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储能电池锂电池报道正文

绿电、节能改造、数智化:中国锂电企业零碳工厂打造策略

2024-06-03 10:28来源:高工产研关键词:锂电池锂电产业电池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锂电池产业在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实现社会降碳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推动锂电池工厂的零碳化,对锂电池产业真正实现绿色化、低碳化则至关重要。

一方面,锂电池生产是碳排放大户。根据欧洲运输与环境联合会数据显示,动力电池生产的碳排放范围为每千瓦时61-106千克二氧化碳当量。其中电池生产的上游部分(采矿、精炼等)为每千瓦时59千克二氧化碳当量,而电池生产和组装的碳排放在每千瓦时2-47千克二氧化碳当量。

另一方面,海外对于锂电池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要求也日趋严格。

欧盟《电池法案》新规,要求从2024年8月起,容量超过2kWh的可充电工业电池、LMT电池和EV电池必须进行碳足迹披露。电池生产企业要根据相关标准计算收集每个电池不同生命周期的足迹总量信息,最终汇总到欧盟相关部门作为合法生产依据。

自2027年起,动力电池出口到欧洲必须持有符合要求的“电池护照”,记录电池制造商、材料成分、可回收物、碳足迹、供应链等信息。同时,到2027年7月要达到相关碳足迹的限值要求。

在此背景下,我国锂电产业链企业纷纷实施零碳战略,致力于打造零碳工厂。

目前,企业生产制造过程中完全使用绿电,或者虽然有排放二氧化碳,但通过购买碳排放指标进行了抵扣,最终使工厂拥有综合为零的碳排放表现,即可以获得权威机构的“零碳工厂”认定。

国际认证平台主要有瑞士通用公证行SGS、德国莱茵TÜV、Bureau Veritas(必维集团)、3Keel等。

我国已有多家正极材料、电池生产以及回收企业通过国际第三方零碳工厂认证:

锂电产业已通过零碳工厂认证项目梳理

31f803f6c97091917fe417af1f22d5d0.jpg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2024年5月

GGII对锂电企业“零碳”工厂打造策略进行梳理与调研了解到,企业主要从以下几个维度减少碳排放,以打造“零碳”工厂:

使用绿色电力→选址在绿电资源富集区,投资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来保障自身绿电供应;与可再生能源供应商签订长期电力购买合同;绿电交易和绿证交易等。

节能及设备改造→包括制造工艺能效优化、制冷系统优化、暖通系统优化、照明系统优化、引入能源管理系统等。

工厂数智化改造→如宁德时代自主研发了厂务设施管理系统CFMS,利用大数据、数字孪生等先进技术,实现设备主动化控制进而达到节能效果;远景动力对各地工厂都进行了数智化改造,推动方舟管理系统等数字化系统的全覆盖。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锂电池查看更多>锂电产业查看更多>电池企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