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5 电池充放电管理
并网运行时配电网调度端对储能进行功率调节,控制储能的充放电,保持合理的SOC状态。离网运行时,尽量少的依赖储能维持负荷供电,尽量多的以DG给负荷供电,同时DG多余的电能充分利用,储存在电池中,这样可以让离网运行保持时间最长。为此,储能SOC上限门槛设置80%–90%,下限门槛20%–30%。并网运行时,储能维持在上限80%–90%,这样离网运行时储能能保持长时间的电量供给。
离网运行,在SOC高于上限门槛时,储能工作在图4的折线2,充电时为fH区域,发送的是禁止充电信号;SOC在正常范围内,储能工作在图4的折线1,发送的是允许充放电信号;储能可能随负载消耗SOC降低,在SOC小于下限门槛时,储能工作在图4的折线3,放电时为fL区域,发送的是禁止放电信号。SOC与电池充放电的关系如图8所示,表示SOC与电池充放电关系。
图8 SOC与电池充放电的关系
3 实验验证
3.1 实验系统介绍
为验证本文提出采用移频控制技术,利用频率信号作为通信手段,实现无通信线互联微电网控制,搭建了如图9所示的微电网实验系统,实验系统由20kW储能,20kW负荷,20kW光伏发电构成,储能电池采用锂离子电池,储能变流器采用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具有电压源外特性,下垂折线采用本文提出的移频控制技术,并网采用预同步并网技术,光伏逆变器采用f-P折线控制技术,负荷1功率12kW,负荷2功率8kW,实验系统接入电压400V,实验系统没有MGCC,实验内容主要有并网转离网实验、离网运行负荷突减实验、离网转并网实验等,验证不同工况下无通信互联微电网控制。
图9 无通信线微电网实验系统
3.2 实验验证1:并网转离网
微电网在并网转离网时,验证解决目前运行的微电网可能出现的离网瞬间过电压及“有缝”切换问题。并网转离网实验如图10所示,实验按照交换功率最大,由微电网向配电网送电,光伏发电20kW,负荷为0,并网运行时光伏发电20kW全部通过PCC输送配电网,储能出力为0,此时发生非计划孤岛,光伏发电20kW转为储能全部吸收。图中线 为微电网母线线电压(390V),并网转离网时没有缝隙,没有发生过电压,实现了非计划孤岛的无缝切换,线 为储能变流器相电流,孤岛发生后储能出力为0到充电电流29.8A。
图10 并网转离网实验
3.3 实验验证2:离网运行负荷突变实验
微电网离网运行时,验证不依赖通信,依靠主储能与DG配合实现控制调节及能量平衡。离网运行负荷突变实验如图11所示,正常运行负荷20kW,光伏发电出力10kW,储能放电出力10kW,储能放电出力加光伏出力,正好满足负荷消耗需要,90ms负荷突减12kW,270ms后又突减8kW的情况,第一次负荷突减12kW,负荷仅剩8kW,此时光伏发电10kW,超出负荷消耗,多余的2kW储能充电,储能由放电状态到充电状态,第二次负荷再突减8kW,负荷为0,此时光伏发电10kW,负荷消耗为0,光伏发电10kW光伏发电全部由储能吸收。图中线 为微电网母线线电压390V,保持不变;线 是储能交流侧电流,电流相位在负载突变前后相差180°,电流从放电到充电(0–90ms:14.9A,90–270ms:3.1A,270ms以后:-15.2A);线 是储能变流器直流侧电压(700V),线 是储能变流器直流侧电流(0–90ms:14.1A,90–270ms:2.9A,270ms以后:14.5A)。
图11 离网运行负荷突变实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在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戈壁滩上的风裹着细沙呼啸而过。从高处俯瞰,750千伏天都山变电站建设现场一片银灰色的钢架结构映入眼帘。“误差必须控制在0.1毫米内。”5月16日,在该站750千伏六氟化硫气体绝缘开关设备(HGIS)区内,宁夏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技术员马真手持红外测温仪,一边测量套管安装后的密
5月16日,国网浙江丽水供电公司位于莲都区天堂山林场的零碳智能微电网系统投运。该系统深度融合光伏发电与储能技术,通过“光储直柔”一体化架构,构建起零碳电力供应体系,彻底解决偏远山区供电难题。该系统以清洁电力驱动林场现代化运营,为山区零碳发展注入绿色动能,也为生态敏感区域供电模式转型
对于现代能源体系来说,传统电力系统好比一条条宽阔的“主动脉”,能源单向流动,稳定却稍显笨重。一旦遇到极端天气、设备故障,可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发大面积停电事故。同时,随着新能源快速发展,大量风光分布式新能源涌入电网,从而导致传统电网“消化不良”,这就促使微电网应运而生,它是
在“双碳”目标倒逼能源革命的当下,分布式新能源正以每年30%以上的增速重塑电力市场格局。但当投资者还在纠结“隔墙售电”能否打破电网垄断时,头部企业已悄然用“绿电直供”撬动百亿级市场。这两种模式究竟是政策博弈的产物,还是产业升级的必然?本文将穿透概念迷雾,用真实案例揭秘分布式能源的未
5月7日-9日,2025欧洲智慧能源展(IntersolarEurope)在德国慕尼黑举行。作为全球新能源行业的重要盛会,IntersolarEurope汇聚了全球最先进的新能源技术、制造商、供应商和专家,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商和观众。在此期间,远东储能发布业内首个-45°C超低温设计的PowerSTROM7000E液冷储能集装箱,还
4月28日,全国首个农村配电台区“车网互动”微电网在江苏省成功投运。该项目位于南通市通州区东社镇杨港居,整个微电网系统设有30千瓦的车棚光伏发电装置,4座80千瓦的“V2G”直流充电桩、6座7千瓦的普通充电桩,1台100千瓦时的储能柜和1台STS开关并离网柜。据介绍,该装置通过智慧微网,除满足周边村
