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权威】九江市十三五年规划:电力能源产业主营业务收入2020年达到1000亿元

2016-06-06 12:20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电力产业能源产业新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三章 量质并举做强第三产业

按照“市场化、信息化、社会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加快构建以现代商贸物流、旅游等支柱服务业为主体、生产性服务业为支撑、生活性服务业为基础,发展模式不断创新的服务业发展体系,努力打造“九江服务”品牌。

第一节 彰显山水名城宜游特质,打造国际旅游城市

紧扣“全省龙头、全国示范、世界知名”的旅游强市总体目标,打造“两圈两带*”,形成“山江湖城一体”的旅游发展格局,将九江打造成为世界知名的山水文化名城和旅游度假胜地。“十三五”末期,旅游总人次达2亿以上,旅游总收入达1600亿元。

以推进庐山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按照全市一盘棋的思路,强化旅游区域协作,整合旅游优势资源,优化旅游精品路线,强化旅游区域协作,构建“环庐山、大庐山、泛庐山”旅游经济圈。着力打造以庐山为龙头的鄱阳湖生态旅游区,凸出“山江湖城红绿文*”七大特色旅游名片,将庐山、九江城、庐山西海与鄱阳湖旅游融为一体,统一规划精品旅游线路。加强城市旅游门户硬件建设,给中外游客树立良好形象。

推动景区景点发展升级。打造一批国家4A级景区,支持庐山西海、湖口石钟山等创建国家5A级景区,构建完整的旅游产品体系。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着力建设智慧景区和智能导游系统。规划建设集城市形象展示、交通集散、营销咨询、特色产品营销、旅游商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旅游集散与综合服务中心,构建全市旅游集散体系。研究制定具有九江特色的旅游业服务标准,全面提升“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服务水平,使景区景点和旅游企业的服务质量达到国际水平。

培育旅游多元化业态。鼓励要素企业、关联企业和辅助企业以及相关机构协力打造庐山、庐山西海、浔阳古城、环鄱阳湖、修武生态旅游等五大旅游产业集群,培育旅游新业态。围绕第一产业延伸触角,发展一批休闲农庄、生态茶庄、民俗客栈等休闲农业,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经典品牌。紧扣第二产业助推转型,支持发展旅游装备制造、用品制造、纪念品生产等旅游工业,建设一批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借力第三产业拓展市场,鼓励支持金融保险、通讯信息、教育培训、媒体广告、旅游地产等业态发展,增强旅游发展活力。

推进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充分发掘商业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着力开发一批具有九江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产品。将文化内涵贯穿到吃、住、行、游、购、娱各个环节,编排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演艺精品娱乐节目,打造文化旅游新品牌。加大文化旅游产业招商力度,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文化、旅游产业,培育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旅游企业集团。

专栏4 五大旅游产业集群

(一)庐山旅游产业集群

整合旅游优势资源,优化旅游精品线路,强化旅游区域协作,构建“环庐山、大庐山、泛庐山”旅游经济圈,以庐山景区、白鹿洞书院、中华贤母园、民生大千世界、东林寺、太乙村、庐山温泉度假区、秀峰景区等为核心产品,并逐步向文化旅游、主题乐园旅游延伸,突出庐山品牌国际化,打造“五位一体”大型复合型旅游区,逐步凸显产业园区风格。

(二)庐山西海旅游产业集群

以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申报为动力,创建世界一流湖泊旅游度假区、推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重点发展滨湖休闲、水上运动、养生度假相关业态。以庐山西海景区、云居山、司马旅游镇、西海湾、武陵岩、泰国风情旅游区、华夏国际旅游度假区、龙源峡、凤凰山桃花园、易家河村、庐山手绘训练营等为核心产品。

(三)浔阳古城文化旅游产业集群

重塑浔阳古城,加快旅游服务保障建设,通过道路、标牌、城市风貌统一等具体工作,全面整合城区旅游发展环境。以浔阳楼、琵琶亭、锁江楼、烟水亭、南山公园、海韵沙滩、石钟山、春江花月夜大型文艺演出等为核心产品。

(四)环鄱阳湖旅游产业集群

放大鄱阳湖区及周边旅游资源优势,加强文化挖掘和要素提升,以石钟山、鞋山、老爷庙、龙宫洞、共青富华山和高尔夫等为核心,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游、知青文化游、高端度假游。

(五)修武生态旅游产业集群

依托武宁县、修水县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红色、古色、绿色等特色旅游资源,构建生态+文化的特色旅游产业集群。以黄龙山、神雾山、修河、西海湾、黄庭坚故居、武陵岩、东浒寨等为核心产品, 大力发展山水生态休闲游、红色文化游和古色经典游。

专栏5 九江市旅游业发展体制机制的6个转变

(一)在投入上由政府向市场转变

以市场为导向,充分挖掘旅游资源的潜质和优势,调整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推动传统旅游产品转型升级,培育发展现代旅游业态,尽快形成以观光旅游为基础、以休闲度假为主导、以专项旅游为辅助的产品体系。

(二)在开发上由建点向串面转变

以加快旅游目的地建设、提升区域性旅游综合实力与竞争力为目标,加强空间整合,突出主题、开发景点、构建片区。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做好文旅结合,大力延伸旅游产业链条。

(三)在项目上由低端向高端转变

着力抓好景点景区建设,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道路修建、路线设计等,强化旅游推介,大力支持旅游品牌的创建,注重运用互联网营销,培养旅游人才,切实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

(四)在业态上由单一向多元转变

整合旅游资源,将庐山、九江城、庐山西海与鄱阳湖旅游融为一体,统一规划精品旅游线路,构建大旅游格局。加强产业融合,推动旅游与文化、科技、体育、工业、农业、商贸、环保、交通、通讯等相关行业的融合发展,丰富旅游产业形态。

(五)在方式上由管理向服务转变

政府应通过发挥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职能,为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通过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为旅游景区及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到位的服务,营造旅游消费氛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产业查看更多>能源产业查看更多>新能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