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第五章 打造长三角北部先进制造业基地
坚持工业强市战略,落实《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实施重大项目引领、规模企业培育、制造装备升级、品牌质量提升四大工程,推行规模化、智能化、品牌化、循环化和集约化发展,打造“4+2”优势特色产业升级版。到2020年,实现工业产值过万亿,四大主导产业产值均过千亿、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翻番,总体上步入工业化后期,成为长三角北部先进制造业基地。
第一节 打造“4+2”优势特色产业升级版
盐化新材料产业。以高端、绿色、循环、集约为发展导向,重点发展基础化工、精细化工、新材料、石油化工和生物化工。做优做强基础化工产业,探寻盐-碱企业强强联合、战略共赢的发展新路径,大力发展以盐为基础的多元化工产业体系,推动矿产资源向国有控股公司、产业龙头企业集中。加快发展盐化新材料产业,依托石化、盐化生产装置之间的“链接”和“代谢”关系,促进盐化工与石油化工产业的横向耦合与关联发展,延伸氯碱新材料产业链,大力发展工程塑料及合成树脂、高分子材料、新型催化材料等高端新材料。提升发展精细化工产业,重点发展新型农药、专用化学品制造,发掘石化产业耗氯、加氢产业链。到2020年,盐化新材料产业产值力争达到1200亿元,建成国内知名盐化新材料生产研发基地。
特钢及装备制造产业。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集群化、国际化六化同步发展为主线,促进特钢产业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联动发展,逐步形成特钢原材料-机械零部件-装备整机的产业链体系。按照集聚发展、特色发展的原则,推进特钢新材料产业集聚特色发展,培育发展无缝钢管和大型铸锻件两大特色产业,延伸发展特钢深加工和有色金属深加工两大产业。推动装备制造业向高端智能制造转型升级,规划建设一批特色产业载体,招引和培育一批领先龙头企业,促进装备制造业由粗加工向精加工转变、普通产品向高新技术产品转变、零部件向整机集成转变,着力打造石油装备、智能制造成套装备、农机及工程机械装备、航空航天装备、特种装备等特色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到2020年,特钢及装备制造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建成国内知名的特钢及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电子信息产业。以终端化、多样化、高端化为发展方向,重点发展信息终端制造、电子元器件、光电子、应用电子、软件与信息服务五大产业链,促进信息终端制造与电子元器件产业协同发展。引入智能信息终端和核心部件项目,打造智能终端及配套的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尽快形成体系完整、分工合理、上下游配套的产业链。积极调整电子元器件产品结构,推动电子元器件向高端化、轻薄化、节能环保型和多样化发展,加快发展中高端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和半导体关联产业。加快培育光电子和应用电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智能仪器仪表产业。推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融合发展,积极培育电子商务产业和拓展信息增值服务,加快发展与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相关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到2020年,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力争达到1800亿元,建成全国重要的电子制造业集聚区和中国声谷。
食品产业。以服务中高端消费市场为核心,以特色食品精深加工为基础,打造农副产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制造、烟草加工四大特色产业,积极培育保健功能产品和宠物食品新兴产业。加快形成特色食品精深加工产业链,推动粮油、肉制品、蔬菜、水产品、豆卤制品等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大力发展高附加值、高品质和功能化的方便主食、速冻菜肴、微波套餐等产品,逐步形成结构优化、特色明显、高质高效的特色食品精深加工产业体系。顺应有机化、功能化、健康化等饮料产业发展趋势,加快发展壮大酒及饮料产业,构建酒及饮料制造业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大力发展营养与保健食品产业,开发和生产优质蛋白食品、膳食纤维食品、特殊膳食食品、营养配餐和新功能保健食品。到2020年,食品产业产值力争达到1500亿元,建成长三角食品产业重要基地和苏北区域健康食品产业精深加工制造、检测认证高地。
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按照政府引导、龙头带动、重点突破、结构优化的发展思路,加快引进和培育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与零部件制造两大产业,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省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加快突破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逐步形成以专用车为特色、乘用车为主、客车为辅的新能源汽车整车产业结构。做大做强汽车零部件产业,坚持产业培育与加强配套相结合,加快发展动力电池、电机、汽车电子、先进内燃机、高效变速器等产业链,鼓励整车厂商与本地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联合研发、统一采购,支持上下游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企业进行兼并重组,提升产业发展能级,打造国内外知名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平台。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值达到400亿元,建成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示范城市和国内知名的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及核心零部件制造基地。
