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技术正文

【干货】核电安全大讲堂——九问九答

2016-06-13 16:46来源:国家核电关键词:核电安全核反应堆核电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核电安全(五): 核电站在设计上有哪些安全措施?

核燃料“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放射性物质。为防止放射性物质外逸,在建造时设置了四道屏障,包括燃料芯块、密封的燃料包壳、坚固的压力容器和密闭的回路系统,以及能承受内压的安全壳。

在控制方面有多重保护:在出现可能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情况时,可进行正常停堆;因任何原因未能正常停堆时,控制棒自动落入堆内,实行自动紧急停堆;如任何原因控制棒未能插入,高浓度硼酸水自动喷入堆内,实现自动紧急停堆。在核电厂设计中,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考虑了当地可能出现的最严重的地震、海啸、热带风暴、洪水等自然灾害,即使发生了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反应堆也应能安全停闭,不会发生爆炸。

核电安全(六): 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生了哪些重大核事故?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有436(不是最新数据)台运行中的核电机组,核电站仅发生过三次大的事故。

1.1979年美国三里岛核电站由于设备故障,仪表失灵和操纵员误操作,导致部分堆芯熔化,但是没有造成工作人员伤亡,根据事故后放射性检测结果,对环境和周围居民没有造成放射性危害。

2.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由于工作人员违章操作,判断失误,加上反应堆设计缺陷,特别是没有安全壳等原因,导致功率急剧增加,堆芯熔化,蒸汽爆炸,石墨燃烧。因为这个堆没有安全壳,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大气,造成核电站周围大面积的放射性污染。

3.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级地震。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丧失厂外电源,海啸高达14m,淹没了柴油发电机组,导致全厂失电,超出电厂设计基准。无法人为操纵和控制冷却剂系统,导致堆芯裸露,锆水反应, 剧烈的氢气爆炸导致厂房损害,造成核电站周围的放射性污染。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电安全查看更多>核反应堆查看更多>核电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