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探索新型电极材料构架对发展大容量和高倍率的锂/钠(离子)电池至关重要。开框架结构不仅有利于快速反应钠离子通道的构筑,其结构分解后的产物空间分布优化也有利于多电子转换反应活性和效率的提高,框架相结构单元的离散分布甚至可使转换反应发生在分子尺度上,可进一步改进转换产物的空间分布,减缓多相界面对迁移离子通过的羁绊。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李驰麟带领的研究小组在锂/钠电池开框架电极的结构合成设计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ACS Nano、Chem. Mater.、J. Mater. Chem. A(2)等期刊上。
继首次实现六方钨青铜(HTB,FeF3 0.33H2O)和烧绿石相(Pyrochlore,FeF3 0.5H2O)氟化物用于钠电池正极材料后(J. Am. Chem. Soc. 2013, 135, 11425-11428;Chem. Mater. 2013, 25, 962-969),该团队近期再次提出将四方钨青铜(TTB)开框架结构应用于钠离子电池的正负极材料。TTB相以热稳定性更好的钾离子作为通道填充来取代水分子,不仅实现了更健壮的开框架相,使简便的固相合成和原位球磨合成路径成为可能,其正电荷填料也使氟化铁处于有利于“离子电池”的还原态。隧道型的TTB相可通过拓扑密化同样隧道型的HTB相得到,期间本征Fe-F八面体链不会断裂,但它们的链接方式发生改变,使HTB中唯一的六角边隧道转变成TTB中交错排列的五角边和四角边隧道。更大尺寸钾离子的预支撑实现了TTB相近零应力的储钠电化学行为。K0.6FeF3实现了首次钾脱出充电容量125 mAh/g和后续的可逆钠脱嵌容量100–150 mAh/g。铌基TTB相(KNb2O5F)可作为钠离子电池的嵌入型负极材料,它可通过简单的KF掺杂商品Nb2O5实现,其中K和F分别作为通道支撑物和配位取代物存在。这一策略显著提升了材料的电子和离子导电率,即使对于没有任何修饰的陶瓷状大颗粒,也表现出高度的循环稳定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J. Mater. Chem. A, 2016 ,4, 7382-7389.(图1)和Chem. Mater. 2016, 28, 3139-3147.(图2)上。
基于转换反应的锂金属电池由于其更高能量密度正在受到日益关注,要充分利用氟化物开框架相在转换反应中的优势,首先需要移除其通道结晶水。因为结晶水分子通过在通道中成键起到稳定开框架骨架的作用,不容易被移除,即使移除也通常伴随着开框架相的致密化和非晶化。继前期实现Pyrochlore相的脱水后(Adv. Energy Mater. 2013, 3, 113-119.),最近该团队通过在微相分离型离子液体中进行离子热氟化,成功实现了HTB相的脱水,提高HTB相的结晶度(减少通道缺陷)并减少其表面包覆是移除通道水分子的两大关键因素,作为转换正极,在至少100次循环下其可逆容量达到200-450 mAh/g,比含结晶水FeF3 0.33H2O的容量相应提高了100 mAh/g。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J. Mater. Chem. A 2016, 4, 16166-16174上(图3)。
与常规的配体紧凑链接型的转换电极相比,具有转换反应活性的离散结构单元组成的开框架相有利于其转换反应发生在分子尺度。该团队以团簇型杂多酸盐(POM)为例,通过Al(Si)驱动的聚合,并且使其聚阴离子基团与带正电的石墨烯发生静电杂化,实现了POM材料在电解液中的低溶解性和在导电网络中的高载量。Al基POM作为储锂负极表现出大于1000 mAh/g的可逆容量和多于1100次的长循环,并可容忍高达20A/g的电流密度。其发生在分子尺度的六电子转换反应和伴随的转换产物的空间分布优化是实现这一团簇型开框架相高电化学活性的关键。然而其储钠容量显著小于储锂容量,验证了该团队此前提出的“锂/钠驱动的转换反应活性和效率高度依赖于其反应路径变化及其带来的混合导电网络演化”的观点(J. Mater. Chem. A 2015, 3, 509-514)。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CS Nano 2016, 10, 5304-5313(图4)上。
相关研究工作得到了中科院百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和支持。
图1: 四方钨青铜结构铁基氟化物作为钠离子电池的潜在正极材料
图2: 四方钨青铜框架作为钠离子电池的潜在负极材料
图3: 钨青铜相氟化铁的脱水及其作为大容量转换正极在锂电池中的应用
图4: 高载量的团簇型框架与氨基修饰石墨烯的杂化以实现大容量分子尺度转换负极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海目星11月27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是欣界能源固态电池的生产设备整线供应商,目前已与欣界能源签署了2Gwh固态电池的4亿元量产订单,这是行业内首个高能量锂金属固态电池设备的可量产商用订单。
北极星储能网讯,5月30日,江苏省常州市金坛经济开发区、深圳欣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约总投资约30亿元的新一代锂金属固态电池项目。该项目计划9月开工,分两期建设,一二期全部达产后,将形成年产5GWh新一代锂金属固态电池产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8日,华丰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与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李驰麟研究员团队合作研发新型储能电池,研发主要路线是锂金属固态电池。合作伊始,公司即根据研发进度相应进行研发投入。
