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现阶段大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性单目标优化方面:文献[41]考虑经济性,以网损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配电网重构二阶锥规划模型;文献[42]以最小规划年综合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包括线路投资费用、折旧费用和运行中年电能损耗费用,建立基于协同遗传算法的配电网规划模型。由于经济性单目标优化包含的信息十分有限,多目标优化已经成为配电网规划的研究方向:文献[43]采用多目标规划方法,引入电能质量目标函数,以规划电网线路总长度最短和风电场公共接入点PCC处闪变值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基于改进NSGA2算法的规划模型;文献[44]建立以最小化配电网投资、最小化网络损耗为目标函数的多目标规划模型。
考虑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优化模型,优化规划问题的求解可基于以下几类算法进行尝试:第一类是解析算法,包括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和混合整数规划等;第二类是智能算法,包括遗传算法、禁忌搜索算法和蚁群算法等;另外,还有基于图论的最小生成树等方法。
在相关的优化规划算法尝试方面,文献[45]提出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遗传算法的配电网优化规划方法,综合考虑投资、维护和运行费用,包括用户停电损失,考虑了配电网的可靠性价值;文献[46]提出了基于蚁群算法的配电网网架优化规划方法,将蚁群算法应用于配电网网架优化规划问题的研究,建立了网架规划的数学模型;文献[47]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最小生成树算法的配电网网架优化规划方案,将配电网的电源点和负荷点当作顶点,将各个顶点间可能架设线路的走廊当作边,将线路的建设费用和运行费用(主要为线损)之和作为各条边的权,在采用基本最小生成树算法获得初步规划方案的基础上,采取动态调整各条边的权值并反复迭代的方法,获得总费用最小的优化规划结果;文献[48]将多粒子群协同优化算法应用于配电网网架结构研究;文献[49]利用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方法解决大型风电场并网规划问题。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规划问题属于大规模组合规划问题,对于实际大系统,第一类解析算法计算时间通常较长,容易造成“维数灾”问题,一般适用于小系统。如果需要采用解析算法(智能算法无法处理或陷入局部最优解),需要对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先进行分区,再对每个子区域进行规划求解。第二类智能算法对数据的要求较低且可同时考虑多个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适用于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规划问题。另外,大部分智能算法均可实现并行计算,可在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分区的基础上,利用智能算法的并行特性提高求解速度,且能做到在各个配电网分区间的信息交互,实现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各个子分区间的联合规划。
3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调度与控制技术
智能电网的发展趋势,对配电网的可控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交流配电网的可控性较差,而在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中,柔性直流换流器可以灵活地调节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大大提升了电网的控制能力,与此同时,也对配电网的调度与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1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调度方案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调度方案应当结合分布式电源、储能设备以及实际的负荷特性进行制定。由于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相对传统配电网具有不同的拓扑结构以及运行方式,因此两者的调度方式也有所不同,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中可借助柔性互联装置,实现多区域间潮流的广域调度。
目前针对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优化调度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成果也相对集中在柔性交直流混合电网的最优潮流(optimal power flow,OPF)方面。文献[52~54]分别利用遗传算法、牛顿法以及二阶锥规划的相关技术对交直流混合电网OPF问题进行了建模和求解。在电力系统中,内点法是一种常用的优化算法,文献[55]建立了交直流混合电网内点法OPF模型。在此基础上,学者们进一步研究了考虑暂态稳定的交直流混合电网OPF等问题,推进了相关方法的实用化进程。在OPF研究的基础上,已有部分研究人员对考虑多时段的交直流混合电网调度问题进行了研究,采用的方法包括通过简化模型降低问题的求解难度,或者通过优化分解算法,将较复杂的交直流混合电网调度问题分解为若干子问题,分别进行求解等。
在上述问题中,通过优化分解算法,采用分布式的思想构建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优化调度方案,是一个较有前景的研究方向。首先,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分区清晰,易于划分各个优化主体,并且利用柔性直流换流站的功率控制能力,也可降低各子优化问题的建模和求解难度;其次,各个交流配电网区域原本就独立运行,极大地便利了分布式优化控制系统的部署,利用分布式优化也可以充分利用各个区域的自主运行能力,进行并行计算;最后,通过分布式优化,可以避免配电网内大量信息的远距离报送,减小了通信的需求,也保护了内部运行信息的安全。
本文研究了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多源协同分层分布式优化调度方案,其结构见图3。
图3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分层分布式优化调度策略
该策略利用分层调度和分布式优化理论和方法,对含有多类型分布式发电的交直流混合主动配电网进行优化调度,以实现电能的高效生产和使用。在局部调度层,对可再生分布式能源发电结合储能装置进行联合出力优化;在区域调度层,根据局部调度层的优化结果对配电网区域内的可控分布式发电以及区域间的交换功率进行调度,优化配电网的供电方式。通过仿真研究,可以证明该分层分布式优化调度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局部调度层可以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并有效利用储能平抑波动;在区域调度层,通过分布式优化调度,可以得到整体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最优供电方案,且验证了通过构建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可以更好地利用各个交流配电网区域不同的负荷特性,实现能量的广域调度。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2025年云南省10件惠企实事》。其中包括提升电力供应稳定性和可靠性,年度目标为应用前沿新技术进行输电线路灾害的监测和预警,提升巡维效率,开展自愈配电网建设,提升供电稳定性,2025年企业客户平均停电时间低于7.5小时/户,供电可靠率不低于99.914%。原文如下:云
