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网建设评论正文

从信息物理系统的视角看智能电网

2016-08-05 08:19来源:电力系统自动化作者:编辑部关键词:大数据物联网智能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作者介绍

余星火,东南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现任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副校长,杰出教授。任IEEEIndustrialElectronicsSociety主席,IEEE工业电子学会候任主席,IEEEFellow,IETFellow。在变结构非线性控制理论,智能与复杂系统及其应用,及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与应用等科学和工程应用领域取得卓越成就,在顶级期刊发表论文500余篇,2015年获ThomsonReuters全球工程科学领域的高引学者,获IEEE工业电子学会2013Dr.-Ing.EugeneMittelmann成就奖、2012年IEEE工业电子学杂志最佳论文奖及1995年澳大利亚中昆士兰大学校长卓越研究奖等。

薛禹胜,中国工程院院士,稳定性理论及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家。现任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浙江大学、山东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哈工大等高校的兼职博导。主要研究方向:非自治非线性动力系统稳定性;电力系统动态分析与控制;实验经济学在电力与能源市场中的应用。学术期刊《电力系统自动化》和《JournalofModernPowerSystemsandCleanEnergy》主编。

相关阅读:

能源互联网和智能电网的区别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大数据查看更多>物联网查看更多>智能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