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文章针对微电网分层控制中出现的问题,如微电网并网转离网失败及存在离网“缝隙”,在离网转并网过程中存在合闸冲击等问题。提出移频控制无通信线互联的微电网控制技术,并搭建了20kW,400V微电网物理模型系统进行实验验证。验证了采用该方法可以实现不依赖通信,无MGCC,由储能装置与DG自主并联,无通信线互联的微电网系统,可以实现微电网并网转离网无缝切换,离网运行能量平衡,离网转并网的无冲击并网。
0 引言
分布式发电(distributed generation,DG)接在用户侧附近,采取就近发电、就近并网。DG接入配电网,当电网扰动或故障造成电压频率异常时,要求DG退出运行,避免DG接入对配电网安全运行造成影响。为解决DG接入配电网的矛盾,充分发挥DG优势,Lasseter B提出了微电网(micro-grid,MG)的概念,MG是指由DG(含光伏、风机等DG)、储能装置、负荷和控制装置等组成的具有自我控制、管理和保护的自治系统,既可以与配电网并网运行,也可以孤岛离网运行,MG技术是有效利用DG发电的技术途径。
微电网控制方式主要有主从控制、对等控制、综合分层控制3种控制方式。
1)主从控制。在微电网离网运行时需要主电源(储能装置)由P/Q控制模式转换为V/f控制模式,在并网运行时又需要主电源(储能装置)由V/f转换为P/Q控制模式,采用主从控制的微电网在孤岛发生时,会出现“有缝”切换,尽管使用快速电力电子开关可以缩小“缝隙”,但不能完全做到“无缝”切换,同时储能装置电池不能长期支撑离网运行中系统大的负荷,在负荷较轻时,也不能长期处于充电状态,需要依赖通信的综合分层控制实现能量平衡。
2)对等控制。各个DG根据接入点的电压和频率,采用Droop控制并参与微电网离网运行时的电压和频率调节,采用Droop控制可以不依赖通信,但微电网在离网运行时如何保持电压和频率的稳定性是需要继续解决的问题。
3)综合分层控制。把微电网分成能量管理层、协调控制层、就地控制层的三层控制结构,依赖协调控制层的微电网控制中心(micro-grid control center,MGCC)集中管理各个DG、储能装置、负荷,实现微电网离网能量平衡,是目前微电网普遍采用并具备商业应用的一种成熟技术模式,但分层控制依赖通信,结构复杂,且技术指标不高,存在“有缝”切换、非计划孤岛过电压、并网合闸冲击等问题。本文结合采用综合分层控制方式微电网工程,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移频控制无通信线互联的微电网控制技术并进行实验验证,实现不依赖通信、不增加控制设备、仅由储能装置与DG实现自主并联,是一种最简单物理结构的即插即用微电网方案。
1 微电网分层控制的主要问题
微电网分层控制结构如图1所示,把微电网分成能量管理层、协调控制层、就地控制层的3层控制结构。能量管理层实现配电网中多个微电网能量管理;协调控制层由MGCC集中管理各个DG、储能装置、负荷,响应能量管理层的调度管理并协调就地控制层设备,实现微电网的并网运行及离网运行控制;就地控制层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负荷控制器以及智能终端等设备构成,实现数据采集、就地保护控制、分布式发电调节、储能充放电控制和负荷控制,对于小型简单微电网,可以简化结构,将能量管理层与协调控制层合并,采用2层控制体系结构。
图1 微电网分层控制结构
1.1 并网运行
微电网并网运行时,微电网通过公共连接点(point of common coupling,PCC)与配电网相连接,MGCC对主储能电池进行管理,让储能电池维持在荷电状态(state of ge,SOC)上限,尽可能多储存电能,这样可以使微电网在离网运行时尽可能长时间的工作。
1.2 并网转离网
在外部电源失去时,需要从并网状态转入离网状态,也就是非计划孤岛;或者在计划调度需要时,微电网转入离网状态,也就是计划孤岛。
1.2.1 计划孤岛PCC交换功率调节
在计划性孤岛时,MGCC根据计划调度指令要求,首先调节储能出力,使PCC交换功率为零,储能、各DG出力与负荷达到平衡;MGCC发出指令跳PCC开关,储能由P/Q工作模式转换为V/f工作模式,微电网进入离网运行状态。MGCC调节储能出力使PCC交换功率为零的原因是防止交换功率过大;在MG发电过多、向配电网输送有功过大时切换,会引起微电网在离网瞬时过电压,主储能电源因为过电压保护停机。
1.2.2 非计划孤岛过电压
在非计划性孤岛时,如果MG发电过多、向配电网输送有功过大,由于微电网能量突然不平衡,就会造成微电网还来不及切换,孤岛保护过电压发生,从而造成主储能因孤岛过电压停机,从而使微电网并网转离网失败。
1.2.3 非计划孤岛切换“缝隙”
在非计划性孤岛时,如果PCC交换功率不大,孤岛发生时,孤岛过电压不足以引起主储能停机。此时检测出孤岛后,跳PCC开关,进入离网运行状态,微电网瞬间失电,主储能经过并转离过程,经过一定时间,主储能电压频率恢复正常,从瞬间失电到主储能电压频率恢复正常的时间,就是非计划孤岛“缝隙”,尽管可以采取一定措施,包括采用快速动作的电子开关缩小“缝隙”,但不能彻底消除“缝隙”,这也是目前运行的微电网普遍存在的“有缝”切换问题。
