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储能材料负极材料企业正文

贝特瑞:全球负极材料之王

2016-09-23 08:56来源:上海证券报关键词:贝特瑞负极材料锂电池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我们还注意到两个关键的指标:一是国内和海外的比例;一是正极和负极材料的比例。公司近两年营收50%来源于海外主力锂电池供应商,表明公司占据了高端负极材料市场的一定份额。”一位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研究人员告诉记者。在正负极材料方面,今年上半年贝特瑞正极材料实现营收2.17亿元,同比增长439.03%;实现净利润2979.74万元,同比增长41.18倍。负极材料方面,贝特瑞上半年实现营收6.46亿元,同比增长30.84%;实现净利润8495.25万元,同比增长82.95%。正负极材料营收比例达到1:3,净利润比例达到1:2.8,贝特瑞正在向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的“双第一”目标挺进。

科技创新驱动转型之路

“研发上,我们只做有把握做到全球前三的方向。”贝特瑞研究院院长任建国掷地有声地说。

贝特瑞早在2010年就成立了研究院,首期硬件投入近1个亿,五年时间从市级发展为国家级技术中心,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科研人员200多名,是新能源材料领域全球规模最大的研究院。“研发上我们是真投入、大投入,等于在用一个贝特瑞养着另一个贝特瑞,研发的支出占了薪酬的一半。”贝特瑞总经理岳敏告诉上证报记者,持续研发、产研结合在贝特瑞落到了实处,很多产业化应用的技术在第一个阶段,而研发已经到了第三个阶段。“国家十三五规划里立项的一些相关课题,其实确定之前我们已经扎扎实实在做了。科研必须走在政策前面。”

研究院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锂离子电池先进材料开发、航空航天核工业领域先进材料开发及纳米材料和后锂电新材料开发等,均为引领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就投资界对新能源材料研究开发路线变更风险的担忧,岳敏认为,锂离子电池作为基本发展路线的方向已经奠定,随着产业体系和配套越来越完善,发展燃料电池或其他电池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作为材料供应商,我们和后端的应用方——无论是电池生产商还是作为最终应用端的新能源企业等生产商——在研发上保持统一的方向和一致的节奏,就我们自身的体会,不确定性是越来越小了,大发展的机遇期正在到来。”

目前,贝特瑞在硅负极材料研发上已经做到了全球全面领先,硅石墨复合材料等领域也有巨大产业化潜力,包括石墨烯在内的新型材料从成本到用量都处在产业化稳步推进的过程中。任建国院长表示,新能源材料的最好机遇期已经到来,选择面向市场扎扎实实地做科研和产业化,才是最好的“捷径”。 

原标题:贝特瑞:全球负极材料之王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贝特瑞查看更多>负极材料查看更多>锂电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