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11月22日,工信部装备司发布《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7年)(征求意见稿)。本是为了规范动力电池行业以利长久发展。奈何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热议。究其原因是“意见稿”对于“企业基本要求”的标准,被从业者称为“太高了”。
“企业基本要求”部分明确,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企业年产能力不低于80亿瓦时,金属氢化物镍动力电池单体企业年产能力不低于1亿瓦时,超级电容器单体企业年产能力不低于1千万瓦时。系统企业年产能力不低于80000套或40亿瓦时。生产多种类型的动力电池单体企业、系统企业,其年产能力需分别满足上述要求。
单就“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企业年产能力不低于80亿瓦时”来讲,80亿瓦时换算成GWH是8GWH。这个数字貌似很小,其实意味着什么只有从业者最清楚。按“意见稿”的标准,这个貌似不大的数字却会把很多现有企业,即使是实力排名不俗的企业变成“不达标企业”。
(图片信息整理于迪赛顾问2016中国锂电池行业动力电池年度竞争力品牌榜单)
以迪赛顾问最近联合评选出的2016中国锂电池行业动力电池年度竞争力品牌榜单为例,以这10家企业产能参考作比,我们就会发现,这个锂电池行业前10的企业只有1家能满足要求,也就是说其余9家属于“不达标企业”。
如上图所示显示,宁德时代目前合计产能7.5GWH,比亚迪目前产能为12GWH,国轩高科目前拥有产能2.5GWH,万向A123目前有效产能为2GWH,天津力神目前产能约为3GWH,沃特玛有效产能2GWH,中航锂电有效产能为3GWH,光宇电源目前动力电池产能约为1GWH,微宏动力目前总体产能约1.5GWH,捷威动力目前总体产能约为0.7GWH。
单纯从上述数据对比,只有比亚迪1家能满足“意见稿”的要求,其余企业均为“不达标企业”。目前中国动力电池单体企业227家,上述前十企业胜算都屈指可数,其他企业自然也就极难符合标准了。有业内人士在接受财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要是作为一个长期目标还可以,目前肯定是达不到的。”
《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最终产能标准究竟会规定为多少?多少企业能符合标准?北极星储能网(http://chuneng.bjx.com.cn)将继续关注。
延伸阅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2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2025年4月动力电池月度信息。4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为118.2GWh,环比下降0.03%,同比增长49.0%。1-4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产量为444.6GWh,累计同比增长67.1%。销量方面:4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销量为118.1GWh,环比增长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2日消息,SNEresearch发布2025年1月至3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及数据,2025年1月至3月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装车量为221.8GWh,同比增长38.8%。据了解,3月单月份动力电池装车量为91.9GWh,环比上升40.09%,实现大幅增长。另外,本次榜单排名有较大变化,松下从2月的第五位下浮到了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龙蟠科技发布公告称,与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楚能新能源”)的全资子公司签署了协议,自2025至2029年间合计向其销售15万吨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合同总销售金额超50亿元。具体情况如下:5月9日晚间,龙蟠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常州锂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德尔股份在5月8日召开的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在上海已经建成固态电池样品试制线,并在进行各项技术测试。目前公司具备了各类样品的试制能力,能够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的客户需求以及不同的技术要求为客户量身定制相应的方案。公司将根据固态电池客户开发验证和市场需求情况,
日产汽车近日表示,决定放弃在日本九州建造磷酸铁锂电池工厂的计划。该项目选址日本西南部九州岛,投资10.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6亿元),创造约500个就业岗位。日产汽车表示,这是其恢复业绩方案的一部分,公司正在采取扭亏为盈的行动。时间回溯至年初。今年1月22日,日产汽车公司宣布将在日本福冈县北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7日上午,厚生新能源重庆基地首线投产暨二期开工活动举行。重庆厚生基地位于铜梁高新区,占地580亩,总投资65亿元,规划年产能近30亿㎡隔膜。一期首线已投产,剩余产线将于2025年陆续投产,一期达产后将年产锂电池隔膜12亿㎡;二期计划2027年底全部投产。项目由江苏厚生新能源科
5月9日,宁德时代麒麟电池、宁德时代神行超充电池、宁德时代骁遥超级增·混电池、巧克力换电块以及一款将用于自动驾驶的电池包,均获得GB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以下简称“新国标”)检测报告。至此,宁德时代成为全国首家乘用车与商用车领域全系量产品牌均通过新国标检测的企业