1.3 离网运行
1.3.1 电池充放电管理
离网运行时需要MGCC对主储能电池进行主动管理,尽量多的利用分布式发电,这样可以保障微电网尽可能长时间离网运行。在负荷较小时,由MGCC管理主储能,把DG发出的多余电能储存起来,当主储能充电到储能的上限时,MGCC限制主储能充电,不然会引起主储能过充电保护停机,将整个微电网“黑掉”;在负荷较重时,当主储能放电到储能的下限时,MGCC限制主储能放电,采取切除负荷的方式,维持微电网运行;不然会引起主储能过放电保护停机,将整个微电网“黑掉”。
1.3.2 分布式发电控制
微电网离网运行时,MGCC对分布式发电及负荷进行预测,根据采集到各个节点的电流、电压、功率、开关量等信息,控制各DG及储能的出力,实现微电网的离网能量平衡。MGCC通信出现问题时,无法进行分布式发电控制,微电网不能正常运行。
1.4 离网转并网
微电网在离网运行期间,配电网电源恢复正常,或计划性孤岛恢复,需要微电网从离网恢复到并网运行。由于微电网离网运行时的电压与配电网电压存在角差及频差,并网恢复时采取同期角度小于定值时并网恢复,尽量减少并网恢复瞬间的合闸冲击。如果同期时合闸冲击过大,合闸冲击电流会造成主储能过电流保护动作而停机,整个微电网会被“黑掉”,微电网从离网转并网应尽量做到冲击小,实现“平滑”切换。
通过以上分析:微电网并网运行、并网转离网、离网运行、离网转并网的控制都离不开MGCC,而MGCC又依赖通信;即便这样,还不能解决过电压、切换“缝隙”、合闸冲击等问题。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日前,金风科技GoldBlockL700系列储能产品成功通过UL9540A标准全项测试,并获得国际权威认证机构SGS颁发的测试报告。作为全球储能行业的重要安全标准,UL9540A测试是产品进入北美等国际市场的关键“通行证”。这标志着GoldBlockL700从部件到系统全部通过了全环节测试,为该系列产品获取市场信赖打造“
储能创造价值,市场牵引发展。历经2023年来行业疯狂“内卷”和价格血拼,我国储能产业逐渐从“卷价格”、“卷产能”,开始走向“卷技术”、“卷价值”的新型竞争轨道。低端劣质产能的市场出清加速,头部与二三线企业的行业分化加剧,电力市场改革推动的储能市场化盈利机制亦正在形成,云计算、AI人工智
“哪里有项目?”这可能是储能圈最常见到的开场白。尤其随着工商业用户侧储能爆火,一众企业追风而来。简单的盈利模式、简化的解决方案,让用户侧储能应用市场愈加拥挤。优质客户成了稀缺资源、项目不好找,也是大多数工商业储能从业者面临的难点。因此,找对场景、找对市场,以技术优势高度匹配客户需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能源行业十大科技创新成果。一、“国和一号”示范工程成套技术装备“国和一号”是依托“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开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非能动压水堆核电技术。该项成果形成了反应堆压力容器、堆内构件、蒸汽发生器、反应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024年12月31日,江苏南京溧水区政府关于印发《溧水区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以负荷侧微电网技术应用试点项目为引擎,拓展应用场景,助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到2025年,电能消费比重保持在55%以上;到2030年电能消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评审结果公示,易事特首席技术官于玮博士项目团队申报的发明专利“微电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经过严格的初评、复评和终评环节从中脱颖而出,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不仅展示了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的卓越实力,更是对集团在推动新能源及微电网行业技术进步
