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产业报道正文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我国风力发电健康发展策略

2016-08-01 16:11来源:《国家行政学院学报》作者:沈宗庆 李孟刚关键词: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风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能源是现代经济的重要支撑,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能源兴,则经济强;经济强,则国家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以煤炭、石油、天然气为代表的常规能源的过度消耗,使得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成为限制各国发展的主要问题。相比而言,我国是一个“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独特的能源结构决定我国除了寻求煤炭的清洁化利用之外,开发清洁可再生的新能源是国家能源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1]在过去的10年中,我国风力发电飞速发展,风电技术创新能力和装备自主化水平显著提升,但与世界风电科技强国和我国大力发展风电产业的要求相比,依然存在差距。

一、我国风力发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风电规划、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制约风电产业发展

我国现有的风电场大部分位于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等地区的草原和戈壁。虽然风能资源十分丰富,但这些地区距离负荷中心较远,电网结构也比较薄弱,制约了风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并且随着风电场规模在短期内不断扩大,这一挑战愈发严峻。同时,风电产业的规划严重滞后于发展,主要集中在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滞后、缺乏足够的资源评价基础和科学预见性、国家与地方规划缺乏相互衔接等。因此,局部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弃风限电的现象。

从自然禀赋的角度看,在这些风电资源比较丰富的三北边远地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度比较大,并且单纯从能源输送的角度来看,投入产出比并不高。应该从高耗能产业转移的角度对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和力度重新评价。此外,电网建设不可能无限制地膨胀,风力发电的输送也不能简单依赖电网的无休止建设。风力发电未来发展的出路主要在于技术创新,如风电制氢、储能技术、智能微网和能源互联网等,这些举措都给风电的输送和消纳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2.风力发电依赖于政府补贴政策

我国建立了完善的风电补贴机制和保障性收购政策,通过财政补贴大力扶持风力发电产业发展,使得这两年我国成为全球风力发电增速和装机量最高的地区。目前我国的风电补贴部分占比相对较高,尤其是火电标杆上网电价低的地区,如新疆的哈密地区,2015年底已并网的风电电价为0.51元/千瓦时,火电标杆电价为0.25元/千瓦时,补贴占比高达51%。然而,从欧洲走过的路来看,巨额财政补贴不仅催生了行业发展过热、产能过剩等负面效应,而且对财政造成了巨大压力。为此,从2011年开始,欧洲多个国家对新能源补贴机制作了调整,陆续推出一系列削减或停止新能源上网电价补贴的政策。从实际效果看,政府的长期巨额补贴存在诸多负面效应,注定是不可持续的。[2]

3.风机制造商依靠国外技术支撑

我国大部分风机制造商通过购买国外的核心技术实现量产,核心技术缺乏、关键设备及材料依赖进口问题比较突出。这一方面加大了风电机组的生产成本,使得目前风机单位千瓦造价维持在4000元水平;同时导致技术更新换代较慢,风机关键核心技术的改良升级仍然需要依靠国外提供支撑;再加上风机厂商稂莠不齐,风机稳定性较差、故障率较高、有效利用率较低、维修养护不到位、备品备件不能及时供应等因素,导致发电小时数受到风电场自身技术制约较大,度电成本降低阻力较大。

4.风机单机额定功率较小,浪费风力资源和土地资源

风机是风力发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电效率直接影响到整个风电行业的发展。目前由于技术原因和风电场存在的建设施工难度等问题,通常使用额定功率较小的风电机组,造成了风力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浪费,影响到风力发电的可持续发展。[3]因此,风力发电技术应结合市场的发展趋势以及人们的用电需求等及时改进,向着高单机额定功率的方向发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可再生能源查看更多>清洁能源查看更多>风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