生物技术及新医药产业。以推动产业向规模化、集聚化、高端化发展为引领,大力推进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生物农业产业。发展壮大生物医药产业,完善以企业为主导的新药创制体系,鼓励企业提高新药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企业仿制市场潜力大、临床价值高的国外专利到期药品,加快开发生物技术药物、推进化学创新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现代中药。培育发展医疗器械产业,开发医学影像设备所需关键技术与核心部件,创制一批适合大中型医院使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诊断设备。加快发展生物农业产业,推动生物技术向农业领域辐射转化,推进生物育种、绿色农用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到2020年,生物技术及新医药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建成省内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第二节 推进集约集聚发展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依托产业基础和发展现状,合理明晰产业开发边界、开发强度和保护空间,着力构建功能定位清晰、产业特色鲜明、集聚效应明显、联动发展协调的“三园八区二十四镇”空间格局,形成以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盐化新材料产业园区为主干,市辖8个县区开发园区和24个重点乡镇工业集中区为补充的布局体系。加强化工产业发展空间管控,重点布局建设盐化新材料产业园和淮安(薛行)循环经济产业园两个综合性化工园区,加强管控洪泽化工集中区、淮安区季桥、淮阴区赵集等化工专区发展,严格禁止其它区域布局新建化工类项目。
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以构建规模大、竞争力强、成长性好、关联度高的产业集群为核心,以专业园区建设为抓手,以完善飞地政策为保障,强化政策引领、财政投入,加快完善功能设施配套,提升产业综合承载能力,重点推动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壮大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工业园区发展壮大集成电路、科技环保产业集群,盐化新材料产业园发展壮大盐化新材料、精细化工产业集群,金湖县发展壮大石油机械、仪表线缆产业集群,盱眙县发展壮大钢管轴承、凹土新材料产业集群,洪泽县发展壮大机械冶金、现代纺织产业集群,涟水县发展壮大食品、航空装备产业集群,淮安区发展壮大精密机械、教育装备产业集群,淮阴区发展壮大食品、机电产业集群,培育形成一批链条完整、竞争力强、带动力大的特色产业集群。
第三节 实施规模倍增计划
实施重大项目引领工程。坚持项目为王,积极开拓项目源头,逐步形成招引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在建一批、投产一批的重大项目建设梯次推进格局。优化投资结构,完善技术改造扶持政策,加快产业改造提升步伐。突出重大项目建设,每年重点编排实施超亿元项目200个以上、超10亿元项目20个以上,加快建设富强盐业一体化、井神盐碱一体化等一批投资超50亿元重大项目,启动实施华昌化工、澳洋顺昌集成电路芯片等一批投资超10亿元重大项目,推动臻鼎科技高阶印制线路板、敏实汽车零部件等一批投资超10亿元重大项目投产达效。到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投资8000亿元,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提高到50%。
实施规模企业培育工程。扶优扶强大型骨干企业,支持企业股改上市和发行债券,鼓励企业在突出主业基础上,通过兼并重组延伸产业链,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促进企业向大型化、集团化、一体化发展。突出培育成长型企业,围绕有增长、有投入、有特色、有市场四有标准,每年筛选一批重点企业实施滚动管理、精准扶持,促进重点成长型企业迅速做大做强。推动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强化中小企业科技队伍建设,搭建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放大低息统贷平台融资效应,培育一批科技“小巨人”企业,打造一批行业“隐形冠军”。到2020年,超10亿元企业达到6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3500户。
实施制造装备升级工程。按照智能转型、绿色发展、安全可控的要求,推进企业装备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加快数控化升级换代,提升纺织服装、轻工等传统产业装备数控化水平。推进机器人应用示范建设,支持盐化工、电子电气等行业关键岗位和生产环节,运用焊接、装配、分捡、搬运等机器人替代换岗。推进换芯改造,选择行业领军企业示范推广运用智能软件,推动制造装备与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无缝对接与集成融合。开展智能制造示范创建,建设一批示范智能车间(工厂)。积极引入智能制造重大项目,推动智能制造产业向中高端发展。到2020年,大中型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80%以上,实现关键环节信息技术集成应用的重点骨干企业比重达60%。
