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广东省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十三五”规划》印发

2016-09-27 10:32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消费电力消费节能十三五规划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四)主要思路。

——加强制度建设,推进依法管理。按照科学规范、管理严格、全面覆盖、操作性强的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制度体系的要求,加快《广东省公共机构节能办法》配套政策和制度建设,提高政策的指导性和制度标准的针对性。强化节能法律法规和制度标准的贯彻落实,依法依规开展节能指导、推进、协调、监管、统计、审计、监察、考核等工作,推动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依法规范开展,切实提高依法管理节能的水平。

——坚持问题导向,实施分类管理。全省公共机构数量大、类型多,规模大小不一,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公共机构用能现状、特点差异大,需要解决的节能问题也各不相同。坚持问题导向,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公共机构的用能特点和用能规律,研究制定针对性强的节能指引,设定切合实际、更加合理的节能目标,加强分类指导,实施分类管理。加强能源资源消费基准线研究,逐步建立起分级分类的节能目标评价体系,鼓励实行能耗定额管理。

——突出重点,强化重点用能单位管理。建立并实施全省公共机构重点用能单位管理制度,分级分类确定重点用能单位的认定标准,建立重点用能单位名录库。分级分类确定重点用能单位能耗标准,加强对重点用能单位的指导监督。推动重点用能单位带头执行国家和省节能减排政策,探索把节能量化指标和任务分解落实到重点用能单位,发挥重点用能单位的示范带动作用。

——顺应市场需求,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激发公共机构节能服务的市场需求,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引导公共机构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利用社会资本参与节能改造、能源管理。鼓励公共机构通过市场化方式开展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节能服务机构合作,发挥他们在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节能咨询服务、课题研究、宣传培训等方面优势。适应机关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要求,规范物业服务企业节能管理职责,充分发挥物业服务企业在公共机构节能管理中的作用,提高节能管理专业化水平。

——适应信息时代要求,开展“互联网+”行动。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加强节能管理,开展“互联网+能源管理”行动,发挥信息技术在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管理中的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市、区)或教育、司法、卫生计生等系统,按照整体规划、统一技术标准、分步实施原则建设本地、本系统能源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实现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全过程信息化管理。推动重点用能单位和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创建单位在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同时,同步建设能耗在线监测系统。

三、实施重点节能工作

(一)实施绿色建筑行动。

严格公共机构新建建筑节能评估和审查,提高新建建筑能效水平,加强施工建设过程的节能监管,推动全省党政机关、学校、医院、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等新建建筑项目全面执行工程建设节能强制性标准和绿色建筑标准。加强政策引导和机制创新,推动全省党政机关集中办公区、大中学校、医院等重点用能单位,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按照绿色建筑标准、以围护结构和配电、空调、照明、电梯等用能系统为重点开展既有建筑综合节能改造,改造面积不少于600万平方米。组织建设省级党政机关集中办公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示范项目,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新产品。

(二)开展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

以党政机关集中办公区、学校、医院、文化场馆、体育场馆为重点,选择节能工作基础较好、能源资源消费量较大、节能管理制度相对完善、节能措施落实的公共机构,继续开展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工作。按照“县县有示范”的目标,地级以上市党政机关、学校、医院、场馆等各类型公共机构全覆盖的要求,创建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100家,省级节能型学校50家,省级节能型医疗单位50家,省级节能型体育场馆50家,省级节能型文化场馆20家。鼓励地级以上市开展市级节能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开展示范单位动态管理和节能效果评价复核。实施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制度,组织评选能效领跑者。

(三)开展节水型单位建设。

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节约集约使用水资源。大力推广应用节水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全面普及节水器具,鼓励公共机构采用合同节水管理等模式实施用水器具、设施设备和老旧管网节水改造,提高节水器具使用率。推进水资源循环利用,鼓励公共机构组织开展中水回收和雨水收集利用。按照国家的目标要求全力推进节水型单位建设,到2020年全部省级机关和50%以上的省级事业单位建成节水型单位,珠三角地区60%的市级机关建成节水型单位,粤东西北地区50%的市级机关建成节水型单位。各县(市、区)要积极推进节水型单位建设。积极推进合同节水管理示范项目建设,推动开展水平衡测试。

(四)推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鼓励和支持公共机构采用分时租赁、合同能源管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提供新能源汽车应用服务。按照从2016年开始省本级及珠三角地区党政机关和公共机构纯电动车占当年配备更新公务用车总量的比例不低于95%、其他地区占比达到30%以上的要求,稳步推进全省党政机关和公共机构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工作。具备条件的党政机关和公共机构,要结合本单位新能源汽车配备更新计划以及工作人员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的需求,根据适度超前原则,在单位内部(专属)停车场按不低于20%的比例设置新能源汽车专用停车位并配建充电桩。

(五)开展可再生能源应用和资源回收利用。

实施新能源屋顶利用工程,推进寄宿制学校、医院等公共机构建设太阳能集中热水供应系统,鼓励大中型公共机构建设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在具备条件的公共机构推广地源、水源、空气源热泵示范项目,逐步提高可再生能源在公共机构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例,进一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建立资源回收利用长效机制,加强废旧电子产品、办公用品等的分类收集和循环综合利用,鼓励公共机构与有资质、实力强的回收企业合作,建立集中管理、网络完善、处理良好、管理规范的回收体系,回收利用率达到80%以上。推广使用环保再生纸、再生鼓粉盒等资源再生产品。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消费查看更多>电力消费查看更多>节能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