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工信部公布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投资指南(2016年版):使用630℃以上超超临界火电机组铸锻(全文)

2016-11-29 09:15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工信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四)洗涤用品及化妆品

以天然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表面活性剂新产品,应用绿色活性成分的洗涤剂技术,开发应用高效洗涤剂助剂及洗涤剂。高浓缩系列洗涤剂(粉、液)技术。洗涤剂的节水、节能环保新工艺技术开发与应用。固体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表面活性剂的生产技术、 “油改水”在乙氧基化生产工艺中应用技术。开发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绿色环保和具有民族特色的化妆品,加大化妆品安全性技术的研发。发展特色天然香料品种,支持具有资源优势的地区建立天然香料原料基地。

(五)五金制品

燃气用具、吸油烟机、淋浴房等新兴五金产业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应用低氮、冷凝燃烧技术和自动恒温防冻热水的燃气热水器和中央热水系统、应用聚能燃烧技术的燃气灶具、应用淋浴水循环利用节水技术和全热回收节能技术的节水节能型淋浴房、应用智能技术的锁具、应用重力铸造技术、限流技术、恒温技术、延时自闭技术、无铅阀芯技术生产节水节能智能型水龙头,采用燃烧技术、全预混燃烧技术解决方案,制造节能燃气具产品。应用聚温技术和纳米级涂料的炊具产品。

(六)家电及照明电器

房间空调器采用低碳环保制冷剂丙烷(R290)替代HCFC-22技术;推广零部件的通用化、模块化设计;提高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资源利用效率。低汞荧光灯生产技术,灯具零部件的3D打印技术。

(七)日用玻璃及日用陶瓷

轻量化玻璃瓶生产技术,高档玻璃器皿、耐热玻璃器具、医药用玻璃、无铅水晶玻璃、轻量化玻璃瓶罐制造。低温烧结高品质日用及卫生陶瓷材料技术。高效节能环保型日用陶瓷窑炉关键技术、工业废弃物在陶瓷行业再生利用技术。高档骨瓷、滑石瓷、高档色釉瓷和无重金属溶出的绿色日用陶瓷。

(八)制笔及日化

采用生物降解材料制造笔及纸杆、纸卷等低碳笔类产品。研发具有特种功能的记号笔及与新型笔类产品相配套的各种墨水。研发新型环保笔头金属材料、新型环保高分子笔头、新型环保记号墨水和新型环保乳化墨水。纯植物油基胶印油墨、UV-LED 紫外光固化油墨的开发和应用技术。

(九)造纸及搪瓷

新型稻麦草备料系统;高硬度大液比置换蒸煮技术;中高浓输送、筛选技术;氧脱木素技术;高效节能的废液浓缩技术;秸秆制浆废液精制有机肥及有机生物质综合利用技术等。搪瓷瓷釉静电干粉生产技术、搪瓷瓷釉预磨粉生产技术、废气处理及环境保护技术、瓷釉熔制炉节能降耗技术。

(十)食品

制盐行业推广应用热压制盐(MVR技术)、五效蒸发,石灰烟道气净化卤水、膜技术卤水净化工艺,发展浓海水综合利用制盐。粮食和果蔬加工行业综合开发利用糠麸、果渣等副产物。肉类加工行业推广应用现代化生猪屠宰成套设备,发展骨、血综合利用精深加工等。白酒酿造与沼气发酵发电联产,酒糟转化加工蛋白饲料。制糖行业采用低碳低硫制糖新工艺,发展蔗渣联产发电、废醪液制备生物有机肥及液态肥等。发酵行业采用新型分离提取、高效节能蒸发技术。

十二、纺织行业

(一)化纤及纺织品制造

高色牢度原液着色纤维、高精度熔体直纺在线添加及色丝熔体直纺技术开发与应用,标准化颜色色谱、智能配色管理与在线控制体系建立;生物基原料高效提纯及合成制备关键技术;丙交酯国产化核心关键技术;改善聚乳酸纤维耐热性与染色性能关键技术;再生纤维素纤维绿色环保加工关键技术,万吨级新溶剂法再生纤维素纤维、海藻酸、壳聚糖纤维、蛋白复合纤维产业化技术;粘胶行业清洁制浆工艺,浆粕黑液治理、废水废渣、CS2废气治理与回收利用关键技术,酸站闪蒸一步提硝技术,绿色制浆及浆纤一体化技术。