实施品牌质量提升工程。以质量提升推动品牌建设,以品牌建设促进质量提升,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加快创建国家级质量强市示范市,推动“淮安产品”向“淮安品牌”转变、“淮安速度”向“淮安质量”转变,积极实施重点领域重大装备技术和产品质量攻关项目,推动一批重点产品质量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大力推进标准化建设,支持凹土、塑木等行业优势企业,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内技术标准体系,掌握产业技术标准话语权。做优做强自主品牌,放大今世缘、康乃馨等品牌效应,培育行业领军企业。到2020年,培育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品牌产品和品牌企业30个,建成国内知名品牌示范区1-2个。
第六章 构筑苏北现代服务业高地
着力完善“4+3”服务业特色产业体系,全力打造产业集中、发展集约、资源共享、功能互补的现代服务业集聚群,加速构筑布局合理、规模适当、配套齐全的苏北现代服务业集聚高地,全面打响游在淮安、购在淮安、食在淮安、学在淮安、医在淮安、居在淮安“六在淮安”品牌。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突破200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8%。
第一节 加速发展“4+3”特色服务业
物流。抢抓机场、铁路、公路、航道建设等重点工程实施的机遇,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大力发展商贸物流,建设区域商贸物流分拨中心及城市配送网络。配套发展产业物流,建设盐化新材料、特钢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等专业物流中心。扶持发展快递物流,打造区域快递集散中心,创建国家级快递物流园。积极发展公路、港口、铁路、航空物流,建设公铁、水水、铁水、空铁等多式联运体系。提升发展保税物流,创建虚拟口岸统一通关模式,将口岸延伸至内陆。大力发展仓储物流,设立仓储基地、分销配送中心、供应链仓储中心。到2020年,形成“一区、十园、九中心、多节点”的现代物流业空间布局体系,物流业增加值达到400亿元,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降至14%。
金融。建设淮安金融中心,成为金融机构集中、金融市场发达、金融信息灵敏、金融设施先进、金融服务高效的区域性金融业发展载体,打造苏北区域金融中心。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加快企业上市步伐,支持优质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方式融资。推进金融机构集聚,争取浙系、闽系、粤系等银行来淮设立分支机构,加快发展国有及国有控股担保机构。促进金融业服务提升,鼓励金融机构向基层延伸,发展普惠金融,加快各类产权交易中心建设。到2020年,银行、保险、担保机构分别达40家、55家、40家。实现30家境内外挂牌和上市企业,企业发债等其它各类直接融资余额新增500亿元。
旅游。建设长三角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叫响“游在淮安”品牌。积极发展特色主题旅游,加快里运河文化长廊、古淮河˙西游记文旅区建设,构建淮安旅游服务核心功能区。强化旅游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环洪泽湖区域、黄河故道沿线乡村旅游开发。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乡村旅游,做强红色旅游,做大淮扬美食旅游。到2020年,大旅游格局初步形成,旅游业实现收入超500亿元,接待游客人数达4400万人次,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5%。
商贸。大力发展现货与电子交易、有形与无形相结合的现代商贸流通业,构建区域商贸集散中心。实施商贸提升工程,加快淮海-水渡口广场中央商业商贸区等核心商圈的结构调整和能级提升。做大做强交易市场,推动淮安综合大市场创成国家级商贸示范功能区。加快培育总部经济。到2020年,商贸流通业增加值突破500亿元,培育年销售过亿元的零售企业30家左右,过亿元市场15个左右。
电子商务。创成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推动电子商务向金融、会展、旅游、教育、医疗、文化、数字出版、科技、人力资源、服务贸易等领域拓展,加快电子商务进企业、进街区、进市场、进农村步伐,支持具有品牌影响力的生产企业开设网络旗舰店开展网络零售业务,建立淮安工业品网上批发分销体系,促进淮安商品市场由传统市场发展模式向“电子商务+仓储配送+实体体验”方向转型。到2020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500亿元;网络商品交易额突破300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20%。
健康养生。打造长三角北部滨湖休闲养生谷,面向华东地区的养生文化体验目的地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相辉映的乐活健康之城。大力发展健康养生服务,建设中国?淮安养老养生产业园,打造洪泽湖、白马湖、天泉湖、铁山寺等健康养生基地。积极发展医养一体化,全力打造“医在淮安”品牌,建设中国大健康体验区。到2020年,建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健康养生业增加值达到200亿元, 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规范化建档率达90%以上,健康知识知晓率达80%以上,健康行为形成率达65%以上。
文化创意。打造现代文明与历史文化相得益彰的文化创意之城。着力挖掘特色文化品牌,加快文化淮安建设步伐。积极发展创意产业,加快创意设计、新兴媒体、动漫游戏、工业设计、广播影视、工艺美术、演艺娱乐等产业发展。加快文化与产业融合。到2020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达到200亿元,建成省级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区3-4个、国家级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区1个。
