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力通信企业正文

【聚焦】如何把企业做好做大?——崔根良同志先进事迹报告

2016-06-23 08:55来源:吴江日报关键词:亨通电力产业集团崔根良高压电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06年的一天,崔总召开集团战略研讨会,他提出亨通集团要自己投资、自主研制光棒,并实现产业化。话音刚落,就引来了一片担忧之声,有的专家讲,国内知名科研院所和大企业研制了20多年都没成功,难度太大!也有人算起了账,研制光棒需要投入几亿元,产业化后还要再投入20多亿元进行生产,对亨通这个民营企业来讲,资金负担太重、投资风险更大!

那天,崔总沉思了很久。会议结束时,他站起来,语气坚定地说:“大家的担心,我都能理解!但对国家来说,实力落后就要挨打;对企业来说,技术落后就会受制于人!做人,要有骨气;做企业,要有志气!我们总不能永远看着别人脸色、被别人压着搞发展。光棒这个项目,亨通砸锅卖铁也要上!”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2007年,崔总带着我们开始了中国光棒的研发之路。没有理论,没有装备,没有工艺,没有原料,创新的路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艰难。

那些日子里,我们研发队伍夜以继日,加班加点,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研发人员高安敏、江平等都因劳累过度,生了病,得到了崔总无微不至的关怀。连续加了几个夜班的研发工程师钱亮,急着去看望发高烧住院的女儿,边骑车边想着实验参数,撞在了卡车上。崔总闻讯后,立即赶到医院看护照料。他还让后勤部门安排我们定期体检、定期休假,再三叮嘱,要派专人护送下夜班的技术人员回家。我们从内心感激他。他总是说,你们在研发一线冲锋陷阵,我能做的就是搞好后勤保障,让你们安心,让你们的家人放心!

为了不给我们压力,崔总从不到试验车间里来。但许多夜晚,试验车间对面,他办公室的灯都一直亮着,有时凌晨我们下班了,那灯光依然闪亮。一天深夜,我实在理不出头绪,就走出试验车间,呼吸一下外面的新鲜空气。刚出门,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在试验车间外来回地走着,定睛一看是崔总。他看到我,笑笑说:“我散散步,顺道经过这里,不打搅你们,不打搅你们!”说完,就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之中。望着他疲惫的背影,我眼眶发热,心里清楚,其实崔总心里比谁都着急,他比谁都渴望实验成功!因为那根光棒,寄托的是他创百年亨通的雄心壮志,承载的是一个民营企业家产业报国的责任担当!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亨通电力产业集团查看更多>崔根良查看更多>高压电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