日前,上汽通用五菱在上海召开技术沟通会。上汽通用五菱技术中心智能平台首席技术官邵杰在会上透露,公司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做了钠电、锂电等、半固态、固态等前瞻性的研究。对于固态电池,邵杰表示,上汽通用五菱一直在坚持做相关研究,并在广西建立了固态电池实验室,目前整体进展比较顺利,预计2027年
瑞浦兰钧旗下PHEV系列问顶54Ah电芯产品率先通过新国标认证(《GB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瑞浦兰钧成为行业首批达标企业。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消息,我国将于2026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新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作为新能源行业领跑者,瑞浦兰钧率先通过了GB38031-2025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其中提出,经济和信息化厅会同财政厅支持符合条件的综合利用企业(项目)申请省级工业发展资金,支持省级先进制造业综合基金投向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领域。各级税务部门负责落实综合利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8日,振华新材发布关于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评估报告暨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其中指出,多元化产品矩阵及前瞻性技术储备为公司在大增程电池、半固态/固态电池、低空经济、电动两轮车、UPS启停电池、重型商用电动车及储能等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
管理的名单过多,政策多变可能性越大,对于企业来说是不少负担。近日工信部发布了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和公告管理征求意见稿,汽车人整理了与之相关的产业政策,这里与读者分享,理清思路。2015年,在新能源汽车开始高速增长的背景下,为了加大培育锂离子电池产业的发展,工信部发布了《锂离子电池行业规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迅猛发展,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突破70万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经突破180万辆,近年预计产销将达到100万辆,受新能源汽车产销拉动,我国电动汽车相关技术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了一定发展,具体体现在电池、电耗、充电等方面。动力电池技术发展迅猛,未来将迎来淘汰
政策助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实现了快速发展,销量占到全球60%以上。作为核心部件的动力电池,市场也是快速扩张,进而成长到千亿级别。如此巨大的市场,自然成为产业链上各家企业的必争之地,甚至还吸引不少资本跨界进入到该领域。一时间,大量资本蜂拥而入,在动力电池领域掀起投资热潮。今年上半年,
核心提示:虽然新能源车对动力电池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动力电池成投资蓝海无可厚非,但如今动力电池结构性产能过剩苗头已经显现,集中体现在低端产能过剩,中高端产品稀缺。在政策的助推下,我国新能源车实现了快速发展,销量占到全球60%以上。作为核心部件的动力电池,市场也是快速扩张,进而成长到千
中国投资基金以高达10亿美金的金额收购日产电池业务;智慧能源公布21700电池生产计划;亿纬锂能与蓝威能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思度控股集团投资12亿元在浙江新建10亿Ah(安时)动力锂电池、2亿Ah(安时)超级电容生产线和电动车电控系统、电机生产设备这仅是近两个月动力电池行业发生的大宗投资、收购案
近日国家标准委发布了312项国家标准的公告,其中有3项国标涉及汽车动力电池,它们是GB/T34013-2017《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产品规格尺寸》、GB/T34014-2017《汽车动力蓄电池编码规则》、GB/T34015-2017《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余能检测》。据悉,这3项国家标准将于2018年2月1日起开始实施。这3项标准对于
7月12日,记者获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312项国家标准,其中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相关标准3项,分别为GB/T34013-2017《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产品规格尺寸》、GB/T34014-2017《汽车动力蓄电池编码规则》、GB/T34015-2017《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余能检测》,3项标准将于20
