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尽管他们都是电动车创业公司,其雄心壮志都不满足于局限在中国,放眼更广阔的国际市场,但他们是两个类型的创业公司。和谐富腾系由传统汽车高管操盘,结合互联网理念制造全新的电动车。而车和家、蔚来汽车则由成功的互联网创业者掌控,以务实的态度生产前所未见的电动车。创业的风险极高,更不要说在巨头盘踞的汽车行业。这两种不同模式的电动车创业公司,谁能拿出用户认可的电动车,谁将成为中国的特斯拉?
#1 - 控制权
这可能是爱车和 Future Mobility 迈向成功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他们的控股公司和谐富腾,由三个几乎对等的大股东组成。和谐、富士康、腾讯的持股比例为4:3:3。在爱车,这种情况还好一些,除和谐富腾外,和谐方面还持有28%的股份。而 Future Mobility 的状况,则是豪华管理团队、和谐、富士康、腾讯四方均衡的状况。
不论是创业者还是投资人都认同一件事,那就是创业团队中一定要有绝对控股权的一方,一定要有老大。创业公司需要的是试错、判断、快速反应,以第二宇宙速度摆脱束缚,而不需要平衡。目前 Future Mobility 处于启动阶段,随着未来不断融资,或许还有机会确立自己的老大。这方面,李想和李斌这两名连续创业者经验丰富。他们全力保证自己对公司拥有控制权。
#2 - 节奏
车和家、蔚来汽车以务实的态度开发电动车,他们投建工厂,并从传统汽车公司招募了大批工程师。他们不希望被称为“互联网造车”,认为这个称号会引发投机、不务实的误解。但不可否认的是,李想、李斌都是出身于互联网行业的企业家,他们会对公司的发展速度要求很快、要求产品开发速度很快(相对传统公司),投资人和外界也是这样期待他们的。传统汽车和互联网行业不同速度的努力融合,可能会产生的风险是,公司掌控者和传统汽车团队之间的节奏失调。
“创业家们会觉得太慢了,要再快一点。传统汽车人一步一步的实验不能少,每个环节不能出问题,需要时间比较长。”普华永道思略特咨询公司合伙人彭波对作者说,“这就造成在产品的推进速度上,会产生一些潜在的冲突。这些冲突会对未来产品有一些潜在的影响。”
爱车挖来了沃尔沃中国销售公司 CEO 付强,Future Mobility 则拥有金光夺目的豪华高管团队。他们熟知传统汽车的开发流程和节奏,尽管同样背负着快速向市场推出电动车的压力,但在于工程师团队的配合上,潜在风险小了很多。
#3 - 基因
李想、李斌是连续创业者,他们信奉创业者的丛林法则。付强和 Future Mobility 的梦之队几乎都是履历华丽的职业经理人,他们信奉管理和体系的力量。靠谱的连续创业者和职业经理人都在互联网+电动车的新市场开始创业时,哪类人更有可能成功呢?
我更看好连续创业者的未来。创业公司将遇到形形色色的风险和挑战,那都是商学院里从未教授过的东西。公司创始人唯一要做的就是解决所有这些困难,开发出用户喜爱的产品,让公司保持高速发展。著名创业者肖恩帕克(Sean Parker)曾说过一句广为流传的鸡汤:“创业就像嚼玻璃,你会慢慢喜欢上自己血的味道。”
有不少媒体对比过特斯拉和 Fisker 两家新能源汽车的命运,人们发现特斯拉遇到的困难一点不比 Fisker 少。
Fisker 汽车 CEO Henrik Fisker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中汽协公布了2025年1月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情况。其中燃料电池汽车在1月产量为59辆,同比下降80.8%,销量为132辆,同比下降65.1%。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1.5万辆和9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9%和29.4%。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分析,1月,尽管有效工作日减少,但在“以旧换新”政策、春节经济助力等利好因素驱动下,汽车产量实现小幅增长,销量较同期只微降,行业迎来平稳开局。其中,乘用车延续良好表现,产销同比双增;新能源汽车产销和汽车出口延续良好表现。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1.5万辆和94.4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17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01.5万辆和9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9%和29.4%,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38.9%,我国汽车行业迎来开门红,实现平稳开局。在出口方面,1月份新能源汽车出口表现亮眼,出口量达到15.0万
相比于国内销量的在增长,新能源汽车出口的增速更快。根据市场数据,1月份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同比增长超10%,而在出口方面,国内1月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到了13.9万辆,同比增长29.4%。1月份,新能源汽车整体延续去年强势增长特征,新能源车型在乘用车出口总量中的占比达到36%,较去年同期增长近8个百分点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14日,北汽蓝谷公告称,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变更公司名称的议案,北汽蓝谷将变更为北汽极狐。据悉,北汽蓝谷是国内最早专业从事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的企业之一。日前,北汽蓝谷公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表示,2024年年度净利润为亏损65-69.5亿元,预计扣除净利润为亏损69-73.5亿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据内蒙古自治区工信厅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24年末,内蒙古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20万辆大关,全年新增登记量达11.34万辆,较上年增长162.44%,实现爆发式增长。