上市。二是只有网、省公司是分公司才叫实体化。那种认为只有网、省公司是分公司才叫实体化的看法也是错误的。在国电公司的改制过程中,把北部电网改组为有限公司是个可行的选择,不要一提国电公司的统一,就要把下面的机构都变成分公司,好像有了子公司和上市公司,国电公司就不叫实体化。

第七节国粤两网合作愿望落空

鉴于我给国电公司党组所做的报告建议中提到了国电公司与广东电力公司的股份制合作模式,同时我坚持认为,广东方面在意的是“钱”而不是“权”,是经济利益而不是管理控制,只要利益到位,是有可能的。因此,我建议国电公司领导可否和广东省的主管副省长交换一下意见。因为这位副省长曾是我的老领导,我知道当时广东正在策划包括电网在内的五大基础网络国有资产的股改融资上市,包括让中金公司研究广东电网的上市,还有让广发证券通过粤电力整合广东的电源企业。

因此,在这个会上我建议,国电公司方面应主动和广东省接触,大家探讨合作的可能性。国电公司领导立刻同意了,并安排谢松林副总经理具体洽谈。2000年9月13日,我趁这位广东省领导来北京开会,请两位领导坐在了一起,在场的还有国电公司总会计师陈月明、中金公司投行部的一位经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谈话仅涉及了电力体制改革的宏观问题,并没谈及合作的实质问题。

事后我意识到当时中金公司正在做广东电网上市的业务,如果广东电网和国电公司合作了,那么广东电网单独上市也就不可能了。所以我想促成国电公司和广东电力公司股份制合作的美好愿望落空了。

第八节2001年国电公司广州会议

2001年4月,国电公司系统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地点选在广州,背景有二:一是2000年5月王骏《令人沮丧的电力改革》一文发表后,由国家计委牵头成立了电力体制改革小组,电改主导权易手,新的电改方案正在酝酿之中。国电公司面临日益加大的反垄断和拆分压力,希望听取系统外部及社会各界的意见。二是在当时,中国只有广东、海南、内蒙古、西藏4个省份没有在国电公司系统内,其中广东体量最大且与国电公司在电网的电量交换与电价核定上又时常发生分歧和矛盾,因此国电公司领导班子集体到广州来开会,与广东省和广东电力的领导见面,既有听取意见的目的也有探讨联谊合作的目的。当然,用高严的话说,到广州是来向广东省和广东电力学习改革的。

但广东省是不可能这样理解的,他们觉得,国电公司资产庞大、实力雄厚、高高在上,多少年来,电力又是国民经济行业的老大,万事不求人,这次突然放下身段到广州来,一定有什么深层次的目的。双方见面交流时,广东省省长卢瑞华开门见山就说:“到我们这里来开会,是不是要说我们广东电网的问题?广东电网可是集资办起来的,如果你们要想拿走,必须用钱买。但我估计你们可能买不起,如果买不起,是否可以像建三峡电站那样(全国电价每度电加价一分钱,你们用这一分钱)来收广东?”

“大家”谈话擅长把严肃的内涵寓于谈笑之中。由国网用涨电价的钱来收广东,由全国消费者来负担,显然只能当笑话来听,其言外之意就是广东电网你别想收走。在这样的谈话氛围下,高严代表国电公司方面除了说是来向广东学习改革的,还能说什么呢?

中电联是国电公司的“儿子”还是“孪生兄弟”(一)

中电联是国电公司的“儿子”还是“孪生兄弟”(二)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体制改革查看更多>输配电查看更多>电力行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