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输配电电力通信政策正文

青海省政府印发《中国制造2025青海行动方案》

2016-08-03 15:09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关键词:电力装备储能中国制造2025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3.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瞄准青海制造业转型升级重大战略需求和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定期研究和发布制造业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滚动实施“百项创新攻坚工程”项目,支持企业和高校联合攻关,有针对性地攻克一批亟待解决的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在若干优势产业领域抢占科技制高点。重点开展盐湖锂盐高纯化、锂离子动力电池及其关键材料产业提升、铝镁合金深加工、先进晶体材料产业化、相变储热材料研发、镁盐建筑材料和复合材料、高原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智能制造、环保装备产业化等方面的技术攻关,推动产业向价值链的高端攀升。(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各市州人民政府,省科技厅、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海东工业园区管委会负责)

4.建立健全工业设计创新体系。推动制造业与工业设计产业融合互动发展,支持工业设计企业为制造企业开展绿色、智能、协同为特征的创新设计。启动全省工业设计中心建设,认定一批品牌优势突出、组织体系完善、设计效益显著的工业设计中心。发展各类创新设计教育,鼓励和激发全社会创新设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各市州人民政府,省科技厅,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海东工业园区管委会负责)

(二)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1.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依托青海省骨干优势企业,紧扣关键工序智能化、关键岗位机器人替代、物料搬运机械手、生产过程智能化,加快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建设重点领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车间,提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加快优势特色产业升级。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积极引进和开发先进传感设备及通信技术,推进生产设备联网工作,进而实现联网设备的在线远程监测、故障诊断和运维等服务,全面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加快有色金属、盐湖化工、装备制造、新能源等行业的智能化改造,推动智能工厂/车间建设。(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各市州人民政府,省科技厅、省通信管理局、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海东工业园区管委会负责)

专项工程3:智能工厂/车间工程

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快智能工厂/车间建设,采取“成熟一个、认定一个”,确保建设质量。对在每个行业首个认定智能工厂/车间的企业给予资金奖补。到2020年建设1个智能电解铝示范车间、1个机床智能装配的示范车间和1套示范性10MW左右的光伏/风力电站智能运维系统,培育1个自动化的钾钠镁锂无机盐分离车间;到2025年建成3个以上智能电解铝车间、1个完整的电解铝工厂、2个以上盐湖资源综合利用自动化车间和2套以上100MW以上的光伏/风力电站智能运维系统。

2.完善智能制造支撑体系。配合四大“云朵”工程,持续推进“云上青海”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进西宁通往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光纤宽带通道,推进光缆路由优化改造,实现我省与两个国家骨干直连点的互联互通。进一步完善4G等宽带移动通信网络,实现开发区、产业园区宽带网络无缝覆盖,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省通信管理局,各市州人民政府,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科技厅,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海东工业园区管委会负责)

3.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开展大中型企业宽带“企企通”工程、工业生产性服务高带宽专线服务,实现工业信息基础设施网络与服务“进企业、入车间、联设备、拓市场”,培育社会化、共享式制造模式。积极引进一批物联网和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加快建设两化融合和物联网的综合化标准化体系。发挥我省地域辽阔和气候冷凉的优势,重点打造信息基础设施、云应用平台为主要内容的云计算应用和大数据产业。着力培育和建设立足本省、面向全国的云计算数据中心和国家级灾备中心。(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各市州人民政府,省财政厅、省通信管理局,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海东工业园区管委会负责)

相关阅读:

新疆人民政府印发《中国制造2025新疆行动方案》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装备查看更多>储能查看更多>中国制造2025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