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环保评论正文

《巴黎协定》:六个月过去了 变化何在?

2016-07-05 10:23来源:中外对话作者:理查德·布莱克关键词:燃煤发电碳排放巴黎协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六个多月以前,195个国家尚未就控制本国温室气体排放达成一份全球协议,而我们也不能完全确定各国是否能达成这样一份协议。

此次气候大会在巴黎市郊一座由飞机库改建而成的会场举行。会议期间,那里弥漫着紧张的气氛。这场组织非常成功的会谈是否会在最后一刻像一块烤焦的法式土司一样,四分五裂?

如果这种情况真的发生了,那我们这一代人在有生之年是否还会再次看到各国尝试缔结一个全球性的气候条约?

随着法国外交部长洛朗•法比尤斯欣然落槌,协议达成,人类迎来了新的时代。

毫不夸张地说,2015年12月12日之后的六个月间,关于这一协议的解读可谓五花八门。对一些国家而言,协议并没有带来多少变化,绿色运动的激进派认为,《巴黎协定》将无法防止气候变化造成的危险影响,而棕色运动评论员则坚称发展中国家不会履行自己的承诺。

然而,也有很多人持中间观点,认为《巴黎协定》的确有一定价值;它虽然不能“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但能够对碳排放造成实质性影响,加速低碳技术投资,提高对化石燃料投资风险的认识,为贫穷国家带去财政和技术援助,并且为全球气候行动注入新的信心。

那么……六个月过去了,到底哪一方的观点是正确的呢?

签署未来

两个月前,在联合国总部举行的《巴黎协定》签署仪式上,有174个国家正式签署了该协议。这一数字不仅打破了联合国协议首日签署量的记录,而且遥遥领先于先前的记录(之前的记录是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签署时的119个国家)。无论以何种标准衡量,这一现象都有着相当大的政治背书的意味。

然而,收集签名并不能让《协定》生效,其生效的条件为,需有不少于55个国家以各自的方法正式通过该协议(例如由国会批准),且这些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至少占全球排放总量的55%以上。

截至目前,仅有17个国家正式通过了《巴黎协定》,这些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总和仅占全球排放总量的不到1%。

然而,欧洲委员会和欧盟各成员国有意尽快完成协议的批准工作——匈牙利已经通过,而法国计划明天就通过协议。

更重要的是,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和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已经承诺将于年内加入该协议(后者是受到了唐纳德•J•特朗普可能成为其继任者的刺激);同样更加重要的还有,中国也承诺通过协议。所以,《巴黎协定》很有可能在今年内生效。

各国政府同意加入巴黎气候协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该协定反映了其国内的现状。所以,低碳转型在世界各个角落蓬勃发展也应该不足为奇。

对太平洋岛屿国家而言,大规模开发可再生能源的决定不仅是出于对气候变化的忧虑,也是其拥有良好经济判断力的体现。因为不开发可再生能源,这些岛屿国家就必须从千里之外进口化石燃料。然而,仍有人认为“发展中国家永远不可能放弃使用化石燃料”,无论是何人持有这类观点,他显然没有注意到库克群岛(正在努力实现其2020年之前所有电力均来自可再生能源的目标)、图瓦卢(目标同上)或者萨摩亚(明年将是其实现全部电能100%来自可再生能源的里程碑之年)这些地区的行动。

不过,巴黎的号角声在东亚回响得最为嘹亮。

今年1月,时任越南总理阮晋勇宣布政府将修订国家煤炭发展计划,并明确表示《巴黎协定》是政府做出这一决定的原因(“严格遵守国际承诺,削减碳排放,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此举令观察人士颇感震惊。

就像是美国前总统里根最糟糕的噩梦一般,越南的这一决定在周边邻国引起了一连串低碳多米诺效应。3月,中国政府要求国内13个省份停止批准新建燃煤电站,并下令15个省份停止建设已经批准的燃煤电站。一个月后,有消息称,除了三个省份之外,中国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停止批准新建燃煤电站。

原标题:《巴黎协定》:六个月过去了,变化何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燃煤发电查看更多>碳排放查看更多>巴黎协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