当地时间4月24日,在印尼国际太阳能储能展览会同期举办的“太阳能光伏和储能技术加速净零转型”论坛中,林洋储能副总经理何振宇博士分享了林洋储能的技术亮点,全面展示了公司在储能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实践成果。何振宇博士表示,随着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可再生能源转型,林洋储能凭借“源-网-荷-储”一体
我们习惯把属于用户电力资产的部分称为表后,把归属于电网电力资产的部分称为表前。(来源:微信公众号“黄师傅说电”)在表前,也就是公共电网的范围内,电力市场每个交易周期出清交易结果,连接到这个大电网上的电源和负荷都会出清本周期的电量,同时也伴有该周期的价格。基于集中竞价,统一出清的方
福建莆田赤山岛是一个远离内陆的小岛,长期以来,因为缺电,萦绕在岛民耳边的除了天风海涛,还有一台柴油发电机的轰鸣声。村民方玉清的家距离发电机不足十米,对于这个“老邻居”,他又爱又恨。因为没有它,做不了饭、看不了电视,有了它,自己每晚都要戴着耳塞入睡。方玉清说,在每个辗转反侧的夜晚,
3月26日,江苏省规模最大的工业园区级微电网项目——常州武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产业园微电网项目正式投运。据介绍,项目由常州滨湖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与常州供电公司合作建设,共建1610千瓦分布式光伏、6035千瓦/10660千瓦时储能,可为园区内的楼宇、厂房及新能源汽车等提供稳定可靠的绿色
3月5日-7日,科林电气作为海信集团智慧能源产业集群的重要成员,携新能源箱式变电站、智能光储充微电网系统(智能充电桩、储能变流器等核心产品)与集团共同亮相于意大利里米尼举办的可再生能源行业顶级盛会——KeyEnergy2025。作为地中海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可再生能源行业盛会,KeyEnergy始终引领着全球
对于现代能源体系来说,传统电力系统好比一条条宽阔的“主动脉”,能源单向流动,稳定却稍显笨重。一旦遇到极端天气、设备故障,可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发大面积停电事故。同时,随着新能源快速发展,大量风光分布式新能源涌入电网,从而导致传统电网“消化不良”,这就促使微电网应运而生,它是
近日,国网南京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前往南京溧水区,在南京飞燕活塞环股份有限公司检查“光储充”一体化智能微电网设备运行情况,确保设备无缺陷,保障企业生产不停歇。该“光储充”一体化智能微电网堪比一个小型电力系统,以光伏设备为电源获得可再生电能,通过储能设备进行调控,充电桩作为柔性负荷灵活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团体标准T/CES245-2023《微电网智能调度系统设计规范》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提出,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福建亿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国网思极位置服务有限公司等单位起草编制完成。该标准规定了并网微电网智能调度系统总体要求、微电网调度处理和调度系统功能等方面技术要求。1
福建海岸线长度位居全国第二,岛屿众多。近年来,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结合省内用电特点和产业发展需求,开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实践,在西洋岛、三都澳等地建设风光储微电网示范项目,提升供电可靠性,服务地方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从福建省霞浦县西洋岛山顶放眼望去,巨大的白色风机叶片缓缓转动,光
截至6月15日,山西首个光储一体公用型微电网已平稳运行两周时间。该微电网在陵川县马圪当乡岭西村建成投运,进一步提升了当地的供电可靠性。岭西村位于陵川县东部地区,原属小水电自供自管区,存在电网网架薄弱、供电能力不足等问题。2020年,晋城供电公司接收小水电自供自管区后,扎实推进区域配电网
4月初,非洲绿色能源领域迎来两个突破:其一是尼日尔宣布投建其首座风电场,开始加码清洁能源布局,另一个是南非首次实现了“光伏+储能”微电网与大型电网并网,绿色电力产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尼日尔将投建首座风电场据《非洲电力杂志》报道,尼日尔准备投建的首座风电场ParcEoliendelaTarka设计装机
4月初,非洲绿色能源领域迎来两个突破:其一是尼日尔宣布投建其首座风电场,开始加码清洁能源布局,另一个是南非首次实现了“光伏+储能”微电网与大型电网并网,绿色电力产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南非第三大城市艾库鲁勒尼装机1800千瓦的太阳能电站和电池系统实现并网,这是南非最大微电网之一,也是该国
4月初,非洲绿色能源领域迎来两个突破:其一是尼日尔宣布投建其首座风电场,开始加码清洁能源布局,另一个是南非首次实现了“光伏+储能”微电网与大型电网并网,绿色电力产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尼日尔将投建首座风电场据《非洲电力杂志》报道,尼日尔准备投建的首座风电场ParcEoliendelaTarka设计装机
