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9月7日,在法国图尔(Tours)举行的第22届欧洲气溶胶会议上,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曹军骥研究员荣获国际气溶胶学会每两年颁发一次的IAFA奖。
《Science》杂志近期发表了由曹军骥,美国Clean Air Task Force组织Armond Cohen博士,哥伦比亚大学James Hansen教授,麻省理工学院Rid Lester教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Per Peterson教授及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徐洪杰研究员共同署名的政策性论文《China-U.S. cooperation to advance nuclear power》。
为此,近日《中国科学报》记者就当前世界面临的气候变暖、能源短缺及中国面临的大气污染等问题,专访了曹军骥研究员。
据了解,曹军骥主要从事气溶胶与环境、PM2.5研究与控制等研究,在气溶胶污染及控制领域从事工作20年,发表SCI论文300余篇,包括在Science、Nature、PNAS、ACP、JGR、AE等国际著名期刊,被SCI引用8000余次;曾任亚洲气溶胶学会主席,积极促进了我国及亚洲气溶胶研究的发展,在国际气溶胶污染及控制领域享有较高声誉。
“我国近年来空气污染主要也是由于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所导致的,未来要从根本上改善空气污染必须降低燃煤在我国一次能源使用的份额。”曹军骥讲。
2015年12月巴黎气候大会的召开,全球195个缔约国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这无疑进一步给我国未来发展增加了压力,全球CO2的减排对我国未来依靠煤为主要能源的发展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曹军骥认为。
曹军骥介绍说,中科院院士安芷生等《我国大气PM2.5污染现状与控制对策》研究成果表明,只有当燃煤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份额降低到25%左右时,各类空气污染,包括灰霾、PM2.5、臭氧、酸雨、汞污染、持久性有机物等才能得到根本控制。而从世界各国能源利用、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和空气污染的历史看,薪材(木材)、煤、石油等传统化石能源终归要被替代,低碳、绿色能源未来将占主导地位。尤其值得关注的事核能,其是在1973年世界石油危机后,欧美发达国家迅速发展起来的,目前法国、立陶宛、斯洛伐克、比利时、乌克兰、瑞典、斯洛文尼亚、亚美尼亚、瑞士等国的核电量占到本国总发电量的40%,日本和美国的核电也占到20%以上,其中核电供应了美国无碳电力的60%。
万宁会议中美科学家达成的新共识
在2015年12月17-20日,由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主办,在海南万宁召开了“气候变化、空气污染及核能利用高级国际研讨会”。据了解,这是第一次在国际上举办由气候学家、大气环境学家和核科学家等顶尖专家组成的研讨会,中国专家有中国科学院院士 西安交通大学陶文铨教授、中国科学院先进核能研究院院长徐洪杰教授、戴志敏教授、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毅教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姜克隽教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翟盘茂研究员、国家核电技术公司沈峰教授和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周志伟教授等,美国科学家有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被誉为“世界气候变暖之父”的James Hansen、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Per F. Peterson、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Rid K. Lester、美国清洁空气行动组织执行主任Armond Cohen 及美国全球科学活动委员会主席Tom Blees等。
以对当前这个领域的进展及未来进行梳理,中美两国专家共同努力最终达成关于如何通过行动和合作实现预期目标的建议。
与会专家的新认识主要有三点。曹军骥介绍如下述。
一是,与风能和太阳能相比,核电的优点明显:零碳排放、超低大气污染物排放、提供稳定的基荷电力、单机容量大(高密度能)、占地规模小、长期运行成本低、等效运行小时数可以达到8000小时/年、较高的健康收益、不受国际化石能源市场价格波动影响等;缺点在于:运行安全性的担忧、核废料的安全性、辐射安全、公众敏感等。德国风能和太阳能等再生能源最新的经验表明,这两种能源的间歇性解决困难,产生的电力波动达到30%以上,德国又重新建设火电厂以补充风和太阳能产生的电力对电网的影响。
据测算,国际上现有的核电因减少污染物排放可以避免180万人因空气污染而死亡。
因此,从近20年内我国大规模替代煤这种基础能源而言,发展核能比风能和太阳能更可行。
二是核能是未来支撑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能源,应当鼓励更多的创新促进其发展。从全球不同能源产生电力的情景预测,预计未来核电将扮演越来越重要 三是当前涌现的各类新型核电技术值得高度关注。先进压水堆1000(AP1000), 钍基熔盐堆技术可以克服核电站安全、核废料、用水、辐射等难题。此外,核电技术出现小型化、模块化的趋势,可以在现有燃煤电站基础上进行改造,只替代发电装置而不用改造现有电网等装置,这样可以降低建造成本。
