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电动汽车市场正文

骗补调查接近收尾:国家拟从3个方面调整新能源汽车补贴

2016-07-19 10:42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何英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推广新能源汽车补贴骗补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出现骗补行为是生产企业受利益驱动,但监管部门也存在漏洞,涉嫌失职渎职人员也要根据规定进行处理。”马凯强调,骗补行为是给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添乱,抹黑”。

为鼓励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家重金扶持,但在利益驱动下,市场上不断爆出骗补丑闻,已成为业界公开的秘密。

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打击各类骗补和寻租行为的调查工作随之启动。

今年1月26日,财政部发布《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专项检查的通知》。

检查工作于2月1日启动,至3月下旬结束。检查北京、上海、江苏等25个省市,覆盖2013—2015年度获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支持的全部90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延伸部分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的企事业单位以及地方政府相关部门。

5月28日,财政部在其网站发布《新能源汽车推广核查有关情况的声明》,声明称,关于新能源汽车推广骗补核查,现场核查已经完成,目前处于会审阶段。

此次调查认定了骗补和违规谋补三种主要方式。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其实还有第四种也很严重,就是成本与车价不符。比如成本仅5-6万元,但是标价竟达到十几万元,仅补贴就可以完全覆盖成本。”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汽车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

“发动机的成本,与汽油车的成本差不多,也就2-3万元,现在动力电池的价格是透明的,每辆车的电池10-15千瓦时,加起来的成本价也就是5-6万元,但最后的销售价能达到17-18万元。”他坦言。

除了乘用车,大巴车售价随意标高的现象也普遍存在。“相较同类型的40万元左右的汽油大巴车,价格甚至能达到200万元。里面的水分太大。”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家对10米以上的纯电动大巴补贴是国家补贴50万加地方补贴50万元;6-8米纯电动大巴补贴是国家补贴30万元加地方补贴30万元。

加强行业监管

推动健康发展

此次声势浩大的新能源汽车骗补检查,是否最终会对所有违规企业实施严厉的惩罚措施?

不少接受记者采访的对象表示,严厉惩罚的可能性不大。“新能源车骗补问题虽然影响到行业的健康发展,但新能源汽车产业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在处罚力度上会综合考量,不会影响新能源汽车行业向上发展的总基调。”

新能源汽车是汽车工业转型升级的方向。“通过此次骗补调查,相信行业的自律会好起来。”广发证券分析师华鹏伟告诉记者,“政府部门会不断出台办法、条例,加大并完善防范、监督的力度。”

原标题:骗补调查接近收尾:国家拟从这3个方面调整新能源汽车补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汽车推广查看更多>新能源汽车补贴查看更多>骗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