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排放二氧化碳占总排放量88%左右,其中电力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比达42%,电力行业减排进程直接影响碳达峰、碳中和整体进程,必须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在远离大陆主网的深远海域,海岛供电以柴油发电为主,存在成本高、环保压力大等现实问题,亟需发展绿色低碳、清洁环保的供电方式。我国南海海域广阔、资源丰富,南方电网公司致力于大力开发波浪能,探索海岛供电新方式,以实际行动践行海洋强国战略,助力我国海岛新建设。
6月1日,二十国集团工商界活动(B20)能源与资源效率工作组主席会议召开,就加快能源转型、促进环境保护等话题展开交流研讨。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辛保安作为联席主席出席会议并发言。意大利电力公司首席执行官斯塔拉齐介绍《政策建议报告》修订情况,意大利工业联合会能源主任贝卡雷洛主持会议。
关于完善地方电网和增量配电网配电价格机制的意见建议
近日,在北京举办的“510中国品牌日·能源产业品牌宣传周暨能源产业品牌建设年会”盛会上,由科林电气承建的“北庄智能微电网零碳示范村”项目凭借其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效,助力国网石家庄公司成功斩获中国能源行业“绿能星”乡村能源实践示范奖项。北庄村位于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镇,78年前,一首《团结
北极星储能网讯:2025年3月4日-5日,北极星电力网与北极星储能网在浙江杭州举办了“2025年中国储能技术创新应用研讨会”。北极星招聘事业部总经理、北极星教育研究院院长李广发表了题为《储能行业人才需求及发展趋势》的演讲,深入剖析了储能行业在人才领域的现状、未来趋势以及应对策略。李广首先对储
2月27日,山东公布2024年度山东省工业领域先进适用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名单(鲁工信绿发〔2025〕20号)。其中,工业节能降碳技术包括由山东电工电气集团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3450kW储能变流器,储能变流器是电化学储能系统中,连接于电池系统与电网之间的实现电能双向转换的装置,通过通讯接收后台控制
12月1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落下帷幕,大会通过了最终协议。这项协议将首次推动各国“摆脱”化石燃料,以避免气候变化带来的最严重影响。这一协议与COP28举办地所在地——中东——相互映衬。过去,这里曾以丰厚的化石燃料资源发展出富饶的支柱产业;如今,伴随
近日,领先的新型电力系统能源数字化AI创新企业电享科技(PowerShare)宣布完成A+轮融资,由沃尔沃汽车科技基金(VolvoCarsTechFund)领投,bp风投(bpVentures)、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基金(AllianceVentures)继续跟投。本轮战略投资将推动电享科技在能源数字化人工智能技术持续领先,以及虚拟电厂、分布式能
本文为博士后、讲师陈磊发表的题为“微电网运行与控制技术”的报告。[$NewPage$][$NewPage$][$NewPage$]
摘要:本公开涉及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控制方法。该方法用于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中,所述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包括可孤岛运行电网,该方法包括:在可孤岛运行电网中的设备为停机状态时,检测所述可孤岛运行电网的运行状况;根据所述可孤岛运行电网的运行状况,调整所述设备的工作模式,由此能够识别交直流混合
5月22日,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承担的可再生能源微电网高可靠性供电运行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技术鉴定。目前,国内外建设了大量可再生能源微电网示范工程,成为解决偏远地区、海岛供电技术难题的重要方式。可再生能源微电网系统以新能源为主,电力电子装置占比
微电网是由光伏、风力、柴油发电机、生物质能等分布式电源、用电负荷、监控保护、储能等自动化装置组成的能够实现内部基本用电量平衡的小型供电系统,该系统可以并网和离网运行。本文介绍了微电网与虚拟电厂、虚拟同步机的异同点,选取规划因子建立分析模型,解析了微电网中的稳态问题、谐波原因,采用
近日,OPG(安大略发电公司)宣布与KiashkeZaagingAnishinaabek(KZA)合作共同开发微电网系统。该太阳能电池存储和电网技术将有助于减少KZA的柴油使用量。微电网将把可再生太阳能发电、电池储存和微电网控制技术与当前满足社区全部能源需求的柴油发电机结合在一起。预计该项目每年将减少大约110,000升柴油
城市,集中着全国大部分的能源消费,解决城市能源清洁化、可持续的问题,关乎城市乃至整个社会发展可持续的问题。在城市能源需求不断增长,供给缺口持续扩大的今天,新能源汽车从一个高端概念,到如今风驰云走,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盛,一直引领着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这一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方向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