第二节 积极培育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按照产业集聚、布局集中、资源节约原则,科学确定集聚区分布、功能定位、发展目标、产业导向和空间布局,建设布局合理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十三五”期间,新培育省级服务业集聚区2-4家、市级服务业集聚区10-15家。
中心商贸商务集群。主城区重点提升淮海路以及水渡口大道、翔宇大道沿线商贸商务发展层次,打造辐射功能强大的中央商贸商务区。生态新城依托行政中心、大剧院、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服务载体以及城市生态公园、森林公园等生态休闲空间,加快淮安智慧谷、中国移动淮安呼叫中心、中兴智慧产业园建设,以总部经济、科技商务、科技金融等为特色,集聚发展金融与商务服务。以淮海东路-翔宇大道为连接线,连片发展老城区与生态新城商贸商务区,共同打造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商贸商务服务集聚带。加快推进淮安软件园、宁淮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等省市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
综合市场集群。重点推进淮安综合大市场、城南消费品市场集群和城东生产资料市场集群建设。在淮阴城区北部建设汽车汽配、建材家居、小商品交易等消费品市场和钢材、木材等生产资料市场集群,建成辐射苏北地区的综合大市场。加快建设淮安现代商务集聚区、禧徕乐国际商贸城和宏进农副产品国际物流中心等载体,形成以食品、IT电子消费品、家居小商品为主导的现代消费品市场集群。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依托仕泰隆国际工业博览城布局生产资料市场集群,延伸招标采购、仓储运输、加工配送、网上交易等功能,打造服务市域及周边的生产资料市场集群。引导各县区专业市场集群发展。
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围绕“一河一湖一园一线”,重点打造里运河城市产业集群、洪泽湖休闲产业集群、温泉康养度假产业集群、铁山寺生态度假产业集群、白马湖滨湖度假产业集群、高邮湖湿地生态产业集群、今世缘工业旅游集群七大文旅产业集群。围绕白马湖创建国家森林公园、农业公园、湿地公园,重点突出运动、休闲、养生、旅游功能,打造环白马湖一站式旅游休闲集聚区。重点突出淮安留创园、清河新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和运河文化创意中心等文化创意集聚区建设。依托河下古镇、漕运总督府、洪泽湖大堤、废黄河沿线等历史街区或文化遗址比较丰富的地区,重点发展历史文化创意产业。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广东煤电清洁低碳转型思路及举措黄少中1汤泰1王浩浩2张葵叶1于立东1(1.中国能源研究会双碳产业合作分会2.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在“双碳”战略目标指引下,我国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已是大势所趋。2021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指出,“2030
近日,国网新源河北抚宁抽水蓄能电站首台机组首节尾水肘管顺利完成吊装作业,标志着该电站机电安装工程正式进入主机设备安装阶段。国网新源河北抚宁抽水蓄能电站共有尾水肘管13节,在工厂内组焊成9个单元,吊装首节起吊重量约21.36吨。为保障工程进度,电站组织各参建单位详细评审安装方案,准确识别吊
2019年7-8月,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福建省开展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指出福州市存在“能耗总量控制指标”问题。福州市采取多种措施认真整改,2025年2月,经省级核查,确认福州市存在的问题已整改完成,同意验收销号。根据上级有关规定,现将整改情况予以公示:一、督察指出问题中央生态环境保护
近日,新疆塔城地区发展改革委全面启动“十五五”新能源规划修编工作,旨在进一步发挥区域风光资源优势,推动新能源产业向更高水平跃升。作为新疆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地区以新疆塔城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为引擎,把量的快速增长与质的有效提升统一到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利用新能源大发展契机建设资源
在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早期阶段,我国电网建设一直滞后于电源建设,每年用于电网建设的投资仅占电力行业总投资的30%左右。并且,由于对电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我国早期仅考虑了输电线路的建设,而较少涉及到供电可靠性、安全性等问题,导致电网建设历史性欠账严重。自2000年以来,我国在电网投资领
又是一年全国两会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兵团党委第一书记、第一政委马兴瑞留京,拿下央企的意向书,并且,此次签约的央企全部为电力央企!五年投资脉络梳理,签约金额超万亿2021年9月10日,中央企业援疆工作会议暨国资央企助力新疆高质量发展会议在乌鲁木齐召开,此次会议展示了国资央企“十
兴修水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近日,中国电建承建的国家重大水利工程西藏湘河水利枢纽及配套灌区工程顺利通过完工验收,将为当地发展和“粮仓”升级提供坚实可靠的清洁能源支撑。湘河水利枢纽及配套灌区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同时被列为《西藏自治区水利改革发展“十三
从戈壁荒漠变身“能源新蓝海”,到闲置盐穴担当“大型充电宝”,当前我国能源转型“绿”潮涌动,风电光伏跃升发展,新型储能、氢能等新业态加快培育,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3月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发展海上风电,统筹
