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煤气能源报道正文

煤炭产能“走出去”悄然升温:政策导向、 前景预测、 出口数量

2016-07-11 10:49来源:中国电力报作者:吉卫华关键词:煤炭行业煤炭企业煤炭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前景预测:

目前业内均持谨慎态度

在如今国内煤炭市场产能过剩的情况下,未来我国的煤炭出口形势是否值得乐观?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业内均持谨慎态度。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煤炭上市公司研究中心主任邢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一个大国,能源安全应主要建立在自己的能源禀赋之上,因此煤炭仍然在很长时间内是我国的能源主体。由此来看,作为事关国家能源安全的煤炭行业,是否能够放开出口仍然未知,而这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煤炭过剩产能能否真正“走出去”。

从国际市场来看,目前主要煤炭出口国家为澳大利亚、印尼、俄罗斯等国家,这些国家已经将国外煤炭市场瓜分完毕。国内煤炭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能否切分这些主要煤炭出口国的蛋糕,亦是课题。

从品质和价格上来看,中国的煤炭与这些国家相比,并不占据明显优势。此外,由于中国的煤炭价格承担了较高的税费,运到国外更难具备竞争力。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研究处处长郝向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指出,与澳大利亚、印尼等产煤大国主要以露天开采不同,我国的煤炭资源储藏较深,多以井工开采为主。这种开采方式,决定了企业无论生产与否,都不能停掉维持矿井安全运营的通风、排水等设备,因此,我国煤炭生产的固定成本还是较高。

郝向斌建议,国内煤炭企业应把握市场机遇,进一步巩固毗邻的东北亚地区,尤其是日韩市场的出口优势,并积极关注印度、越南等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过程中伴随的能源增长需求,阶段性平抑我国煤炭市场的供求失衡格局。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按照国务院两个5亿吨的说法,国内煤炭产能至少过剩10亿吨,几百万吨的出口量与之相比,可谓是杯水车薪。长远来看,国内煤炭企业还是应该积极执行化解过剩产能政策,让整个煤炭行业回归理性市场。

原标题:行业观察丨我国煤炭产能"走出去"悄然升温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炭行业查看更多>煤炭企业查看更多>煤炭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