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企业正文

中海油上半年净亏77.4亿元!转型天然气挑战巨大!

2016-10-08 15:07来源:《财经》杂志作者:李毅 金焱关键词:天然气发电LNG产业天然气产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编者按:2016年上半年,中海油净亏77.4亿元,这是其2001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中期业绩亏损,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曾经的央企优等生、改革先锋队如何变成碌碌平庸者?其转型天然气的努力为何成效缓慢?这篇摘自于《财经》封面文章的分析,或许能让人感触中国油气体制中的深层次东西。

2016年上半年,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下称“中海油”)净亏77.4亿元,这是中海油2001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中期业绩亏损,主要是受原油价格下降影响而计提油气资产减值准备。

巨亏77.4亿元之后

业绩下跌激化了长期积累的内在矛盾,也加剧了人才流失。一位中海油前员工对《财经》记者说:“现在的中海油已经有一种劣币驱逐良币的趋势,我很痛心。”他表示,公司过去十几年培养的具有国际化背景的精英团队大半离职,财务团队、业务发展团队和法务团队原部分骨干人员星流云散。

长期以来,中海油及其母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下称“中国海油”)被外界视为国际化程度最高、管理最规范的央企“优等生”。如今,这名曾经的优等生正面临严峻考验——董事长杨华在近期召开的2016年领导干部会议上称,异常严峻的生产经营压力,已让公司面临“能否活下来的问题”。

比业绩下滑威胁更大的,是中国海油定位的迷失。这家通过海洋石油对外合作起家的公司,曾被称作“中国最西化的石油公司”。但在最近几年国企大环境、行业中环境和公司小环境的共同影响下,它似乎逐渐丧失了早期的“国际化、规范化”基因,泯然于那些政企不分、积重难返的传统国企之列。

在业界看来,这一切始于低油价的冲击。持续50美元/桶上下的国际油价揭开了此前被高油价掩盖的低效管理和战略失误,退潮之后,裸泳者现形。

转型天然气挑战巨大

鉴于海洋石油前景不明,天然气业务被寄望成为中海油未来发展新的支撑。中海油在2015年报中指出,天然气及发电产业已成为公司中下游的重要板块,也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效益增长点。

8月22日,第一船自美国进口的7万吨液化天然气(LNG)运抵中海油大鹏接收站。该LNG船从首个获得美国政府出口许可的LNG终端——路易斯安那州萨宾帕斯终端(Sabine Pass)出发,历时32天到达中国港口。

这一场景背后是中海油迅速成长的LNG业务。中海油在国内三大石油公司中最早布局LNG,很早便完成了沿海LNG产业的全面布局。作为中国第一座LNG接收站,中海油大鹏接收站2016年进口总量已超过4500万吨。

目前中海油已投入商业运营的接收站有7座,LNG年接收能力达到2780万吨,累计接卸LNG突破8000万吨,热值相当于1亿吨原油。陆地天然气长输管线达到4309公里。公司同时还在加速布局天然气发电、LNG汽车加气等业务。

原标题:中海油上半年净亏77.4亿元!转型天然气挑战巨大!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天然气发电查看更多>LNG产业查看更多>天然气产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