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市场正文

【深度】2015年电源发展年度分析及2016年展望

2016-04-27 08:34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闫晓卿 元博关键词:火电火电装机清洁能源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6年电源发展形势展望及对策

观点1:火电电量消纳空间有限,在建项目规模大,机组利用率将进一步降低,预计2016年全国火电平均利用小时数将下降至3800~4000小时。从需求侧看,随着去产能、去库存的推进,2016年全国用电量增速仍将处于低位,全年增速预计在-1%~2%。从供给侧看,火电核准权下放后,地方政府在投资保增长的驱动下,电源无序建设问题突出,已呈现严重过剩局面。目前,全国核准在建煤电2亿千瓦,其中东中部十二省市6400万千瓦。按照在建机组3年的建设工期考虑,预计2016年全国新投产煤电约5000万千瓦,其中东中部十二省市约2000万千瓦,占比达到40%。全国火电装机将超过10.5亿千瓦,火电平均利用小时数会下降至3800~4000小时。

主要对策:针对火电过剩问题,应按照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思路,严控煤电新开工规模,对东北等电力冗余严重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取消不具备核准条件的项目,暂缓煤电项目核准。同时,各地方政府、发电企业等利益相关方应切实落实火电发展规划,避免“违规建设、先建后批”等现象。

观点2:清洁能源消纳形势严峻,主要能源基地“三弃”问题加剧,预计全国弃水、弃风、弃光电量分别达300亿千瓦时、400亿千瓦时和100亿千瓦时。据调研,四川水电2016年的丰水期水电装机规模将比2015年增加680万千瓦,增幅达到20%,而电量预计增幅仅为1.3%,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预计2016年弃水电量达到200亿千瓦时。西北2016年新能源装机规模将增长1500万千瓦,总装机达到6800万千瓦,同比增长28%。预计全年弃风、弃光电量分别达到310亿千瓦时、90亿千瓦时,同比增加89%和92%。

主要对策:面临清洁能源消纳瓶颈,应重点从技术和市场两个方面解决。从技术角度,一是根据本地消纳能力、调峰电源和外送通道建设等情况合理规划清洁能源发展规模,避免清洁能源装机无序、过快增长。各利益相关方要切实落实规划的建设规模和时序,尤其是建设周期短、投资相对较少的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二是加快主送新能源的输电通道建设,重点突破关键技术,如在尽可能加大新能源输送规模的前提下,确定风、光、火等各类电源的合理配比;选择合适的输电通道运行方式,使之与新能源出力特性匹配等。三是深挖系统调峰能力,核查重点省份和地区存量机组的调峰能力和参与调峰情况,特别加强自备电厂监督管理,在目前阶段最大程度发挥系统调节能力,促进清洁能源消纳。从市场角度,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对超出可再生能源保障性利用小时数的发电量,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直接参与电力直接交易,通过向火电企业、抽水蓄能电站、电力用户等购买辅助服务的方式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全额消纳,优化配置电力资源。

相关建议

一是切实落实清洁能源优先消纳的原则,火电机组逐步由电量主体向容量主体转变。一方面,建议国家能源主管部门和各地政府切实将清洁能源消纳水平作为考核指标,在保障当地火电企业合理收益的同时,确定火电利用小时数配额。同时,在清洁能源外送通道的建设和运行中,统一各相关方的认识,明确火电配套机组定位是辅助清洁能源送出。

二是深挖系统调峰能力,在现有条件下最大程度缓解“三弃”问题。核查重点省份和地区存量机组的最大调峰能力和参与调峰情况,加强整改、督促和跟踪,进一步挖掘调峰能力。尤其是“三北”地区大量的供热机组,应积极开展供热期的最小运行方式和调峰能力核查和认定工作,规范供热机组运行管理,明确供热机组的调峰责任等。

三是加强跨省跨区电力交易,深化调峰等辅助服务市场建设,以市场手段缓解窝电和新能源消纳问题。根据不同区域电网特点,完善直购电、水火替代、火电调峰补偿等交易和市场机制,建立更加灵活的跨省跨区交易模式,实现清洁能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

(作者供职于国网能源研究院)

原标题:2015年电源发展年度分析及2016年展望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火电查看更多>火电装机查看更多>清洁能源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