三是中美合作具有重要的必要性和互补性。中美两国是世界上CO2的最大排放国,总共占到了全球排放CO2总量的40%。美国在核电方面拥有众多的公司、高级人才、先进的技术储备和50余年的核电站运行管理经验,可供我国未来大力发展核电时参考。我国自1991 年建成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以来,已累计安全发电3327.46亿千瓦时,相当于少消耗标准煤约1.07亿吨,减排二氧化碳约3.5亿吨、二氧化硫约233.38万吨,相当于造林95.18万公顷,也积累了相当的经验。
万宁会议中美科学家提出建议
曹军骥说,与会专家根据我国未来发来的能源与环境巨大需求,建议从发展的眼光来看核能未来的作用,特别是在科技创新基础上的战略性、替代性、竞争性、安全性来提前布局,为今后10-20年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当前紧迫的空气污染、缓解未来气候变化的压力,提出了四条建议。
一是,在新常态和新发展阶段背景下,重新梳理未来我国核电发展战略,加强气候变化、空气污染与核能利用的相关研究,在满足未来我国经济发展所急需的电力供应同时,也为应对气候变化、解决空气污染提供根本解决途径。
二是,加速核电发展,给予核电技术以持续性的规划和经费支持。不应过多地将国家能源发展的补贴用于燃煤、风电,未来20年应该重点发展核电这种低碳能源,以带动科学与技术进步,也促进国家未来的整体科技水平的提高。
三是,加强中美高水平合作,在中美战略对话框架下,以共同解决全球气候危机为契机,增加核能合作的谈判,去除高技术出口限制等,带动我国民用核技术的科研、技术、管理、经济等各类人才的迅速培养,促进以核技术为中心的能源、电子、材料、热流、计算模拟、机器人、纳米、新制造等各类高新技术的快速进步。建议通过实际行动让两国官方和非官方参与者通过合作,互信互认,共同提高核能的可行性并让其成为更合适的能源选择。此外,建议未来中美合作内容还包括:实验项目场地筛选,联合开发先进核能技术及未来能源结构的发展趋势。
四是,统筹国内核电发展与走出去,以应对当前世界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紧迫能源与环境危机为牵引,打造我国核电品牌,使未来我国的核电技术扩大到印度、印度尼西亚等燃煤大国做好人才和技术等各方面的储备。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1月24日,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经公司董事会、股东会《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决议》《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股东会第五十四次会议决议》决议通过,任命徐金龙同志为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免去宋林同志公司总经理的职务。简历徐金龙先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2025年1月20日在山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山东省省长周乃翔做政府工作报告。涉及核电内容如下:2024年,石岛湾核电扩建一期开工,招远核电一期获得国家批复,核准和在建核电机组1003万千瓦、居全国第二位。民营资本首次进入核电等领域。2025年,突出抓好清洁能源体系
山东核电有限公司2025年第9批招标(山东核电有限公司5、6号机组初步设计文件审查项目)招标公告
山东核电有限公司2025年第10批招标(海阳核电5、6号机组常规岛及BOP设计技术支持服务项目)招标公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等作出重要指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强化国有资产管理作出重要部署,为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指明方向。2025年1月15日,在我国核工业创建70周年之际,中核集团批复设立“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资产管理中心”。1月20日,在中国宝原2025年度工作会上,
1月20日至21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年会有关活动,现场聆听丁薛祥副总理特别致辞,参加国务院国资委与央企负责人集体会见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董事会主席克劳斯·施瓦布活动,并担任核能分论坛发言嘉宾。在分论坛上,温枢刚指出,国际社会越来越认识到
近日,从中核集团获悉,2024年,该公司全年利润同比增长5.8%,年度经营业绩考核连续19年、6个任期国资委考核A级。核科技攻关成果丰硕,核能“三步走”战略加快落地。核工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市场开发与国际合作取得新突破,安全发展基础更加牢固,“整体协同”有力增强集团整体功能。该公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日前,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2025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做工作报告,其中涉及核电相关内容如下:2024年,严格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深入贯彻落实核安全观,召开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座谈会、核安全监管现代化国际研讨会。联合开展全面加强核电行业核安全管理专项行动。有效运转
