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报道正文

现场丨绿色能源发展要关注哪些点?听听郑栅洁、何勇健、安筱鹏、王志轩……这些大咖怎么说

2016-07-28 08:35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金亚勤 卢奇秀关键词:电力行业电力市场火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可再生能源发展瓶颈

我国风电、光伏、水电装机均居世界第一,但部分地区弃风、弃光、弃水问题严重。“十二五”期间,全国弃风率最高达到17%,累计弃风电量958亿度、弃水706亿度,今年上半年“三弃”矛盾进一步加剧。

电力系统灵活调节电源比例偏低,调峰能力严重不足。

东中部电力负荷中心发展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激励机制尚未形成。

可再生能源发展主要集中在西北部,但依赖大规模外送,需大量配套煤电调峰,经济性较差,还有可能对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形成“负效应”。

天然气消费市场亟待开拓,“十三五”约有800亿方天然气需开拓新的消费市场。

能源清洁替代任务艰巨

每年散烧煤消费量约7—8亿吨,煤炭占终端能源消费量20%以上,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煤改气”、“煤改电”非一日之功,成本高;“劣质煤改清洁煤”也面临很多难题。

清洁油品利用率不高。

能源系统整体效率较低

能源系统调节性能较差,设备利用率较低。

电、热、冷、气能源品种分散供应,梯级利用程度低。

主要能耗水平与国际差距较大。

跨省区能源资源配置矛盾凸显

新常态下,主要能源消费地区需求增长减弱,市场空间萎缩,接受外来能源的积极性普遍降低。

能源送受地区之间利益矛盾加剧,清洁能源在全国范围内优化配置受阻,部分跨省区能源输送通道面临低效运行的风险。

适应能源转型变革的体制机制有待完善

面对上述问题,我国能源政策将更加注重发展质量,调整存量、做优增量,积极化解过剩产能;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加快双重更替,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更加注重系统优化,创新模式,构建高效智能能源系统;更加注重市场规律,强化市场自主调节,积极变革能源供需模式;更加注重经济效益,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增强能源及相关产业竞争力;更加注重机制创新,充分发挥价格调节作用,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软司副司长安筱鹏: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着力点

能源绿色发展需要数字技术支撑以及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而集成、能力、数据、云管端和生态系统是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5个着力点。

1、集成是重点,它不仅是德国工业4.0的关键词,也是长期以来中国推动两化融合的关键词;

2、能力是主线,在两化融合过程中,企业需要构建新型能力体系和六大类能力,即研发创新类能力、生产管控类能力、供应链管理类能力、财务管控类能力、经营管控类能力和用户服务类能力,从而让用户更好的参与企业创新的全流程,让企业产品和服务更加符合用户需求;

3、数据是灵魂,依靠数据的自动流动解决日益复杂的制造系统的不确定性,进行定制化生产,从而实现智能制造满足和服务客户的需求;

4、云管端是新基础,加快构筑自动控制与感知、工业云与智能服务平台、工业互联网等4个制造新基础,这既是加强工业2.0、3.0“补课”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工业4.0的客观要求。

5、生态系统是制高点,未来产业的竞争将是生态系统的竞争,构建新的产业生态系统至关重要。

原标题:现场丨绿色能源发展要关注哪些点?听听郑栅洁、何勇健、安筱鹏、王志轩……这些大咖怎么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行业查看更多>电力市场查看更多>火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