此前,内蒙古自治区曾出台《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电动重卡推广应用实施方案》等纲领性文件,重点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8日,聊城市商务局等8部门关于印发《2025年聊城市汽车置换更新补贴实施细则》。对转让旧乘用车并购置燃油乘用车,购车价格8万元(含)以下的每辆补贴3000元,价格8万元(不含)至20万元(含)的每辆补贴8000元,价格20万元(不含)以上的每辆补贴12000元;对转让旧乘用车并购置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8日,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发布《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2025年工作要点》。其中明确,全年建成2.5万个公用充电桩、2.3万个专用和自用充电桩,实现“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充电桩乡乡全覆盖”。推广、完善“安徽充换电”APP。支持中安能源(安徽)有限公司完成100个储充换一体站
2月12日,中共河南省委办公厅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2025年河南省重点民生实事工作方案》。其中提到,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全年新建公共充电桩2万个以上,加快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最后一公里”问题。原文如下:中共河南省委办公厅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2025年河南省重点民生实事工作方案》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9日,福田汽车披露的产销数据显示,2025年1月份整体销量为50054辆,同比减少3.93%。其中,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表现亮眼,当月销量为7098辆,同比增加129.56%。公告显示,福田汽车1月份整体产量为53956辆,同比减少4.08%,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为7092辆,同比增加108.77%。资料显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当地2月10日,特朗普签署新的政策,将对钢铁、铝材进口加征25%的关税。另外,他也表示将对汽车、芯片加征关税。根据特朗普的命令,美国从所有国家进口的钢铁将面临25%的关税,而铝关税将从10%提高到25%。这些命令是根据1962年《贸易扩张法》第232条制定的,该条款授权总统在确定威胁
在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的浪潮下,腾讯、百度、阿里巴巴、京东、小米等国内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局光伏领域,开启追“光”之路。腾讯2022年5月,腾讯在光伏领域迈出重要一步,领投昆山协鑫光电材料数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这一举措使腾讯首次深入光伏行业上游,涉足最基础的制造材料领域,为光伏产业发展注入强
企查查数据显示,国内现存储能相关企业22.8万家。截至目前,今年已注册7.81万家储能相关企业。其中前10月共注册7.08万家,同比增长20.72%。11月28日,腾讯成功落地了风电、光伏、储能一体化的数据中心微电网项目。这是国内首个采用“风光储+负荷”智能管理模式的数据中心微电网项目,也是腾讯数据中心
5月14日,南方电网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钱朝阳在广州与腾讯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举行会谈,双方就进一步深化合作进行深入交流。钱朝阳代表南方电网公司欢迎汤道生一行来访。他表示,南方电网公司与腾讯公司的合作广泛深入,为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重要支撑。希
近日,由腾讯发起、聚焦下一代前沿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的“碳寻计划”(点这里,了解国内CCUS领域首个由科技企业发起的亿级资助计划),历时半年,公布了首轮Top30优胜项目获奖名单。经过评委会从技术、应用、商业落地等多维度的评估后,最终,下面这30个团队和它们的研究项目,从300多项申
据腾讯智慧出行,7月11日长安汽车与腾讯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此前合作基础之上,围绕智能座舱、导航及地图、自动驾驶、海外生态、企业数字化转型等多领域加强合作,全面助力长安汽车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
5月23日至24日,国家电投党组书记、董事长钱智民在深圳市先后调研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投控”)和腾讯公司。在深投控,钱智民与深投控党委书记、董事长何建锋就一流董事会建设等进行座谈交流。何建锋介绍了深投控企业发展情况和董事会建设情况。他表示,深投控高度重视科技研发、储能
近日,腾讯启动“碳寻计划”,CCUS领域再添入局者。3月23日,腾讯联合多方伙伴发起了一项特别行动——“碳寻计划”,该计划旨在推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以下“简称CCUS”)相关技术的孵化、落地及规模化应用,这也为腾讯践行“科技向善”的使命愿景和推动碳中和科技创新增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是中国CCU
