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国际能源署的研究数据显示,到2030年,全球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将提高到23.8%。可再生能源在未来非化石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地位将快速上升,将成为未来增长最快的能源,其中风电是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主力军”,而海上风电将成为未来风电市场的发展重心。
2014年,全球风电市场恢复上涨态势,陆上风电和海上风电新增装机总量达51480兆瓦,风电成为可再生能源中新增装机量(发电量)最多的发电技术。风电新兴市场正在非洲、亚洲和北美洲不断涌现,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市场,连续多年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风电市场。到2035年,风电将是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加的最重要来源,未来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014年,全球新增陆上风电装机容量达到49750兆瓦,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仅为1730兆瓦。相对于陆上风电,海上风电具有风力资源更强、更稳定,更大的单机容量,更高的利用小时数,紧邻负荷中心等优点。随着优良的陆上风电资源被瓜分殆尽,全球风电场建设已出现从陆地向潮间带和近海发展的趋势,海上风电将不可避免地成为未来风电市场的重心。
一海上风电市场发展迅速,短期内仍将保持高度集中的市场格局
由于受气候环境变化和能源低碳转型等因素的影响,海上风电产业在全球的普及程度正在不断提高,目前全球已经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始发展海上风电。全球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由2000年的891兆瓦增加到2014年的8770兆瓦。
根据道格拉斯的数据,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将保持年均12%左右的增长幅度,累计装机容量预计从2014年的8770兆瓦增至2024年的57980兆瓦,年复合增长率约为30%。
虽然海上风电市场发展迅速,装机总量不断提升,但主要市场还是相对集中于欧洲和亚洲,2016-2020年,这两个区域仍会保持稳定的增长趋势;作为新兴市场的美洲(主要是北美地区)也将有较大的发展。
一海上风电新兴市场未来发展迅速
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发展海上风电产业,但是主要市场还是相对集中并由欧洲主导。根据欧洲风能协会的预测,2024年全球累计装机容量预计将达到49944兆瓦,年复合增长率为12%,其中欧洲约占全球累计装机容量的75%,其市场份额较2014年有所下滑,亚洲、北美地区所占的市场份额预计将有所增长。
未来美国海上风电将保持迅猛的发展势头,包括CapeWind和30兆瓦Block等在内的6个正在规划的海上风电项目将为美国带来700兆瓦的海上风电装机容量。预计2024年美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将达到2379兆瓦,海上风机数量将达到467台。法国、波兰、比利时、荷兰、爱尔兰等新兴市场的风电均将从2014年的零市场份额发展到一定规模。
一海上风电市场的重心将从浅水区向深水区转移,机组容量大型化成发展趋势
2014年,全球90%以上的海上风机安装在滩涂区或浅水区域,按照国际惯例,海上风电场以内及主风向的上下游数百米至上千米的范围内通常不适宜建设大型结构,并且风机设施附近禁止拖网渔业等捕捞活动,这就大大影响了海洋区域的规划。随着海上风电场规模越来越大,项目数量不断增加,将对全球近海海域的生态环境、经济建设、海上旅游等造成较大影响。未来随着潮间带及近海资源被瓜分殆尽,全球海上风电将不可避免地走向深海,越来越多的海上风电场将选择深水离岸式布局,2014年全球海上风电场平均水深为22米,预计2024年将达到41米。
虽然每个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有所不同,有的地区由于地理和技术原因不适合采用大型风机,但是全球海上风电市场平均单机容量已从2003年的1.211兆瓦上升至2014年的3.262兆瓦,风机单机容量大型化是国际风电设备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根据实际项目经验,综合风机制造、海上安装等因素,风机单机容量越大,风机单位千瓦时的成本越低。基于经济效益的优势,风机单机容量也将朝着更大型方向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存在未来风机单机容量不断扩大,有向10兆瓦甚至20兆瓦级巨型海上风电机组发展的趋势,但欧美风电产业界认为,3兆瓦及以下的小型风机仍将存在,通过系列化多容量机型并存来满足各类细分海上风电市场的需求。
一随着海上风电工程技术的不断成熟,风电发电成本将持续下降
2014年,全球海上风电成本(包括前期工程建设和后期风电场维护等全生命周期成本)约为150欧元/兆瓦时,是低碳能源发电中成本最高的发电形式。随着海上风电发电技术的逐渐成熟,风机单机额定容量越来越大,未来海上风电成本将有所下降。国际风能协会预测,2024年全球海上风电成本将降到约95欧元/兆瓦时。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中国石油某海上风电项目第一阶段前期技术咨询及专题报告编制招标。公告显示,本项目为中石油某海上风电项目,项目位于南方某海域,项目总装机容量为1300MW,包含89台14MW及以上风机,海上升压站、陆上集控中心等工程。招标范围:1、技术服务内容:开展项目前期开发与技术
科技赋能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建设电力科技强国贡献力量——在第二届电力行业科技创新大会上的主旨报告(2025年5月8日)辛保安今天我们召开第二届电力行业科技创新大会,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围绕电力科技发展交流思想、分享成果、凝聚合力,对于推动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加快
