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报道正文

怒江要停止的不仅是小水电开发 更是大水电的开发

2016-09-06 10:14来源:汪永晨博客作者:汪永晨关键词:怒江水电小水电水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大家捐书的时候,我和范晓老师则拉着年级班主任、工会主席此怒底聊了起来:“你们学校的学生主要是少数民族。”“傈僳族比较多,独龙族也有一些,汉族很 少。”“学生课堂会教他们傈僳语吗?”“一般不会,主要还是汉语。”“那学生怎么学习自己的民族语言。”“其实在做礼拜的时候大家都是用傈僳语。”

原来,从当年法国、英国的传教士从缅甸来到中国,这里傈僳族、独龙族,慢慢地信仰起基督教来——难怪前几天,我们在怒江边上,甚至是一些崇山峻岭中看到不少的教堂,而这些经书大部分是用傈僳语传播的。

这时候,我注意到教室里面,汪永晨、界面的谢玉娟记者,正在问学生们:“你们喜欢怒江吗?”“喜欢!”“要不我们一起喊上三声:怒江!”一时间,教室内响起了震天的“怒江,怒江,怒江!”。

我在想,或许今天这些纯净的眼睛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但是可能有一天,他们一定会知道:怒江是生养他们的地方。

为怒江沿江小学建阅览室,捐书,也是“江河十年行”坚持十年做的一件事。

离开了福贡石月亮完小,大巴又开始了向怒江州首府六库前进。大巴课堂继续了起来,按照惯例,每个人都要说说前一天感受最深的事,于是乎话筒又开始在大家手中传递了起来。

“感触最深的还是怒江两岸景色,实在是太美丽了,回去之后,一定多多研究文献,多多向各位老师学习,希望能做一些好的报道出来。”来自财新周刊的南郭先生说道。

计晓税更觉感慨地是“我们的李师傅,简直是将大巴车当作了越野车来开,尤其是西藏的最后那一段。实在令人感慨他的车技。”其实,我们一车人何尝不这样想呢?当时车行进在一边是万丈悬崖、崎岖不平的山道上,想象也是后怕的。

年轻的记者们谢玉娟、杨贤菲和来自清华大学的博士生唐伟同样因为有可能不建大坝了感叹不已。“现在想想,坚持十年了,做这样一件事,现在终于看到这样的好消息,真的是激动。”张丽萍老师似乎也说出了我的心声。

新京报记者陈杰一直是一行人中最热心的人,他说心中一直念叨,“怒江在他眼里是一个心灵呼吸的地方,灵魂呼吸的地方。”

行进中,只见车窗外,怒江边上雪山皑皑,原始森林密布,当年英国、法国的传教士,排除千难万险前来布道。我在想,坚持“江河十年行”,呼吁国人保留中国最后一条自由流淌大江的环保人,何尝不是如同当年传教士那般伟岸呢?

不知不觉中,车子就到了六库。我们的队伍却进行了一次“重新组合”。

一边是汪永晨带着摄像菲菲和凤凰网的摄影师张河堤、唐伟去了小沙坝采访。另一边,我们则在李师傅的带领下,找一个饭馆吃饭,并且等来了几天前“放在”这里 的刘素。刘素来自香港,我12号刚加入队伍时,她就一直感冒发烧,14号那天只好留在州府治病。她重新入队的时候,我注意到,她的手中多了两样东西,一堆 书和一束鲜花。“书是给大家买的,鲜花是我为汪永晨准备的。”刘素偷偷地告诉旁边的谢玉娟。

当我们点好菜饭联系汪永晨,问他们说啥时候回来吃饭。他们那边传来消息,小沙坝那边有一个派出所的警察请他们吃饭。

关于这个警察,汪永晨之前提过,最开始那几年特别“防”着他们,后来慢慢关系缓和了,去年在怒江有个国际漂流活动,两位老熟人又碰上了,警察说下次以个人名义请汪永晨吃饭,这次大概是践约前言吧。

午饭是杨勇老师抢着买单的,这算是早上迟到的“惩罚”,杨勇很遵守大家的约定。大部队这边吃完了就准备去接汪永晨他们。只见车门开启的那一刻,刘素拿出来藏在身后的鲜花,车上的也不约而同鼓掌。“看到昨晚云南省政府的消息,真心为你感到高兴,真不容易。”刘素说。

捧着鲜花,汪永晨笑了。坐在车前的我注意到,旁边派出所的警察似乎也注意到了车上的情况,探了探头,会意地笑了。

汪永晨在大巴课堂上则讲了他们在小沙坝采访的经历。

原标题:2015“江河十年行”之十二 ——怒江要停止的不仅是小水电开发,更是大水电的开发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怒江水电查看更多>小水电查看更多>水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