4月1日,国家能源局云南监管办公室关于开展用户受电工程“三指定”行为检查工作的通知。其中指出,进一步规范云南用户受电工程市场秩序,督促供电企业持续建立健全“三指定”问题治理长效机制,推进常态治理,切实巩固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改革成果,持续优化全省用电营商环境。原文如下:国家能源
4月1日,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批10千伏及以下城配网项目核准获批。1、为了满足城市电网的负荷发展需求,提高供电能力,同意建设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批10千伏及以下城配网项目(项目编码:2502-430000-04-01-953115),项目单位为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2、建设地点为株洲、
4月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推动热泵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发改环资〔2025〕313号)。其中指出,做好与热泵发展相关的余热资源、地热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配电网容量等评估,优化完善相关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流程,防止对水资源等造成污染和损害,禁止抽取难以更新的地下水用
3月31日,由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改革发展局牵头、雄安新区供电公司配合编制的《雄安新区10千伏配电站室土建设计技术规范(DB1331/T112-2025)》,经雄安新区综合执法局批准正式发布实施。该《规范》是针对10千伏配电站室提出的土建专业设计技术规范,标志着雄安新区在配电网建设领域迈出了标准化、
近日,为严格落实国家能源局配电网高质量发展要求,督导晋中、吕梁区域提升配电网运行水平,山西能源监管办组织召开了2025年一季度配网运行分析会。会议肯定了国网吕梁、晋中公司在配电网智能化改造,试点推进光伏柔性控制,偏远地区光储微电网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分析了配电网建设运行管理中存在的
3月31日,国家能源局云南监管办公室关于开展2025年“频繁停电、低电压”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国家能源局云南监管办公室结合12398能源监管热线群众用电诉求和日常监管工作掌握情况,经汇总分析选取2024年度50条10千伏频繁停电线路(附件1)、50个低电压台区(附件2)进行挂牌督办。工作要求:
许昌智能3月28日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3亿元,同比增长7.37%;归母净利润4246.21万元,同比下降8.40%;扣非净利润4014.7万元,同比下降7.12%。许昌智能在年报中表示,公司深耕数字化配电网和微电网,围绕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聚焦现代智慧配电网、数字化微电网产
在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早期阶段,我国电网建设一直滞后于电源建设,每年用于电网建设的投资仅占电力行业总投资的30%左右。并且,由于对电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我国早期仅考虑了输电线路的建设,而较少涉及到供电可靠性、安全性等问题,导致电网建设历史性欠账严重。自2000年以来,我国在电网投资领
3月25日,国网攀枝花市西区供电公司在西区成功完成了西南山区首条全自动馈线自动化(FA)系统测试。据悉,攀枝花地形以山地为主,配电网线路多跨越复杂环境,传统故障排查耗时长、复电效率低,对此国网攀枝花供电公司构建了“智能终端+高速通信+智能研判”的全链条故障处置体系。此次采用的“全自动FA
近日,海南电网公司供电人员在位于海南省琼海市阳江镇的海南500千伏主网架工程项目线路上作业。绿色发展是新时代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南方电网公司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紧扣海南“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坚
近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2025年云南省10件惠企实事》。其中包括提升电力供应稳定性和可靠性,年度目标为应用前沿新技术进行输电线路灾害的监测和预警,提升巡维效率,开展自愈配电网建设,提升供电稳定性,2025年企业客户平均停电时间低于7.5小时/户,供电可靠率不低于99.914%。原文如下:云
4月1日,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批10千伏及以下城配网项目核准获批。1、为了满足城市电网的负荷发展需求,提高供电能力,同意建设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批10千伏及以下城配网项目(项目编码:2502-430000-04-01-953115),项目单位为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2、建设地点为株洲、
在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早期阶段,我国电网建设一直滞后于电源建设,每年用于电网建设的投资仅占电力行业总投资的30%左右。并且,由于对电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我国早期仅考虑了输电线路的建设,而较少涉及到供电可靠性、安全性等问题,导致电网建设历史性欠账严重。自2000年以来,我国在电网投资领
3月25日,赣州市电网工程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暨电网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启动。据悉,赣州市出台了《赣州市电网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将2025年至2027年确定为赣州推动电网提档升级的攻坚期、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期。行动计划以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
3月25日,河南林州市供电公司配电网2024年第一批工程建设项目核准结果公示。项目名称:国网林州市供电公司配电网2024年第一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项目核准建设地点:林州市龙安路项目代码:2408-410581-04-01-598274主要建设内容:本批电网项目总投资为4664.48万元,项目资本金为1166.12万元,约占总
3月19日,河南济源供电公司利用天气晴好的有利时机,对10千伏石匣线进行综合检修。此次检修涵盖检修消缺、新型配电网建设、设备升级改造,真正实现一停多用,为线路设备的健康运行奠定良好基础。同时,检修过程中优化检修时序,对提前完成检修任务的支线负荷进行中压发电车转供,实现能带不停。
3月24日,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对《上海市公共充电网络建设指引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到,根据充电基础设施供给侧与需求侧匹配情况将全市各街镇划分为“发展区”“保持区”和“调控区”。鼓励“发展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充电需求高于充电供给的街镇划分为“发展区”。“发展区”
敷设线路、新装电表、装设阻燃板……日前,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敦寨镇笋屯村消防电力改造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推进工程进度。这般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在贵州省各地频频上演。2024年5月,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贵州省消防救援总队等部门联合印发《贵州省50户以上农村木质
