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输变电工程评论正文

特高压入湘 中部绿色崛起的战略支撑

2016-11-30 11:09来源:中国电力报作者:颜新华 王怡灵关键词:特高压特高压工程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国有句俗语,叫“萝卜快了不洗泥”,是对速度与质量不能兼得的通俗表达。

速度和质量,从来都是发展中的一对矛盾体,而一项优质工程的诞生,却也从来是速度与质量的结合体。“又好有快”,湘潭换流站项目部要的就是这个结果。

在国网流动红旗和国家优质工程金奖的目标引领下,湘潭换流站项目部制定了与已经获奖的优质工程同业对标管理办法,在参建各施工项目部之间开展工程管理“比武”,每月评选“优秀施工项目部”、“优秀项目经理”、“优秀安全专责”,对“优秀施工项目部”授予工程项目管理流动红旗。

在各参建单位的同心勠力之下,酒湖工程湖南段的第一个“小目标”实现了──“11月21日,国家电网公司正式把2016年第二次国网安全质量流动红旗授予湘潭换流站工程。”曹刚强告诉记者。

在湘潭换流站是如此,在线路建设的主战场,又好又快的建设进程也在继续。

高质量架设截面面积世界最大的1250平方毫米导线,这是湖南省内首次进行大截面导线跨越高铁施工,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在湘2标段项目跨越沪昆高铁四级安全风险作业现场,为了加快封网速度,湖南省电网工程公司现场施工人员创新采用了更符合现场条件的“船用救援手持式抛绳器”,可以同时抛射多根过渡导引绳,抛射距离达230米,进一步提高了过渡导引绳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高质量展放着湖南段档距最大的沅水大跨越导线。在沅水边组立全线最高、最重的铁塔,仅单边横担就重达25吨,需采用重型吊车配合双平臂抱杆进行组立。放线过程中,牵张力达到16吨多。为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湖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针对性地编制了《大跨越施工方案》,并应用了16吨的码线器等大跨越专用工机具。

高质量搭设着历来为工程安全管控难点的脚手架。2016年2月,湘潭换流站脚手架施工高峰期,监理项目部在发现施工现场脚手架搭设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下,积极思考,在各层脚手架上悬挂“脚手架阶段性验收合格牌”,使得现场脚手架搭设、验收情况更加清晰、透明,方便全员参与脚手架管理。

安全监管不讲半点情面,工程质量高标准、严要求、不打丁点折扣,“又好又快”的理念在酒湖工程湖南段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酒湖工程湖南段,在获得国网流动红旗之后,距离下一个目标──国家优质工程金奖还远吗?

创新引领 管理技术双轮驱动

代表中国电网技术最高水平的特高压,从来就是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重要集散地。

特高压酒湖线从工程伊始,就定下了它的主基调──全面采用中国自主开发的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和装备。

这一创新的思路和举措,带动引领着项目管理和技术的双突破。

在酒湖工程湖南段,创新这一主题,从未缺席,而且大放异彩。

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酒湖工程湘潭换流站首创的“四通一平工程施工进度监理管控图”上来吧。

不仅仅为了工程进度的整体把控,更是施工质量和节点的清晰布局。

换流站监理项目部配合业主项目部制作的这个指导工程建设的 “作战沙盘”,详细列明了各区域土方挖填方量、转运路径、资源配置需求以及进度计划等,内容直观清晰,可有效控制场平土方工程施工进度,实时掌握各分区施工资源投入情况。

业主项目部连同监理项目部根据现场工程实际情况,每天在管控图上填写工程实际进度,发现偏差及时组织召开专项协调会,分析原因、制定纠偏措施,确保工程进度按计划要求稳步推进。

这只是酒湖线湖南段工程管理创新的一个逗号,远不是句号。

在现场,施工人员向记者演示了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创新管理手段的又一成果。该公司依托微信公众号开发了由各项目部和施工单位组成的湘潭换流站安全质量管理平台,与门禁管理系统远程联动,打造出了现场安全质量随身信息化的管理枢纽。这个微信平台涵盖了人员管理、机械管理、风险管理、安全质量活动、规章制度、工程进度、通知公告、门禁查询、亮点展示等9大模块的在线查询,内容一应俱全,既方便又实用。

“只要关注这一公众号,不管是远在 长沙的省电力公司,还是远在北京的国家电网公司领导,都可以对换流站的所有情况进行实时了解、监控和指导。可以说工程管理,没有比这种方式更直观、更及时、更准确、更便捷的了。”王焕新介绍道。

如果说管理创新代表着新时代工程管理团队的智慧,那么技术创新则是新时代工匠精神的鲜明注解。

来自湖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的换流站电气A包项目副经理周新山,在施工过程中经过研究,总结了一种不用布线槽、电缆芯线集中绑扎成方型束状,出线绕过方把进接线端子的施工工艺。应用这种接线工艺施工出来的屏盘配线看起来就是一件艺术品,除了美观,还有利于运行时电流电压回路的测试。

在湘潭换流站现场,记者还看到了总监王焕新屡次提及的GIS移动对接小车。“由于GIS安装对接面临工作量巨大、工期紧等困难,我们组织攻关小组专门研发制作了这样的移动小车,它功能齐全、使用灵活,能上下左右不同角度调整GIS管筒的高度和角度,同时又可以保证GIS管筒在一条直线上,确保对接精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满足GIS在拼装过程中的无尘环境要求。通过使用移动式对接小车,GIS安装工期由原计划的140天缩短到了100天。”王焕新告诉记者。

创新换流阀安装环境控制技术;

自主研发“环保碳粉输送车”进行碳粉的运输及铺设;

研制确保换流变油质检测全封闭的标准化油样采集装置;

……

酒湖工程湖南段的建设者,以自己的智慧和探索,着实印证了“创新无极限”这番道理。

管理与创新的双轮驱动,在酒湖工程湖南段建设者的手中,深度融入实践,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一项关于特高压的伟大事业,正在湘乡大地演绎着速度与激情。

一个关于中部绿色崛起的梦想,即将在长距离的电流激荡中蓄势待发。

延伸阅读:超级项目呼唤特高压落地 实现南北互济

原标题:行业丨特高压入湘 中部绿色崛起的战略支撑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特高压查看更多>特高压工程查看更多>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