(二)印染加工

研究开发有机溶剂、超临界二氧化碳、液氨等非水介质染色、整理技术;推广冷轧堆、棉织物低温漂白等高效低耗短流程前处理技术,少水节能冷轧堆染色、小浴比间歇式染色、数码喷墨印花、泡沫染色(整理)、针织物平幅加工 、新型纱线连续涂料染色、物理整理等印染加工技术;推广应用新型智能环保高速退煮漂联合机,高效节能型、数字化、连续化染色机,数字化颜色管理技术及电脑分色、制网系统,印染废水处理及深度膜处理中控管理系统;印染生产全流程在线数据采集、动态监测和现场管控技术,配色、染色、运输、烘干等筒子纱染色工序全流程自动化技术筒子纱数字化、清洁化染色生产技术。毛纺无氯丝光防缩清洁生产技术,毛毯生产过程中除油、油烟回收治理技术;高效节能麻纤维生物脱胶加工技术,麻织物生物酶处理技术、节能高效印染和后整理技术、天然环保型染料助剂的推广应用等。

(三)绿色纺织化学

重点开发与推广应用高效化纤催化剂、油剂和助剂,节能、低耗、易生物降解纺织浆料,高吸尽率、高固色率的新型染料,通用性好、稳定性佳、印花色牢度和清晰度高、鲜艳度好的喷墨印花墨水,阻燃、防水等功能性后整理应用绿色环保助剂等。

(四)废旧资源回收和再生利用

开发废旧纺织品连续分拣、破碎、输送、分离、醇解、过滤等技术与装备,优化废旧纺织品预处理与分离技术、再生纺丝技术、再生制品生产技术,建立物理法、化学法兼济的废旧纺织品再生与循环利用体系。聚酯废水乙二醇与乙醛高效回收回用技术,大型尼龙聚合装置己内酰胺回收利用技术,洗毛清洁生产及羊毛脂深度回收技术,毛纺后整理工艺废气回收、再利用技术。麻类纤维废水处理及综合利用技术,缫丝废水回收利用技术,长丝织造中水回用及处理技术,长丝织物退浆废水中丙烯酸酯类废浆料的回收与再利用技术。印染废水处理低污泥、低成本生化、高级氧化关键技术,印染污泥无害化治理技术,印染废水水质分流及深度处理回用技术,印染厂有机废气的综合治理技术,污水热能与丝光淡碱回收利用技术,双膜法再生水回用、高效定型机废气回收处理设备等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及设备的推广应用。

(五)产业用纺织品

纺粘、水刺工艺的加热、烘干、热能回用等生产环节的节能降耗技术及后整理工艺废气回收、再利用技术;再生涤纶、再生丙纶和废旧纺织品在过滤分离、土工建筑、交通工具、农业用、包装用等产业用纺织品领域的开发与应用技术;土工合成材料、多种复合材料及过滤与分离用、车用、农业用、安全与防护用等产业用纺织品的回收再利用技术开发及应用示范基地建设;聚乳酸纤维及麻类纤维等生物可降解非织造布、可冲散可降解一次性医卫产品等在生态农业、水土保持、环境治理和保护等领域的示范应用和推广。

第五章  高端装备

一、机械行业

组织实施大型飞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民用航天、智能绿色列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智能电网成套装备、工业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紧凑型智能成形装备、核电装备、高端诊疗设备、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设备和高端井下工具、高端精密塑料机械、先进农机装备等一批创新和产业化专项、重大工程。开发一批为十大重点发展领域密切相关的标志性、带动性强的重点产品和重大装备,提升自主设计水平和系统集成能力,突破共性关键技术与工程化、产业化瓶颈,组织开展应用试点和示范,提高创新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抢占竞争制高点。

