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储能材料市场正文

锂材料提取技术及产业化进展

2016-11-18 16:36来源: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关键词:锂资源动力电池材料段东平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萃取法在最近一两年间发展迅速,我国在50年代末开始筹备研发第一颗氢弹的时候就提出了用萃取法来先提取高纯的氯化锂,然后再提纯锂同位素。但由于当时的设备、材料、萃取剂等几个方面都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所以一直没有实现。这个方法在经过几十年进步之后,最近两年开始全方位推进,其核心问题是通过新研发的萃取剂,以及现在在萃取机和耐腐蚀材料方面的进步,满足萃取法的要求。通过萃取、反萃液先得到高纯的氯化锂,再进行碳化,可以最终得到碳酸锂。实际上,这个方法和技术方面与其它技术有很大的不同就是,在电池材料逐渐使用的过程中,已经不仅仅限于对碳酸锂的需求,同时对氢氧化锂、甚至未来的氯化锂,都可以逐渐作为材料来使用。因此,这种方法可以进行多种原料的制备,而且纯度完全可以满足目前最高级别水平的电池级碳酸锂的需求。

从化学基本原理上讲,最常规或者是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沉淀法。沉淀法有两个问题,一个是通过浓缩结晶,再一个是通过碳化来沉淀,产品的纯度要差一些,当然后续进行提纯加工以及一些辅助厂家或者二级厂家进行加工,所以还能够满足电池材料的需求。

现在技术难度一直没有完全突破的是吸附法,由于它的吸附特性,所以目前主要把它应用于锂含量浓度最低的一些盐湖,例如察尔汗盐湖,它的镁锂比高达1800倍,在原卤当中的锂离子浓度只有30左右的ppm。使用吸附法进行提碳酸锂,到去年年底共生产1500吨左右,是全世界最大的吸附法的生产能力。比亚迪也正是和吸附法的厂家蓝科锂业开展了新一轮的合作,10月29日,年产3万吨电池级碳酸锂的生产线破土动工。

焙烧法是由中信国安这个公司在开展,这个工艺从化学原理上讲没有问题,但是在生产实际当中出现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这个技术目前仅有一条线正在青海进行生产,产能大概1万吨,实际生产量应该不超过3000吨。

从国内现有生产情况看,矿石法提锂和用盐湖资源提锂的优劣势差别很大,尤其在对环保进行明确的要求下,矿石法未来生存的压力会非常巨大。一方面,它本身的生产成本较高,原料需大量进口。另一方面对环境污染严重,在矿石法过程中,因为有高温,火法、湿法联合作业,所以它的气、液、固废三种物体的排放都比较严重。用盐湖资源提锂,现有的几种工艺成本控制起来都比矿石提锂的成本低。同时,刚刚提到的五种方法各有不同,准确的数字没有任何一家公布出来,大约在1-2万这个范围的生产成本。从环保的角度来讲,因为提锂是在数万平方公里之内荒芜人烟、寸草不生的盐碱或者盐湖区域,如果把提锂之后的老卤堆存或者排放到另外一个固定地点,对环境来说没有直接的影响,不存在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的污染,老卤的堆放只是把里边的锂和钾提取之后换一个地方堆存,有可能影响的就是未来的地下水。所以从环保角度讲,盐湖资源提锂要比矿石法优越很多。

锂盐产品的增长态势

在锂盐产品消耗上我们做了大量的统计,其中电池需求量占总需求量50%左右,需求量增速最大的也是电池。

目前,从原料开始一直到后续各种工序的加工,技术上都逐渐完善,形成了一系列的产品,后续将针对产品需求进行进一步的开发。盐湖资源的开发也建立了一系列完整的研发体系和产品体系。

青海已经明确要打造“十三五”一千亿元的锂电材料产业以及打造一千亿元的锂产业,锂盐产业“十三五”发展目标是实现碳酸锂20万吨产能、氯化锂3万吨、氢氧化锂1万吨、金属锂1万吨。前三种都是和锂电相关的,新型的材料像金属锂未来可能也会用到锂电上来。

原标题:段东平:锂材料提取技术及产业化进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锂资源查看更多>动力电池材料查看更多>段东平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