从2015年开始,随着电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动力电池需求增加,锂离子电池产销迅猛增长。2016年,整个锂电池的市场规模1330亿瓦时,同比增长35%,产量873亿瓦时,同比增长42%。其中动力电池市场规模600亿瓦时,储能市场规模35亿瓦时。伴随市场规模的扩大,动力电池企业产业集中度也在不断增加。2016年11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国家相关部门对动力电池的发展十分重视,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至今,涉及到动力电池的重要政策超过十项,涵盖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动力电池行业规范、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动力电池标准、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等多个层面。以下电动汽车资源网整理14项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有关政
在近日举行的2016年第六届中国动力与储能技术及材料大会上,北京绿色智汇能源产业研究院发布了《中国动力和储能电池产业发展白皮书(2016)》(下称《白皮书》),全面梳理2016年全球和我国动力和储能电池产业发展情况。2016年动力电池产能继续扩张《白皮书》指出,中国已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新能源汽车
关于产能的问题其实我比较困惑,我注意到工信部提出这么一个关于产能规模的要求,我也参加过一些讨论,这种产能规模的要求目的是什么?它要分摊什么样的成本?12月17日,比克电池副总裁廖振波在第一电动网主办的第七届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如是表示。廖振波抛出的这个问题,并不是比克电池一家的疑惑。
动力电池洗牌仍在加速,明年只会剩下20家公司?(来源:微信公众号“车东西”ID:chedongxi作者:Bear)动力电池产业七年一起一落,200余家公司沉浮其中。自2013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正式出台,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与相关的产业链就迎来了高速的发展。政策驱动着产业滚滚向前,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密切相关
导读:政策的变化将对国内动力电池厂商产生较大影响,双积分政策取代补贴,成本控制将成为企业的主要竞争优势。(来源:微信公众号“电池联盟”ID:zgcbcu作者:龙阙)国内新能源汽车与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政策的变化将对国内动力电池厂商产生较大影响,双积分政策取代补贴,成本控
不过,从结果来看,当初一些迫于资金和市场等压力而没有加入产能竞赛的动力电池企业,也“因祸得福”在其它市场收获了丰厚果实。而一些曾在目录里风光一时的明星电池企业或倒闭或转型或苟延残喘。(来源:微信公众号“高工锂电”ID:weixin-gg-lb作者:魏文柱)一边逐步松绑,一边又扎紧口袋,中国新能
2019-2023年中国储能行业影响因素分析一、有利因素(一)国家重点支持储能产业的发展2017年9月发布的《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十三五”期间,要建成一批不同技术类型、不同应用场景的试点示范项目;研发一批重大关键技术与核心装备,主要储能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初步建立储
近日,工信部组织召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编制工作启动会,再次搅动锂电池行业一池春水。尽管产能过剩的呼声不断,但在资本拥趸之下的锂电投资欲望仍没有得到完全释放。一股投资热潮正在神州大地席卷而来。投资冲动之下,行业重新洗牌的预期也如影随形。如何避免“一哄而上”投资
新能源车:2018或是拐点,新能源车异军突起,一线车企成长更快2018年新能源车与传统车冰火两重天。2018年共销售汽车2803万辆(-2.76%),其中新能源汽车达126万辆(+62%),新能源高端车销量占比大幅提升,产品升级趋势明显,特斯拉等高端品牌开始盈利,龙头车企经营好转。新能源车进入2.0时代:从政策驱动
新能源车进入2.0时代:从政策驱动变为市场驱动。随着产品日益成熟、电池能量密度提升、消费者接受度上升、非限购城市销量提速及高端车型占比提升,产业进入2.0阶段:产品力是竞争的核心要素,供给创造需求,一线厂商更快成长。动力电池需求:中长期看动力电池天花板远未到达。2018年新能源车产量约127
管理的名单过多,政策多变可能性越大,对于企业来说是不少负担。近日工信部发布了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和公告管理征求意见稿,汽车人整理了与之相关的产业政策,这里与读者分享,理清思路。2015年,在新能源汽车开始高速增长的背景下,为了加大培育锂离子电池产业的发展,工信部发布了《锂离子电池行业规
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的成绩业界有目共睹,但近半年多起车辆起火事件和动力电池企业面临的洗牌危机又引发了公众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焦虑,动力电池产业已提前入秋。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已发生几十起新能源汽车起火事件,在追求高续航前提下如何保证动力电池系统安全变的至关重要。中科院院士、中国
储能市场步入发展快车道,化学储能的成本持续下降2017年储能市场已经步入发展快车道,化学储能的成本持续下降。国内化学储能主要包括铅炭和锂电两条技术路线。目前铅炭电池储能成本已经降至商业化应用的范围,正处于项目陆续开拓阶段。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锂电的技术进步与成本下降加速,锂电储能
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被给予支撑未来经济发展和实现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厚望。锂离子电池是当前商业化动力电池中能量密度最高的电化学体系,因此锂离子电池成为目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的主流。锂离子电池具有较长的循环寿命及使用寿命,安全性也在不断改善,同时锂离子电池已处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