在能源革命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智能配电网不仅是能源互联网的“神经末梢”,更是实现“双碳”战略、保障能源安全的核心基础,其建设水平将直接影响新型电力系统的经济性与稳定性。为了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配电系统的构建,浙江省轨道交通和能源业联合会(筹)联合北极星电力网于2025年5月1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河南省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其中提到,2024年,河南省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出台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行动方案、新能源规模化开发行动方案、加快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实施方案,实施208个节能
3月10日,在河北省曲周县,机器人正给10千伏线路精准涂覆纳米级复合绝缘材料,提升线路绝缘水平,共完成了1.5千米线路的涂覆工作。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以“全周期防御+智能管控”理念为引领,强化运用机器人绝缘化喷涂、故障隔离自愈、无人机飞巡三项技术,构建起“事前主动防御、事中快速隔离、事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加快可再生能源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柔性直流输电、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等先进技术迭代,加快建设数字化智能化电网。加强可再生能源和电力发展规划的衔接,推动网源协调发展。推动电网主干网架提质升级,加强跨省跨区输
国网甘肃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招标项目的潜在供应商应在甘肃众云思创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获取采购文件,并于2024年05月23日09时3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响应文件。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ZYSC-ZBDL-FW-2024038项目名称:敦煌智慧配电网项目光储充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服务项目预算金
“以前客户反映用电问题后,供电员工需要到现场核实,现在直接在屏幕上就可以看到现场实时数据。”1月13日,在湖北黄冈供电公司路口供电所营业厅,供电所员工介绍道。目前,黄冈黄州区作为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新型配电网示范工程的试点区域,已基本建成“源网荷储”友好交互的新型配电网。该公司按
2022年1月5日,山东省能源局发布山东省能源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规划中提出围绕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新型电力系统,推动多种能源方式互联互济、源网荷储深度融合,提升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促进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并网及消纳。示范试验固态锂电池、钠电池集成、“虚拟电厂”等技术,突破锂电池、低
8月12日获悉,由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支撑低碳冬奥的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的配套课题——延庆发充储放示范工程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专家组现场检查。工程技术负责人介绍了工程建设情况,演示了正常运行工况下负荷突变和上级电源故障时能量管理系统稳定控制功能。现场专家一致认为,该工程能量管理系统各项功能完备、运行稳定,考核指标符合课题任务书要求。
综合能源系统是基于终端需求和节能减排目标的各种形式能源系统的集成和整合,综合能源系统建设的思路是从能源供给侧向能源需求侧转变。江苏省电力设计院综合能源公司总工程师钱康结合综合能源示范小镇的规划建设,总结出一条思路:基于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综合能源示范小镇建设是势在必行的。
今年1月,“柔性变电站关键技术、核心装备及工程应用”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第四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暨2021年工作会议上获得2020年度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自2013年起,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等7家单位专业人员组成的科研团队,在国际上率先提出“柔性变电站”概念,把打造未来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枢纽作为奋斗目标,历经数年技术攻关,实现了柔性变电站技术从科研理念到应用实践的全面突破。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为引导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发展,规范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建设,对交直流互联配电网运行与控制技术规范提供可行的指导,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了《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互联装置测试与运行技术导则》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以下为征求意见稿:[$NewPage$][$NewPage$]
东北电力大学智能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动态物理模拟仿真科研平台建设项目招标公告项目概况东北电力大学智能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动态物理模拟仿真科研平台建设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登录吉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吉林省政府采购中心)网站“CA登录区”下载电子招标文件。并于2020年10月23日09点00分(北京时间)前
1月10日,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牵头承担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关键技术”国家863计划课题顺利通过国家科技部技术验收,课题研究成果得到验收专家的高度评价。在该课题研究完成过程中,建立了包括安全性、供电能力、功率控制等一整套完整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规划运行理论;开发了高压供电分区互联调度软件、
2018年10月24日-27日,第七届全国直流输电与电力电子专委会学术年会在杭州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直流输电与电力电子专业委员会主办。会上,浙江大学韦巍教授作了题为“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若干关键技术”的报告。小编征得韦教授同意,与您分享。(来源:微信公众号电网技术ID:dwjs1957作者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