日前,中国核电发布打假公告。近期,有不法分子假冒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我公司”)名义发布“中核光伏阳光房”项目,对我公司造成负面影响。为此,我公司声明如下:我公司从未以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ChinaNationalNuclearPowerCo.,Ltd.)名义开展“中核光伏阳光房”项目,相关不法
1月22日10时8分,由中国核建成员单位中核二二承建的浙江三门核电二期工程3号机组屏蔽墙钢穹顶顺利吊装就位,标志着3号机组核岛土建工程进入尾声。钢穹顶就位于核岛顶部,是穹顶混凝土结构的底模,也是非能动安全壳冷却水箱的支撑结构。钢穹顶整体呈锥台棱形,形似一个巨型“斗笠”,由上口环梁、上口十
1月21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传达学习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审议并原则通过《铁路内燃机车及其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一阶段)》(以下简称《排放限值》),陆丰核电厂1、2号机组环境影响报告书(建造阶段)和建造许可证申请审评监督情况。生态环
11月24日10点58分,随着现场一声指令,装载着核电站低放废物的运输车缓缓驶入龙和国家集中处置场大门,处置场开始接收首批核电废物。这标志着我国首个国家级核电废物集中处置场正式投入运行。龙和国家集中处置场可面向全国提供放射性废物管理一体化服务,彻底解决我国核电发展中的低放废物处置瓶颈问题
核电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选项——访中国科学院院士、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柴之芳(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闻”作者:白歌)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是当前国家明确的核电发展方针,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选择。核能对促进我国实现“双碳”目标、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有怎样的作用?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近日,美国新墨西哥州东南部的一座核废料厂在储存核废料的容器底部发现少量液体泄漏,由于液体具有放射性,因此引发当地对核泄漏的担忧。虽然该核废料厂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已经进行区域性临时疏散,并对事发现场实行管控,没有迹象表明周边出现污染,也不存在放射性物质泄漏的
由民间团体编纂的《2019年世界核废料报告》日前发布,其中包括以下信息,仅供参考:(来源:微信公众号“国际能源小数据”作者:ESmallData)——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拥有用于核废料的深层地质储藏库,芬兰是目前唯一正在建设深层永久存储库的国家。——由于未来数十年深层地质储藏库都不会建成,临
外媒称,美国把核废料置于太平洋岛屿上的一座穹顶建筑中,现在后者正在开裂。(来源:微信公众号“参考消息”ID:ckxxwx)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5月20日报道描述了如下场景:1954年3月1日,太平洋中部一望无际的蓝天被一道巨大红色闪光划破。几秒钟内,一朵蘑菇云冲上马绍尔群岛比基尼环礁上空4.5英里
地库大门慢慢开启后,记者乘坐的面包车好像驶入了矿井中。车道两旁都是岩石切面,沿途可见各种奇形怪状的机械和标有数字的绿色指示牌。约20分钟后,面包车在一处标着“4000”的路牌旁停下来。随行的专业核废料处理机构波西瓦公司工程师哈帕莱赫托·索菲说,当前车已经驶入坑道4000米,大概位于地表以下
英国政府于12月19日发布了《实施地质处置:与地区合作:高放废物长期管理更新框架》的政策文件,宣布重启高放射性废物地质处置库的选址工作。该文件制定了政府通过地质处置管理高放废物和如何与地区合作为地质处置设施选址的总体政策框架。除此之外,英国政府还启动了一项寻找地质处置设施场址的新任务
据两名知情人士透露,美国能源部核安全办公室正在开发一个项目,以帮助其他国家处理核废料,努力保持美国在处理技术方面与全球竞争对手的竞争力。消息人士称,美国家核安全管理局(NNSA)正在考虑利用一些技术帮助其他国家,包括破碎、加热和向废料中输送电流以减少废料的体积。这些机器将被装在一个集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网站2018年10月30日报道]一项对挪威国家核贮存库的调查显示,辐射水平达到最高允许限值的57倍,引发了对环境的担忧和对未来的考虑。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挪威辐射保护局日前披露,位于希姆达伦的国家核设施在处理放射性物质方面存在“严重违规”,其中包括许可证问题。从2018年
据报道,美国能源部长里克·佩里表示,尽管总统特朗普上周暗示他正在重新考虑,但白宫仍支持在内华达州建造一个计划中的核废料处置库(尤卡山项目)。佩里还谈到了政府为帮助无利可图的煤炭和核电厂所做的努力,并表示该部门没有退出其对该计划的全力支持,此前有报道说,在白宫内部的反对下,这些努力
