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电动汽车评论正文

下一辆“特斯拉”会是中国血统?

2016-08-12 10:23来源:慧聪电子网关键词:电动汽车电动汽车产业特斯拉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国电动车热潮为汽车产业带来的影响

撇开被抄作的大量电动车相关新闻,这股热潮对汽车产业带来的快速变化是无可否认;市场研究机构Strategy Analytics全球汽车产业分析师Roger Lanctot表示,电动车风潮是:“为了取得各种政府补助金,再加上需要扩展市场以回收大规模投资。”

此外,进军电动车领域的成本也比较低:“不需要开发内燃机引擎(ICE)动力传动系统,只需要负担电池成本;”他表示,抢进电动车产业的许多新厂商,所仰赖的新一代动力技术是他们自己不具备、也未掌控的,这种动力技术需要的服务很少、甚至根本不需要,因此也不必透过现有的销售通路。

而目前的自动驾驶技术开发,大多数与电动车技术连结在一起:“这是全球汽车产业界所面临的颠覆性改变之核心。”

在今年稍早举行的北京车展(Beijing Motor Show),明确显示了中国汽车市场对全球汽车业者与供应商的重要性。市场研究机构IHS Markit的报告显示,中国新能源车辆(NEV)市场强劲成长,包括纯电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不过这类车辆的销售数字比起传统内燃机引擎车辆,仍然非常小。

IHS Markit统计显示,中国的挂牌NEV在2015年约19万5,000辆,其中包括13万5,000辆纯电动车,以及6,000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plug-inhybridEVs,PHEVs);该机构并预估,挂牌NEV数量在今年可望有70%的成长。

目前在中国市场上,纯电动车品牌主要为本土厂商;PHEV也是由中国本土品牌主导。而对中国消费者来说,采购电动车的最大动机,是可取得至少8,500美元的政府补助。而IHSMarkit表示,国际汽车品牌也将越来越多EV/PHEV车型引进中国市场,包括成长性看好的休旅车款。

虽然乐视以及其他中国新创公司都对于成为“下一个特斯拉”抱持高度期望,要能实际量产仍须克服不少障碍;美国的Tesla已经量产出货,但中国的电动车业者只是刚开始规划产品。未来究竟有多少中国厂商的电动车工厂、位于何处(在中国或美国?),以及何时才会真正开始量产,还需要陆续观察。

原标题:下一辆“特斯拉”会是中国血统?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动汽车查看更多>电动汽车产业查看更多>特斯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