5月7日,丹麦开发商rsted表示将终止英国Hornsea4号项目的现有开发建设工作。自2024年9月获得英国第六轮(AR6)差价合约(CfD)以来,总装机容量2.4GW的Hornsea4海上风电项目经历了一系列不利因素,包括供应链成本的持续上升、利率上升,以及按计划时间建设和运营该规模海上风电项目将存在的风险增加。
陇原风光送千里,齐鲁发展增绿能。5月8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以下简称“陇东—山东工程”)竣工投产,标志着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外送工程建成投运。陇东—山东工程起于甘肃省庆阳市庆阳换流站,途经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山东五省,止于
4月29日,上海振华重工为中国电建打造的1600吨自航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电建志远”在完成设备调试以及船员培训后,正式启航。“电建志远”船长123.95米、型宽48米、型深9.5米、设计吃水6.5米,可变载荷5000吨,为全电力驱动,DP-2级动力定位,满足TierIII排放要求,可国际无限航区航行。平台最大作业水
5月1日,央视《朝闻天下》栏目播出《粤西“风火打捆”送出工程投产》,报道4月30日鹅凰系列工程投产。4月30日,广东500千伏鹅凰开关站及相关线路升级改造工程(以下简称“鹅凰系列工程”)投产。作为全国最大规模的海上风电打捆送出工程,该站汇集了粤西6座巨型海上风电场和两座常规火电厂资源,此次并网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6日,南网科技披露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2025年一季度公司储能系统技术服务营收1.11亿元,同比减少37.5%,主要受履约周期影响。截至一季末,在手订单约9.5亿元,较为充足。一季度中标两个较大规模的储能项目:江苏惠然全国最大用户侧储能项目和广东韶关浈江独立储能项目
关于举办海上风电项目开发、建设、运维管理高级研修班(第二期)的通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发展海上风电”,标志着我国海上风电产业迈入新一轮高速增长与全面升级的关键阶段。目前,广东、福建、浙江、山东、河北等沿海地区积极响应,2025年海上风电重点建设项目清单近百个,规模超45
4月30日,浙江海风某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含塔筒)预采购资格预审采购公告发布。根据公告,本次拟采购一批海上风电机组,最终采购量以采购人实际需求为准。本次采购范围包括全部风电机组及附属设备(含塔筒、5年整机维护)和相应备品备件、专用工具技术资料以及有关的技术服务等,共设4个标段。标
近日据外媒报道,在韩国南部湖南地区的金城山风电场,一台西门子歌美飒4.7MW陆上风机倒塌。该风电场共安装11台机组,于2023年6月投入使用,项目由当地公司大荣能源和韩国南方电力共同开发。一位住在2公里外村庄的当地居民告诉韩国媒体,他们在半夜被倒塌的风机吵醒,以为是地震引起的震动。西门子歌美
2024年海上风电项目核准动态频繁,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不完全统计,2024全年广东、浙江、福建、山东、上海五个沿海地区共计核准14473.3MW,涉及32个海上风电项目。“更火”——广东、浙江、福建居TOP3从项目核准数量和装机容量来看,广东、浙江、福建均居TOP3。其中,广东11个海上风电项目获核准批复,
近日,一则消息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曾经在中国市场有过布局的德国风电整机巨头Nordex,正计划重返中国市场。Nordex的回归,会给竞争激烈的中国风电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回顾Nordex的发展历程,其在全球风电市场曾占据重要地位。2023年,Nordex集团在德国境内的新签订单量增加了36%,从2022年的1.1G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18,辽宁华电丹东东港一期10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风电机组及塔架附属设备采购招标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中车株洲所预中标,中标价格为32.26亿元。4月15日,河北建投祥云岛25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含塔筒)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三一重能预中标,中标价格
王勇:这是深耕耘、勇破茧、共发展的一年王勇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年时光,倏忽而逝。2024年,在全球范围内,风电需求迎来了高景气周期,风电装机规模稳步增长,电气风电与中国风电行业共成长。这一年,我们在创新中深耕,于破茧中飞跃;这一年,我们坚持稳中求进、
2月20日,远景能源与龙马控股集团在风电大铸件、焊接件、紧固件等核心领域达成战略合作,这标志着双方将迈向更高层次的战略伙伴关系,共同致力于打造高韧性、可持续发展的风电供应链生态。风电产业链链条长、关联度大、辐射范围广,在当前全球供应链环境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远景力图构建更加稳健、
