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环保评论正文

《巴黎协定》:六个月过去了 变化何在?

2016-07-05 10:23来源:中外对话作者:理查德·布莱克关键词:燃煤发电碳排放巴黎协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本月初,即将上台的菲律宾新政府表示,将会对数十个燃煤机组建设项目进行审查;而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维多多也正在重新考虑燃煤发电的问题,计划装机1.6亿千瓦的煤炭发电项目也因为政府想要增加可再生能源投资而陷入僵局。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甚至印度都在减少煤炭的开采量。

很难说,上述各国的行动是否完全是因为《巴黎协定》。由于产能过剩,中国和印度两国燃煤电站的使用率一直在下降。即便没有联合国的这项协议,燃煤发电走向衰落也是可以预见的。

但同样,《巴黎协定》的影响也不可忽视。为了确保贷款决定符合《巴黎协定》将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大大低于” 2摄氏度的目标,贷款方,尤其是各区域发展银行感受到了新的压力。

对中国而言,还有一个特殊的动因。巴黎大会证实,世界正在朝着一个低碳的未来发展,而中国想要建造许多其他国家需要的低碳产品。因此,《巴黎协定》达成之后,中国有更充足的理由切实投资国内低碳产业。

不走寻常路的商界

早在巴黎气候大会召开之前,许多商业企业就已经朝着完全依靠可再生能源的方向转型了。

大会召开之后,更多企业也加入了这一行列,其中包括食品加工及包装跨国企业利乐包装、媒体及营销集团电通安吉斯、以及最值得关注的印度汽车制造巨头塔塔汽车。

在英国,玛氏公司的产品生产目前已经完全使用可再生能源。

不过,去年12月以来,所有这些企业中变化最大的当属石油和天然气企业。该领域的两大世界巨头壳牌和道达尔首次将全球温升不超过2摄氏度的控温目标纳入其发布的未来能源发展情境中。

虽然这些情境存在漏洞,其他石油巨头也没有采取相同的行动;但与之前相比,这已经是很深刻的改变。

这一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气候变化活动者在巴黎大会成果的鼓励之下,不断加大他们改革石油和天然气企业的努力。若真如这些活动家所愿,这些企业很快就会进一步加深改革;可以预计,每年的股东大会上都会出现新的与气候和投资风险相关的股东决议。

这一切的变化加起来就足以让世界达成《巴黎协定》中将全球变暖控制在“远低于2摄氏度”的目标了吗?到目前为止,还不能。但同样地,我们也不可能太过谦虚地回顾过去这几个月,然后说《巴黎协定》没有带来任何变化。

以我宿醉的经验来看,酒醒后的第二天早晨,世界看起来会很不一样。《巴黎协定》达成后六个月,世界仍在变化。

原标题:《巴黎协定》:六个月过去了,变化何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燃煤发电查看更多>碳排放查看更多>巴黎协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