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充换电站市场正文

贵州:各方携手加速电能替代 完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2016-10-11 10:32来源:南方电网报作者:江伟关键词:充电站充电基础设施电能替代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重庆火锅店夏季对就餐环境要求特别高,今年6月开始采用集中供冷方式为顾客提供了凉爽的就餐环境。”贵阳未来方舟“民国风重庆老火锅”店长觉得集中供冷是继去年实现集中供暖后的又一利好。对贵阳市民来说,随着电能替代的加快,这样的好去处越来越多。

截至2015年,贵州累计完成城市集中供暖604万平方米。“贵州电网公司快速响应电能替代需求,大力实施电能替代,不断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环节的比重,推动了全省电能替代产业的快速发展。”贵州电网公司节能服务中心主任赵远凉介绍,该公司正在研究探索以市场化方式推进电能替代,创新电能替代工作机制,深化电能服务平台应用,积极拓展电能替代新领域,促进增供扩销和电力业务开拓。

可靠供电助热泵项目发展

8月21日,中天未来方舟1号中心能源站控制室,监控仪表上显示,南明河水的温度是21℃。据工作人员介绍,与传统的集中供暖(冷)系统相比,水源热泵项目大大减少了燃煤、燃油、燃气等传统能源的消耗,减少了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具有较高的经济性。

按照规划,中天未来方舟居住人口约17万人,由中节能(贵州)建筑能源有限公司提供区域可再生能源集中供冷供暖服务。“作为国家八个绿色生态示范城区之一,中天未来方舟与我们合作,采用水源热泵、地源热泵、污水源热泵采暖、供冷,比传统的用电空调系统更加舒适、节能、节约费用,大大减少了一氧化碳的排放和对臭氧层的破坏。”中节能(贵州)建筑能源有限公司负责人赵安介绍。

“优质的电力供电服务和充足可靠的电力供应保证了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赵安说,中天未来方舟项目1、2号能源站已于2015年11月15日投入运营,3号能源站也将于今年11月投入运营,为区域内的用户供暖、供冷。截至7月底,该系统用电量达到890万千瓦时,预计全年用电量将超过1200万千瓦时。5个能源站全部投用后,年用电量或将达到5000万千瓦时。

有了电力的保障与支撑,地源热泵在贵州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全校两期工程为地源热泵供暖系统共投资1.5亿元,供暖面积达25万平方米。”贵州财经大学新校区地源热泵项目负责人介绍,贵州财经大学贵安校区地源热泵系统把地下土壤作为热泵机组的低温热源,通过循环在封闭地埋管中的水,实现系统与大地之间的换热(冷)。地源热空调系统投入1千瓦电能,可获得4千瓦左右热量或冷量,无污染物排放,节能率达40%以上。该项目分四期建设,目前有3台热泵机组和30余台水泵运行,年用电量约500万千瓦时。

完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

据悉,今年贵阳计划建设3000个以上充电桩,覆盖全市所有区(县市)的大型公共停车场、客运枢纽、部分购物中心、景区等。

“2016年,结合各地城市建设规划,贵州电网公司下发《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关于进一步推动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通知》,逐步完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报装流程,推动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建设。”赵远凉介绍。2016年,贵州电网公司将在贵阳、贵安、遵义建设4个电动汽车充电站,在全省建设140个电动汽车充电桩,做好充电基础设施智能应用平台,大力推进“互联网+充电基础设施”,促进充电网络完善,推动电动汽车规模化应用,提升城市发展品质。同时牵头组建贵州省电动汽车充电联盟,促进贵州省电动汽车的推广与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依据相关标准,推广应用统一的充电设施运营监控与服务平台,实现充电设施互联互通;统一全省充电设施标识,为用户提供清晰充电指引;统一充电卡,实现一张卡在所有运营性充电设施便利充电。

延伸阅读:专家见解丨能源互联网发展的若干路径

黎明前的黑暗!公共充电设施盈利模式已逐渐清晰

原标题:贵州电网公司携手各方加速电能替代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充电站查看更多>充电基础设施查看更多>电能替代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