二、汽车行业

(一)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全新底盘、动力总成、汽车电子等产品;整车控制系统,电池管理系统,电机控制系统;电动空调、电制动系统、电动转向产业化;48伏怠速起停系统产业化;插电式混合动力机电耦合驱动系统;先进混合动力起动发电一体机;车载充电机、非车载充电设备;充电站(桩)及换电站装备;高能效锂离子电池产业化;新型高比能量三元类电池产业化;燃料电池产品化。

(二)关键零部件创新工程

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测试评价技术平台。动力电池及关键材料自动化生产设备。驱动电机用旋转变压器。混合动力汽车关键系统及零部件产业化。

三、船舶行业

(一)船舶配套装备

智能环保型船用中/低/高速柴油机、LNG船用双燃料低/中/高速柴油机、纯气体燃料低/中/高速柴油机;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智能化电控系统、单级或两级超高压比增压器、EGR系统、SCR装置等柴油机关键部件;喷水推进系统、全回转舵桨系统、一体化推进器、动力定位系统、永磁推进电机、高端船用发电机、船舶电站、电力推进装置等动力传动装置;电动克令吊、甲板拖带系统等大型、高端甲板机械及关键部件;自有品牌货油泵、焚烧炉、分离机、污水处理装置、海水淡化装置,遥控阀门、压载水处理装置等舱室设备;海上船舶无线通信网络、连续波固态雷达、新一代自有品牌综合船桥系统、符合IMO规范的船用导航雷达系统等通讯导航和自动化系统。

(二)海洋工程关键设备与系统

海上高精度地震勘探系统,深海锚泊系统,内转塔、单/多点系泊,动力定位系统,海洋平台甲板机械,海洋平台控制系统,海洋平台电站,大型海上发电用内燃机/双燃料燃气轮机/天然气压储机,分油机,压载泵,深水钻机(钻井包)/修井机,自升式平台钻井系统,钻井/生产隔水管,自升式平台升降/锁紧/滑移系统,海洋观测/监测仪器设备,板翅式换热器,超低温特种电机,深海通用基础件,深海探测/识别和预警装备,深海装备公共试验/检测平台,反渗透海水淡化膜组器、能量回收装置、膜压力容器、海水高压泵及海水高压循环增压泵和蒸馏法海水淡化核心部件、中空纤维超滤组件、LNG气化及冷能利用系统等。

(三)水下系统和作业装备

水下管汇和井口头,水下采油树,水下防喷器,水下成橇化生产装置,水下抽油设备,水下集输管汇系统,水下设施应急维修设备,钛合金隔水管,输液旋转接头,应急减灾和消防设备,ROV/AUV和多功能水下机械手,载人深潜器,海底管线切割/焊接设备,大深度/高耐压测井仪器,海底挖沟机,海底管线检测和维修设备等。

四、民用航空航天行业

(一)组织实施民用航空创新工程

组织实施大型飞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等创新专项及重大工程,鼓励国际合作研制重型直升机;推进干支线飞机、直升机、无人机和通用飞机产业化。突破高推重比、先进涡桨(轴)发动机及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技术,建立发动机自主发展工业体系。开发先进机载设备及系统,形成自主完整的航空产业链。

(二)组织实施民用航天创新工程

发展新一代运载火箭、重型运载器,提升进入空间能力。发展新型卫星等空间平台与有效载荷、空天地宽带互联网系统。推动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工程,适度发展深空探测。推进航天技术转化与空间技术应用。

五、医药行业

高性能医疗设备:大力提升正电子发射探测、磁共振成像、超声成像平面换能器等核心关键部件专业生产能力,形成正电子-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仪(PET-CT)、磁共振成像仪(MRI)、医用加速器(MLA)、内窥镜(ES)、超声成像仪(USI)等高端医学装备的核心部件和整机生产能力;发展新一代微创、无创和全科诊疗设备与检测设备、外科手术器械和机器人。

医院数字化系统和远程医疗装备:加快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与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融合应用,加强医院数字化系统、远程医疗系统、个体健康信息管理系统等关键技术的研制和产业化,提供集成化、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

新型通用医疗仪器设备:推动生物传感器等新技术的应用,研制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型体外诊断系统、医疗仪器和康复器械。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超超临界查看更多>火电机组查看更多>工信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