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指出,逐步建立以非化石能源为供应主体、化石能源为兜底保障、新型电力系统为关键支撑、绿色智慧节约为用能导向的新型能源体系,推动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取得更大成果。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我国能源转型取得历史性成就,以“双碳”目标为锚点跑出
3月7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举行环境资源界界别协商会议,围绕“持续推动‘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进行协商讨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在会上发言,提出要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温枢刚表示近年来,我国新型能源体
2月26日,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广州市面向2035年电力供应保障规划的通知,通知指出,截至2024年底,全市电源总装机规模达到1533万千瓦,其中气电735万千瓦、煤电401万千瓦、水电2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93万千瓦、光伏发电284万千瓦。推进分布式光伏建设。根据“宜建尽建”
广东煤电清洁低碳转型思路及举措黄少中1汤泰1王浩浩2张葵叶1于立东1(1.中国能源研究会双碳产业合作分会2.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在“双碳”战略目标指引下,我国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已是大势所趋。2021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指出,“2030
2019年7-8月,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福建省开展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指出福州市存在“能耗总量控制指标”问题。福州市采取多种措施认真整改,2025年2月,经省级核查,确认福州市存在的问题已整改完成,同意验收销号。根据上级有关规定,现将整改情况予以公示:一、督察指出问题中央生态环境保护
近日,新疆塔城地区发展改革委全面启动“十五五”新能源规划修编工作,旨在进一步发挥区域风光资源优势,推动新能源产业向更高水平跃升。作为新疆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地区以新疆塔城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为引擎,把量的快速增长与质的有效提升统一到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利用新能源大发展契机建设资源
在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早期阶段,我国电网建设一直滞后于电源建设,每年用于电网建设的投资仅占电力行业总投资的30%左右。并且,由于对电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我国早期仅考虑了输电线路的建设,而较少涉及到供电可靠性、安全性等问题,导致电网建设历史性欠账严重。自2000年以来,我国在电网投资领
又是一年全国两会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兵团党委第一书记、第一政委马兴瑞留京,拿下央企的意向书,并且,此次签约的央企全部为电力央企!五年投资脉络梳理,签约金额超万亿2021年9月10日,中央企业援疆工作会议暨国资央企助力新疆高质量发展会议在乌鲁木齐召开,此次会议展示了国资央企“十
从戈壁荒漠变身“能源新蓝海”,到闲置盐穴担当“大型充电宝”,当前我国能源转型“绿”潮涌动,风电光伏跃升发展,新型储能、氢能等新业态加快培育,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3月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发展海上风电,统筹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河南南阳市人民政府印发《南阳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暂行办法》。其中明确:合理布局建设城市公共充电站,每2000辆电动汽车至少建设1座公共充电站。充电运营企业可向用户收取电费和充电服务费两项费用。其中,电费严格执行河南省发改委目录电价,涉及转供电的经营
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指出,逐步建立以非化石能源为供应主体、化石能源为兜底保障、新型电力系统为关键支撑、绿色智慧节约为用能导向的新型能源体系,推动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取得更大成果。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我国能源转型取得历史性成就,以“双碳”目标为锚点跑出
3月7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举行环境资源界界别协商会议,围绕“持续推动‘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进行协商讨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在会上发言,提出要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温枢刚表示近年来,我国新型能源体