中国风电发展的璀璨之路如今,正值全球新一轮能源革命的关键阶段,风能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可再生、可预测的独特优势和潜力,已然成为这场能源转型浪潮的中坚力量。据全球风能理事会发布的《全球风能报告2024》显示,2023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117GW。其中,中国贡献77GW,占比高达65%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国投电力斥资9.62亿英镑(约为88.79亿元人民币)投建的英奇角1.08GW海上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供应商明确了,该项目并未使用国产风电机组设备,而是与维斯塔斯达成合作,维斯塔斯为该项目供应72台V236-15.0MW风机以及长达10年的运维服务。作为是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旗
12月9日,随着全球可持续发展和环保需求的日益增强,风能产业的绿色发展进入新阶段。中材科技风电叶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材叶片”)、上纬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纬新材”)、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风科技”)在共同推动风电产业绿色循环经济发展方面达成重要合作
全球超级电容领导品牌Maxwell技术公司成立于1965年,是一家全球领先的超级电容解决方案提供商,在全球多处设有办事处及制造工厂,广泛服务于可再生能源市场,主要从事研发、生产和销售超级电容和高压电容,拥有丰富的专利知识产权及技术创新应用转化成果。Maxwell超级电容被广泛应用于风电、储能、轨交
11月26日,APACWindEnergySummit2024于韩国正式开幕,阳光风能受邀出席峰会,并发表《基于构网技术探索未来能源体系建设》主题演讲,与行业领军者深度交流探讨,为亚太地区及全球风能发展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报告中,阳光风能研发中心总经理梁信信深入剖析构网技术沿革、控制策略及应用场景。他强调,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湖南兴蓝风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蓝风电”)成功完成首个漂浮式5MW机组的交付工作。所有主要部件及相关辅件已在法国布雷斯特港口顺利交付。作为国内首家承接并完成欧洲漂浮式项目机组供货及技术咨询服务的整机厂商,兴蓝风电在此次项目中不仅提供了机组供货,还为客户
2024年10月16-18日,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4)在北京如约召开。作为全球风电行业年度最大的盛会之一,这场由百余名演讲嘉宾和数千名国内外参会代表共同参与的风能盛会,再次登陆北京,聚焦中国能源革命的未来。10月16日,“连接世界:构建全球ESG合作新平台”论坛在CWP2024同期召开。北
“源荷协同,应该也必将成为风电技术创新的下一个突破口。”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文忠在题为《源荷协同引领新跨越》专题报告中提出,当今风电已处于技术变革的前夜,源荷协同是风电第三次技术跨越的希望所在。风电行业临界点出现近年来风电繁荣背后的技术推动力,排在首位的无疑
编者按百年变局,复兴伟业。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作为智库,国网能源院围绕碳达峰碳中和路径、新型能源体系、电力供需、电源发展、新能源发电、电力市场化改革等重点领域深化研究,围绕世界500强电力企业、能源电力企业数字化转型等特色领域深度解析,每年重磅
日前,海西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海西州“十四五”清洁能源发展规划》的通知,通知指出,到2025年,清洁能源发电生产比重达到90%,清洁能源发电消费比重达到50%。全州清洁能源发电量达到746亿kWh,年利用量达到2238万t标准煤。到2025年,全州清洁能源发电总规模达到3654万kW,发电量746亿kWh。其中:
实际上,海上风电国家补贴取消在即,各地深远海风电开发规划也已陆续浮出水面。尚未达成平价目标的海上风电行业,如何实现深远海风电开发盈利?
全球范围内已经公布的电解水制氢项目储备总计规模达到3200万千瓦,约有一半来自于海上风电制氢,其中,德国、荷兰、丹麦等欧洲国家均已有百万千瓦级以上的海上风电制氢规划。
咨询机构Ember的最新分析显示,英国的电价在过去一年上涨了两倍。电价飞涨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北半球寒冷的冬季耗尽了天然气储存;亚洲需求和价格的增加导致液化天然气运往亚洲而不是欧洲;随着新冠病毒限制的解除,全球经济反弹市场天然气需求增加;从俄罗斯经由乌克兰进口的天然气尚未启动,不能满足欧洲需求的增长。
2021年3月15日,中央财经委第九次会议在指出“十四五”碳达峰重点工作中,首次提出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如何构建?笔者根据结合近期的研究与思考,分享几点认识。
2021年3月15日,中央财经委第九次会议在指出“十四五”碳达峰重点工作中,首次提出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如何构建?笔者根据结合近期的研究与思考,分享几点认识。
“十三五”期间我国新能源产业取得了可喜成绩,创新技术不断涌现,成本快速下降,光伏风电的出货量、装机量都领先全球,基本实现平价上网。虽然已经平价,但笔者认为当前我国新能源行业还面临一系列困境,仍需要政策引导、法律支撑,仍需要系统性顶层设计。
“十三五”期间我国新能源产业取得了可喜成绩,创新技术不断涌现,成本快速下降,光伏风电的出货量、装机量都领先全球,基本实现平价上网。虽然已经平价,但笔者认为当前我国新能源行业还面临一系列困境,仍需要政策引导、法律支撑,仍需要系统性顶层设计。
在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约束下,煤电需要积极转型以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相应地煤电价格结构及其水平也将发生调整变化。笔者从生产侧与消费侧两方面来对煤电转型和煤电价格进行分析。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