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中国制造2025”上海行动纲要》印发

2016-09-26 09:03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燃煤发电分布式能源燃气轮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三、重点领域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

集成电路。坚持芯片设计和制造并重、装备和材料协同、封装测试长三角联动,整合行业资源,发挥产业基金推动作用;自主发展各系列的CPU产品,形成自主芯片开发、升级和应用的核心能力;加快推进新建12英寸生产线建设,支持16/14纳米工艺量产及10纳米先导工艺技术研发,发展嵌入式闪存、微机电系统(MEMS)、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图像传感器等特色工艺和芯片模块产品;研发光刻机、刻蚀机、铜制程等关键制造装备整机和核心零部件,以及硅基晶圆等基础材料,支持开展量产验证,形成供货能力;突破后摩尔时代微电子新材料、新器件结构以及高密度光电集成的产业化应用关键技术;建设成为国内技术水平最高、产业链最完整、综合实力最强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

下一代网络。实施量子通信等基础前沿工程,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量子计算、量子存储、超导量子器件等关键技术;推进5G通信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加快发展TD-LTE等移动通信小型化基站,研发基带芯片、应用处理器等关键芯片,推动SDN和NFV技术应用及光网络接入传输、高性能路由芯片等产业化;研究网络空间安全技术,推动拟态安全等主动防御技术的产业应用;巩固提升下一代网络国内第一梯队的地位。

人工智能。瞄准前沿,加强应用,加快建设满足深度学习等智能计算需求的新型计算集群共享平台、云端智能分析处理服务平台、算法与技术开放平台、智能系统安全公共服务平台,以及面向前沿的类脑研究基础服务平台;重点研制面向人工智能应用优化的处理器、智能传感器等重要器件人工智能核心器件;积极发展计算机视听觉、生物特征识别、复杂环境识别、新型人机交互、智能决策控制等人工智能应用软件技术;促进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技术与智能终端相融合,推广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智能无人系统、智能安防、智慧健康等典型智能应用系统。

新型显示。聚焦AM-OLED中小尺寸屏幕,推动高世代线重大项目实施并量产,推动高性能长寿命有机发光材料、高纯度靶材等关键原材料、高端驱动芯片的研发和应用,加强与智能终端、可穿戴设备和汽车电子等下游产业的合作;推动LED照明向中高端提升,支持倒装、垂直等高端LED芯片发展,加快形成集聚优势。

空间信息应用。发展卫星遥感、通信、导航等时空协调系统,突破以通导一体化、遥感与定位一体化、多维多尺度时空一体化为重点的核心技术及应用技术,融合机器视觉、微机械惯性导航、自组网通信和智能导航与控制技术,推进空间信息应用产业在智慧城市和社会服务等有关领域和行业的迅速发展。

高端软件与信息服务。加大新一代基础软件的研发及产业化力度,打造安全可控基础软件产业链生态系统;推动行业应用软件向服务化、平台化、智能化转型,推动工业软件在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过程控制、企业经营和节能减排等领域的应用;发展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应用安全软件和服务,培育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容灾备份恢复、安全检测评估、网络可信身份认证等信息安全新业态;支持分布式存储、虚拟化、海量数据处理等关键技术研发;加快研发非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分布式文件和处理系统等大数据关键技术;努力进入市场竞争力强、技术水平高、跨领域应用广、经济效益好的高端软件与信息服务国内外先进行列。

(二)智能制造装备

工业互联网。聚焦工业互联、数据互通、应用创新,抓住智能装备产品、工业软件、云数据平台、工业基础网络等关键环节,推进工业互联网、信息物理融合(CPS)、大数据智能解析等关键技术突破,着力打造适应工业互联的广域物联专网,推进工厂内互联互通、工厂间智能协作;培育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装备制造商与用户联合应用的新模式;建立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大力提升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应用水平。

机器人。围绕未来机器人“人机共融”发展方向,实施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并举,大力推进六轴及以上多关节、协作、并联、移动等工业机器人,重点发展智能交互、医疗康复、救援安全、教育娱乐等服务机器人;突破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及驱动器、控制系统等功能部件,以及传感器、视觉系统、执行机构等基础部件瓶颈;在汽车、电子、医疗、家政等重点领域推广机器人示范应用,努力建设成为我国机器人产业高度集聚的研发、制造、服务、检测认证和应用中心。

高档数控机床及专用加工装备。发展高档数控曲轴磨床、复合磨削中心、高速精密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复杂结构件机器人数控加工中心等设备;自主研发推广网络智能数控系统,掌握主机、功能部件等关键共性技术和成套工艺;努力建设成为在航空、航天、汽车、核电等领域具有明显特色优势的智能专用加工装备集聚区。

增材制造装备。发展高功率激光器及核心元件、激光/电子束高效选区熔化、大型整体构件激光等金属增减材制造一体化装备,及光固化、熔融沉积、激光选区烧结、无模铸型、喷射成形等非金属增材制造装备,研制3D打印材料,加快3D打印装备在汽车、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努力建设成为国内增材制造产业技术创新和应用中心。

先进传感器与物联网。突破传感器的敏感机理、敏感材料、工艺设备和计量检测等关键技术;开展8英寸微机电系统(MEMS)研发,推进运动、图像、环境、生物等传感器研制;加强工业系统互联,推进生产制造设备联网和智能管控,支持企业对生产设备系统全面联网;支持智能检测与物流装备发展,推进物联网技术与产品的应用示范;开发智能仪器仪表和自动控制系统,大力发展科研分析仪器及设备;努力打造成为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先进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基地。

(三)生物医药与高性能医疗器械

生物医药。重点发展治疗性抗体及重组蛋白药物等生物技术药物、新型化学药物制剂和现代中药,推进新技术、新材料、新剂型在新药研发与生产中的应用;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化学药和高品质仿制药,以CRO、CMO等新模式为着力点,促进创新药物的产业化和国际化;针对多成份、多靶点的创新中药和重要品种的二次开发,推进中药的国际认可与注册;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细胞技术与产品,形成国内领先再生医学产业链;努力建设成为国家生物医药高端产品制造中心和创新研发中心。

高性能医疗器械。加快高性能医疗设备和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进程,加大应用示范推广力度。重点发展高场强磁共振、低剂量多排CT、动态数字X射线机等高性能医学影像设备;加快发展微创植(介)入器械、高性能临检设备、医用机器人、肿瘤质子治疗装备、新型生物材料等;大力发展高通量基因测序等个性化诊断产品;围绕疾病监测、监控、诊疗、康复和健康管理等应用领域,构建适合医院、个人、家庭、社区应用场景的移动诊疗系统,推动相关产品和应用平台的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努力建设成为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和智慧医疗示范基地。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燃煤发电查看更多>分布式能源查看更多>燃气轮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