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配售电电力金融报道正文

电力企业参与碳交易的路径与战略选择

2016-10-20 09:43来源:c30低碳平台关键词:碳交易碳市场碳排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思考:为什么要低碳转型?是否必须转型?如何转型?转型对企业带来什么利弊?

第二步,排放源评估,识别风险和机遇。

分析低碳发展之外部环境,如国家政策、行业情况、贸易壁垒、法律风险等;分析竞争者节能减排情况,结合企业内部环境(如企业全生产链技术、资源、资本、管理条件和人员状况等),编制企业全生产链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对企业全生产链、管理运营中涉及到使用煤、油、电、气等排放的二氧化碳的各环节进行识别、排放量计算和持续追踪,实现温室气体可测量、可核实和可报告(MRV)。

思考:温室气体排放的类型、源头、排放数量?如何在气候与环境友好的发展模式下超越竞争对手?政策对企业与气候有关的行为之利好如何?有哪些政策选项可供选择?

第三步,设定目标。

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厘清能效改进与温室气体减排之间的关系。

思考:在什么样的时间阶段需要设定什么样的能效和减排目标?实现此等减排目标与企业的商业战略和机遇之间如何联系?

第四步,技术方案论证。

技术创新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利器,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定性力量。电力企业须通过技术进步与应用来提升其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思考:减排有何途径?采用何种技术?什么减排效果最容易获得?如何实施?

第五步,创新性融资安排。

绿色金融体系为企业的低碳抓性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创新性融资安排,不是单纯股本或债务,而是一种组合;不仅涉及资本,而且涉及企业发展和技术服务;不仅涉及创新,而且涉及推广应用和主流化。

思考:有什么融资工具适合且支持碳减排?节能量与碳资产交易如何优化组合与管理?如何交易能实现最大收益?

第六步,内外协同机制。

企业内部实施绿色低碳产品认证,并在产品包装、生产车间等地方粘贴标识,形成可视化的低碳成果,在内部形成普遍认同感,鼓励企业上下共同低碳,对外使客户满意,提高客户忠诚度。另一方面,主动对外披露碳排放相关信息(对上市公司尤为重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提升企业绿色低碳形象。

思考:企业高层如何支持?员工如何参与?支持或抵制的来源在哪?如何克服?与碳战略有关的行动如何从业务外围进入核心?什么外部要素对碳战略的成功很很重要?如何应对?

CARE碳战略模型助力电力企业实施低碳转型,参与碳交易

CARE碳战略模型由c30低碳平台绿色低碳发展研究院原创研发,汲取了业内包括研究、学术成果和企业的实践经验。该模型由四大模块组成,分别是容量模块(Capacity)、效用模块(Efficacy)、资源模块(Resources)以及行动力模块(Action)。运用CARE碳战略模型,将全面、客观、科学识别出电力企业低碳转型路径,助力电力企业达成低碳转型发展、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目标

容量模块帮助电力企业实行碳盘查,摸清本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路径与排放家底,判断排放容量不足的风险及应对措施,制定低碳转型战略和低碳发展目标。

效用模块识别出电力企业全生产链能源使用情况,采用低碳技术,实现全生产链能源梯级利用及使用效率的提高;并通过创新能效管理手段,进一步降低生产运营成本,提高碳生产率;同时开发用能权,优化管理企业的碳排放配额,通过碳交易市场获得收益。

资金和技术等资源是企业实现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获得增效增收的前提和基础。本模块协助电力企业采用创新性融资安排,将现有的融资工具和手段运用到低碳技术的开发、转让和应用中,切实提高开发技术、转让项目和吸引项目融资的能力。采用组合融资手段,为电力企业低碳转型发展和技术创新、应用、推广及主流化服务。

行动力模块将为电力企业制定出碳资产管理与运营规范、各部门的参与协同分工策略,确保碳战略的落地与实施。低碳转型势必打破企业的传统营运格局,在追求碳生产率提高的模式下,企业需要协调不同部门进行碳排放核算和报告工作,并参加碳交易市场。这些工作不仅要求相关负责人具备专业能力,更需要企业在组织管理架构上建立更加有效的方式协调、推进碳排放管理工作的开展。一个可持续的、科学的平衡机制,将大大提高电力企业全体员工的低碳意识,提高能源管理和碳排放管理水平。

结语

面对复杂多变的商业生态,面对国家产业变迁、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调整,电力行业必然首当其冲。电力行业的企业家需要转变观念,基于国家发展趋势、产业优势,整合多方资源,放远目光,积极加入到碳交易市场机制建设和完善中,乘上国势的翅膀,电力行业也必然能化挑战为机遇,获得发展先机。

最后,引用美国卓越股票投资家彼得Ÿ林奇的一句话:如果你是一个长线投资者,那么时间最终会站在你这一边。我想,“长线投资者”在碳交易市场尤为重要,因为他们将会是笑到最后的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碳交易查看更多>碳市场查看更多>碳排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