据俄罗斯卫星网8日报道,俄罗斯科学家在西伯利亚的核废料储存场所,发现了一种能中和核废料的细菌。这种独特的细菌,有望用于制造防止放射性核素扩散的天然屏障。弗鲁姆金物理化学研究所和俄罗斯科学院下属的联邦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分离出了这种可用于保护周围环境免受液体放射性废物侵害的
2024年,全省能源生产总体平稳,清洁能源快速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进程不断加快。一、化石能源生产总体稳定。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8670.2万吨,比上年下降0.4%;原油产量2220万吨,增长0.2%;天然气产量8.6亿立方米,增长1.6%。成品油需求放缓,原油加工量12567.2万吨,下降7.4%;燃料油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浙江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浙江省重点用能单位化石能源消费预算管理评价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评价对象:纳入年度浙江省用能预算管理企业名单的用能单位。分级管理。对重点用能单位实行属地管理基础上的分级管理评价,落实各级节能主管部门监督管理责任。省级负责管理年综合能
尽管全球正在加速推进能源转型,但消费占比超过八成的化石能源,仍然是世界经济发展“压舱石”。(来源:能源新媒文/陈卫东)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显示:2013年至2023年,我国以年均3.2%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的经济增长,同时我国能耗强度累计下降了26.1%,是全球能
11月25日,商务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方案》。其中指出,推动石化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对新建项目依法实施煤炭减量替代,优先使用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气满足新增用能需求;促进有色金属加工产业发展:支持开展新能源相关原材料仓储业务;构建多层次的
11月11日至22日,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吕文斌介绍了中国落实巴黎协定及推进能源转型的成效,其中介绍到含“绿”量提升。过去十年,中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从2013年的10.2%增加到2023年的17.9%。发电总装机增加了1.3倍,其中风电、光伏发电装
一场总统大选,其实也是一场关于能源的抉择。(来源:石油Link文|木兰)今年的美国大选,可谓是一波三折,也被誉为是史上最激烈的一场大选。至今,这次花费数十亿美元的大选,终极中奖人出现了:特朗普即将成为下一任总统。美国总统的竞选其实也是美国对这个政党及执政能力、政策的一种选择。近年来,
2024年9月,非化石能源发电综合指数为147.8,比2020年基期增长了47.8%,同比增长11.1%;其中,新能源发电综合指数为221.1,比2020年基期增长了121.1%,同比增长31.6%。在“双碳”目标引领下,非化石能源发电综合指数快速增长。其中:9月,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规模指数为181.4,“十四五”以来非化石能源
国际能源署(IEA)发布年度报告《世界能源展望2024》,主要探讨了全球能源系统的现状、挑战和未来趋势。《世界能源展望2024》强调了能源安全、清洁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尽管全球能源需求在增长,但通过加快清洁能源转型和投资,可以实现温室气体排放的快速减少,并确保能源系统的安全和可持续性
10月9日,由杭氧配套的目前全球单厂规模最大的烯烃厂、规模化用绿氢替代化石能源生产烯烃项目的6套11万等级首套空分设备成功出氧。该项目是目前国内一次性建设规模最大等级的空分岛,创新采用了绿氢与现代煤化工融合协同生产工艺,总产能300万吨/年,其中40万吨是用绿氢替代煤炭进行生产,有助于减少化
10月8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表示,为贯彻落实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决策部署,加强要素配置保障,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进一步明确了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的具体举措。一是有效拓展增量用能空间。“十四五”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通过完善能源消耗总量
9月7日,2024能源绿色发展大会在深圳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郑建邦出席会议并讲话。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中国科学院、广东省、深圳市有关负责同志,以及院士专家、企业代表等参加会议。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张世昕出席会议并致辞。张世昕在致辞中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发展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