5月4日,京能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阚兴分别与腾讯能源总裁、电力行业总经理王磊,华为电力数字化军团生态总裁石艳东进行座谈,就数字京能建设和集团产业数字化转型开展深度交流。腾讯能源行业副总经理张瑞军,华为云Stack能源行业总经理杨加元,集团副总经理王永亮,集团科技信息部、京能信息主要负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3月23日,腾讯联合多方伙伴发起了一项特别行动——“碳寻计划”,即寻找一起“碳中和”的朋友。这是中国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领域首个由科技企业发起的大规模资助计划,资金规模在亿元人民币级别。腾讯希望通过这种模式创新,为CCUS引入资金、技术、伙伴、落地场景等资源,跟
在全球关注的下一代技术领域,腾讯联合多方伙伴发起了一项特别行动——“碳寻计划”。不是要寻“碳”。而是寻找一起“碳中和”的朋友。这是中国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领域首个由科技企业发起的大规模资助计划,资金规模在亿元人民币级别。申报链接先放这里:腾讯“碳寻计划”申报启动简单介绍下,
碳捕获、封存与利用(CCUS)是通过从源头或从大气中去除二氧化碳来减少碳排放,并将捕集到的二氧化碳储存起来或利用的一种方法。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在未来的50年内,通过使用CCUS技术改造现有的发电厂和工厂,可减排6000亿吨CO2,相当于目前年排放量的17倍。CCUS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不仅可以大幅度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23日,鸿海集团公告,集团通过子公司鸿富锦精密电子(郑州)有限公司向富士康新事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注资6亿元,进而投资于富士康新能源电池(郑州)有限公司。本次采取分阶段方式进行,其中首次注资金额为3.5亿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台湾电子巨头富士康正在印度与泰米尔纳德邦政府就发展其在印度的电池制造业务进行谈判,泰米尔纳德邦政府为该公司拟议的电池储能系统(BESS)部门提供约200英亩的土地,用于建造储能电池系统工厂,目前谈判已接近尾声。在8月的印度之行中,董事长刘扬伟透露了富士康打算建立电池储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0日,以“投资航空港携手赢未来”为主题的河南郑州航空港推介优质项目促进民间投资系列新闻发布会举行。发布会上,郑州航空港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辛建卉作了郑州航空港优质土地资源推介,首批10宗优质地块面向社会资本进行招商。推介地块四、五、六位于先进制造业集聚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据天眼查显示,近日,富士康新能源电池(郑州)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崔志成,注册资本6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含电池制造、电池销售、汽车零部件研发、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新能源汽车电附件销售、新能源原动设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等。据股权穿透图显示,公司由富士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9月6日,夏普官网宣布将于9月17-18日召开的东京国际论坛上,首次展示其电动汽车概念模型“LDK+”。据了解,该款概念车型是夏普与鸿海科技集团(富士康)合作规划和开发,采用了富士康开发的电动汽车开放平台,以及夏普特有的人工智能技术“CE-LLM”、AIoT技术、传感技术等。根据夏普
近日来,郑州富士康工厂的“回归”,让大家把目光再次投向这片中原大地。上个月,河南省政府与富士康在郑州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富士康将在郑州投资10亿元,开启新一轮战略合作。近日,富士康又在郑州大规模招工,据称已有5万人报名。富士康的“回归”,是相对于“出走”而言的。富士康于2010年入驻郑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23日,鸿海科技集团官方宣布,子公司富士康集团与河南省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拟在郑州建设新事业部,加快推进电动汽车整车、储能电池、数位健康和机器人产业落地,并在河南打造全球高端制造产业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圈。据悉,富士康集团于2010年入驻河南郑州,2023年2月至4
6月25日上午,富士康再生水合作项目签约暨兰考三污改扩建项目开工仪式在第三污水处理厂举行。市委常委、县委书记陈维忠,北控水务集团副总裁冒建华,兰考富士康园区主管谢玖跃等出席。富士康再生水合作项目是北控水务集团将第三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再生除盐水提供给富士康生产使用,该项目投产运营后能
全球最大的电子制造与服务商富士康科技集团于2024年3月13日宣布与旭智资本签署协议,合资成立绿能资产管理公司并拟发起设立绿能开发基金,共同拓展中国绿能业务,通过直接投资绿电产业协助集团永续发展,并借此获得绿电权益,加速富士康带领供应链迈向净零,同时创造稳定的投资收益。未来富士康将运用
2024年3月13日,富士康科技集团宣布与旭智资本签署协议,合资成立绿能资产管理公司并拟发起设立绿能开发基金,共同拓展中国大陆绿能业务。未来富士康将运用旭智资本在全球能源开发领域多年的投资及运营经验,双方合资设立资本总额人民币20亿元的绿能资产投资公司,聚焦绿色发电项目,最终目标每年取得2
储能跨界的故事仍在继续。尽管2023年储能市场经历阵痛期,内卷加剧、产能过剩、价格战、行业洗牌……但万亿市场仍在,“挡不住的诱惑”让不少企业选择“逆风入局”。电池中国获悉,日前,宝钢股份斥资3.8亿元,成立全资子公司上海宝钢新创享科技有限公司,入局储能。经营范围包括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