2月26日,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广州市面向2035年电力供应保障规划的通知,通知指出,截至2024年底,全市电源总装机规模达到1533万千瓦,其中气电735万千瓦、煤电401万千瓦、水电2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93万千瓦、光伏发电284万千瓦。推进分布式光伏建设。根据“宜建尽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26日,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印发广州市面向2035年电力供应保障规划的通知。文件明确重点任务,谋划新增区外清洁电力送入。争取区外稳定可靠电源。提前谋划西电接续和新增省外清洁电力,结合送端电源基地建设进度,积极争取青海、新疆等北方清洁
4月20日06时00分,随着当班操纵员执行汽轮发电机打闸操作,田湾核电6号机组与华东电网安全解列,标志着田湾核电OT603大修(6号机组第3次换料大修)正式开始。OT603大修涵盖检修项目5710项,共设置22个关键路径里程碑节点。本次大修是田湾核电基地本年度大修任务的开局之战,是检验落实中核集团“追求卓
4月21日,华润盐城射阳北区H2#4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项目、华润盐城响水H3-2#30万千瓦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前期相关专题咨询技术服务中标结果公布。公告显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成功中标华润盐城射阳北区H2#4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项目,中标价格为64180000.00元。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
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设施的加速布局,储能市场正迎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江苏省积极响应政策导向,鼓励企业用户和产业园区自主建设新型储能设施,通过峰谷分时电价等市场化机制有效缓解电网高峰供电压力。同时,江苏省支持企业用户建设“微电网+储能”系统,推动新型储能技术在分布式能源、需求响应等领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18,辽宁华电丹东东港一期10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风电机组及塔架附属设备采购招标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中车株洲所预中标,中标价格为32.26亿元。4月15日,河北建投祥云岛25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含塔筒)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三一重能预中标,中标价格
近日,又一则利好消息从宁德时代传出。宁德时代昨日宣布,公司与金华市交通投资集团于4月18日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以加快实现产业零碳发展为总目标,围绕零碳陆港、新能源公交车、物流仓储服务、重卡电动化及换电业务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构建零碳能源补给生态链。双方合作主要围绕三大方向展开:
4月21日,南京国家农高区工业废水处理中心建设工程设计中标候选人公示发布,拟定中标人为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投标价格为1830000元。详情如下:标段编号:LSSZ2500471-01SJGH根据工程招标投标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该项目招标文件的规定,江苏南京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发展集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1日,无锡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推动场景创新的实施意见。重点任务包括拓展产业发展新路径,聚焦“465”现代产业集群未来产业方向,加快人工智能、商业航天、氢能储能、人形机器人、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在各行业的创新应用,积极应用未来产业相关技术与产品,做深做强示范效应,
2023年以来,随着政策驱动、技术进步以及市场需求的多重推动,工商业储能市场呈爆发式增长,2025年继续保持上升态势。本文对2025年一季度国内工商业储能市场装机情况、招投标价格、备案情况、产能布局以及产品创新趋势等进行了梳理。Q1装机容量同比+54.85%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不完全统计,2025
江苏省特检院常州分院一支部践行“双碳”战略,统筹各类资源要素,打造集检验检测、标准制定、科研攻关、人才培养和咨询服务“五位一体”的综合型高端科创平台,为氢能高质量发展聚势赋能。该支部是一支学历高、技术精、战斗力强的专业队伍,主要从事氢能储运装备关键零部件及材料进行性能检测与质量评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扬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团队提出利用原子团簇促进以甲酸为载体的液态储氢新方案,为制氢、储氢等关键技术的突破提供了新思路。该校科研团队创新性地提出“激光脉冲诱导原子团簇动态催化”策略,利用光场能量控制二氧化钛原子团簇表面的二氧化碳分子活化态,从而实现对二氧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17日,大唐发布(江苏公司)大唐东台H5#海上风电项目、大唐滨海南区H4-1#海上风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前期相关专题报告编制服务中标候选人公示的公告。根据《公告》,大唐东台H5#海上风电项目第一中标候选人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5868万元;大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