01基于百年底蕴和行业专长,ABB受邀参与“绿色长三角,低碳向未来”倡议活动02ABB创新技术助力建设面向未来的“产消型”新型电力系统配电模式03ABB厦门工业中心绿色微电网示范项目实践“产消者”身份的新型电力系统配电模式绿色长三角,低碳向未来倡议启动仪式2024年12月18日,以“数智赋能、绿色低碳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17日,全球最大微电网算力中心示范项目在青海启动。据悉,该项目位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南郊,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青海有限公司、国家电投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联合开发,总投资约10.69亿元,主要建设算力中心和配套电源。其中算力中心规划建设高功率机
在电力行业持续变革与发展的进程中,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将创新与后勤保障视为推动企业进步的两大关键要素最近,公司职工董事、工会主席吕文杰赴常州溧阳对职工创新和后勤等工作进行深入调研,积极探索前行路径,绘制一幅宏伟蓝图,为企业在新时代的稳健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也为整个行业树立了典范标
12月13日,随着偏关县秀浓养殖场铡草机启动运行,同时台区集中器总表数据回传内网系统,忻州供电公司规划建设的首个光储一体化微电网系统正式投运,成功实现在离网状态下为客户供电,为偏远地区客户供电提供了新的模式。偏关县秀浓养殖场位于水泉镇大元峁村,报装容量30千瓦。由于用户地处大电网未延伸
三湖环抱,荷韵水城展壮阔画卷;一河穿城,淮上明珠绽新质光彩。淮安金湖县坐落于淮河下游,水域面积超30%,境内风、光、油、气等能源资源丰富,新能源发展潜力巨大。江苏淮安供电公司积极开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探索,以金湖为试验田,走出了低碳县域电网示范的新路径。金湖县前锋镇风力发电场。01.总体
近日,国网南京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前往南京溧水区,在南京飞燕活塞环股份有限公司检查“光储充”一体化智能微电网设备运行情况,确保设备无缺陷,保障企业生产不停歇。该“光储充”一体化智能微电网堪比一个小型电力系统,以光伏设备为电源获得可再生电能,通过储能设备进行调控,充电桩作为柔性负荷灵活
最近,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处、电规总院清洁能源研究院一行,来盐城供电公司怡宁能源科创产业园,调研微电网项目,观看了园区绿色用能、微网自治、参与电网响应等建设运营情况的介绍视频,充分肯定了园区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推广源网荷储一体化场景应用所取得的经验和成绩。微电网实质上是个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由滨州新能源集团权属公司投资建设的滨州零碳商业园示范项目顺利并网验收,标志着滨州新能源集团第一个光伏类项目并网发电。该项目位于山东滨州大饭店商业园区内,共利用园区地面和屋顶面积约15200㎡,建设多种形式的光伏场景与储能系统,打造发电、储能、用能为一体的源网荷
5月15日,河北衡水供电公司在衡水市冀州区魏屯镇时庄村建成投运村级光储零碳并网型微电网,实现了微网调峰和无感知并离网技术的突破。近年来,衡水市分布式光伏发展迅速,其中,时庄村户均装接光伏发电设备29.12千伏安。为解决大量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并网带来的问题,衡水供电公司在时庄村低压台区0.4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日前,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和平区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配合供电企业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适应可再生能源大比例接入需要。综合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高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完善用
新年伊始,额济纳旗“源网荷储”微电网示范项目完成建设,初步实现并网供电,将进入联调联试阶段。该项目共投资1.25亿元,新建储能电站1座,其中包括25兆瓦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4×1.8兆瓦柴油发电机系统及相应的电气设备和辅助设施、源网荷储控制管理系统,通过完成基础浇筑、电气设备安装等建设任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近日,江西省首个“水光储”一体化智能微电网工程投运。据了解,这项“水光储”一体化智能微电网工程由国网遂川县供电公司投资建设,为水电、光伏发电、储能互补的10千伏智能微电网工程,由遂川县戴家埔乡阡陌村青龙坑一级、二级电站和洞下电站3座小水电站(装机容量1870千瓦
近日,网能智能江苏盐城立铠光储微电网分布式光伏一期项目正式并网发电,为客户厂区提供了首批绿色能源。项目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总装机容量5463千瓦,每年可为客户提供550万千瓦时清洁电力供应。据悉,盐城立铠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为园区量身定制光伏+储能的“光储充一体化”新能源
4月初,非洲绿色能源领域迎来两个突破:其一是尼日尔宣布投建其首座风电场,开始加码清洁能源布局,另一个是南非首次实现了“光伏+储能”微电网与大型电网并网,绿色电力产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南非第三大城市艾库鲁勒尼装机1800千瓦的太阳能电站和电池系统实现并网,这是南非最大微电网之一,也是该国
4月初,非洲绿色能源领域迎来两个突破:其一是尼日尔宣布投建其首座风电场,开始加码清洁能源布局,另一个是南非首次实现了“光伏+储能”微电网与大型电网并网,绿色电力产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尼日尔将投建首座风电场据《非洲电力杂志》报道,尼日尔准备投建的首座风电场ParcEoliendelaTarka设计装机
2021年6月13日,中国石化内蒙古石油分公司秋岭公园加油站分布式光伏、风电、储能微电网项目并网发电。这座位于秋岭公园,配备智能支付、智能洗车、新能源充电桩、智能光伏“绿电”的加油站,成为了城市的亮眼风景。
本文为博士后、讲师陈磊发表的题为“微电网运行与控制技术”的报告。[$NewPage$][$NewPage$][$NewPage$]
摘要:本公开涉及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控制方法。该方法用于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中,所述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包括可孤岛运行电网,该方法包括:在可孤岛运行电网中的设备为停机状态时,检测所述可孤岛运行电网的运行状况;根据所述可孤岛运行电网的运行状况,调整所述设备的工作模式,由此能够识别交直流混合
5月22日,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承担的可再生能源微电网高可靠性供电运行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技术鉴定。目前,国内外建设了大量可再生能源微电网示范工程,成为解决偏远地区、海岛供电技术难题的重要方式。可再生能源微电网系统以新能源为主,电力电子装置占比
本文详细介绍了微电网的基本结构及在大电网的作用、微型电源工作原理和控制、微电网运行方式及有功无功功率控制、微电网的继电保护等[$NewPage$][$NewPage$][$NewPage$][$NewPage$]
1.问题提出背景:微网频率控制的特殊性1可再生能源发电给微网控制带来的挑战微电网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大特点是具有高度的自治性,即通过自主的协调与控制,实现电力供需的本地化和单元化。与此同时,微网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可再生能源的高渗透率。利用分布式太阳能和风力发电技术,微网能够有效
7月2日,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微电网应用模式与协调控制技术研究开发及应用科技项目验收会,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完7月2日,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微电网应用模式与协调控制技术研究开发及应用”科技项目验收会,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完成了合同和任务书规定的研究内容,同意通过验收。项目是公司2012年第一批配用电技术领域的指南项目,也是公司第一批微电网方向的纵向科技项目。该项目由中国电科院牵头,联合国网能源院、国网电科院,国网浙江、天津、河南、蒙东电力公司,天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共同参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