“亿纬锂能布局的下一代电池技术路线包括固态电池、锂金属电池等。我们一直是全球用金属锂最大的公司,锂金属电池我们当仁不让。”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在今年年初如是表示。据悉,亿纬的锂金属电池已经做到450Wh/kg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800多次,在一些特殊而较有前景的应用场景得到应用。除了亿纬锂
LG新能源公司1月25日表示,将向美国初创公司SionPower进行股权投资,以开发下一代电池。这笔投资将用于开发锂金属电池的技术合作,这种电池使用锂金属阳极而不是石墨或硅阳极,与现有的锂离子电池相比,可以实现更高的能源效率。LG新能源没有透露这笔投资的具体金额和其他细节。
美国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的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锂基固态电解质材料Li9N2Cl3。该材料表现出优异的锂相容性和大气稳定性,可用于制造高面积容量、持久的全固态锂金属电池。Li9N2Cl3具有无序的晶格结构和空位,有效促进了锂离子传输,且由于其固有的锂金属稳定性,可以在10mA/cm2的电流密度和10
把石墨负极换成锂金属,可以大幅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宫勇吉2023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SNEC第八届(2023)国际储能技术和装备及应用(上海)大会在上海举行。会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宫勇吉教授带
近日,深圳欣视界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欣视界)正式完成Pre-A+轮亿元融资,本轮融资由高瓴创投(GLVentures)领投,智慧互联基金、齐鲁前海基金、客户亿航智能和老股东峰和资本等跟投。融资将主要用于技术研发、市场开拓和产线生产交付等。据公开资料显示,欣视界成立于2020年,是一家专注于固态锂金属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姚宏斌课题组、李震宇课题组与浙江工业大学陶新永课题组合作,设计开发出镧系金属卤化物基固态电解质新家族LixMyLnzCl3(Ln为镧系金属元素,M为非镧系金属元素)。实现无任何电极修饰且室温可运行的全固态锂金属电池。相关研究成果于4月5日发表在Nature杂志上。
据外媒报道,印度QpiTechnology子公司QpiVolta宣布成功开发出印度首款高能量密度锂金属基固态电池(SSB)软包电池。此前在2021年,该公司还宣布使用量子和AI材料模拟来开发能量密度和安全性优异的SSB。
开发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好的锂金属电池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相比于传统嵌入反应型电池,锂-氟化铁转换反应型电池在质量和体积能量密度上具有2-3倍的优势(例如,相比于Li-LiCoO2的350Wh/kg,Li-FeF3的850Wh/kg),可以满足下一代移动电源对超长续航能力和便携性的要求。然而,该电池体系通常会遭受正极
2月12日上午,2025年新能源产业第一次工作专班会议在湖南省政协召开。省政协副主席、省新能源产业链链长胡伟林出席。会议听取了新能源产业工作专班办公室、新能源及电工装备小组、锂电池及先进储能材料小组、技术创新专项小组、招商引资专项小组、金融保障小组2024年主要工作和2025年工作初步打算等,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10日,鹏辉能源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中提出,对于,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新能源电价全面由市场形成,并推出一系列配套机制包括取消强制配储政策。由于政策刚推出,为新能源强制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11日。交通运输行业标准《船舶载运锂电池安全技术要求》(2025年第2批)发布,标准编号为JT/T1543—2025,为推荐性标准,自2025年5月1日起实施。其中规定了船舶载运锂电池的分类和编号,锂电池的要求,以及锂电池的包装和货物运输组件、托运、装卸、承运和应急等安全技术要求。适
近日,国家能源局公布2024年度能源行业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广西电网公司牵头完成的“大容量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入选,是南方电网公司唯一入选成果。该项成果突破了大容量钠离子电池储能技术和工艺难题,在核心材料体系、高性能电芯、系统集成、安全防控等方面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储能系统能量转化效
2月7日上午,湖南2025年“十大技术攻关项目”集中启动仪式在长沙举行,其中多个项目涉及能源。包括全场景氢能重卡研发、电网主配微协同调控技术及装备研发、宽温域高性能钠离子电池研发等项目。1.基于北斗导航的精密管道轨控卫星平台研发依托湖南赛德雷特卫星科技有限公司等,研发基于北斗导航的精密管
近日,武汉钠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武汉钠新材料”)在甘肃设立二大生产基地,2025年2月,万吨聚阴离子产线落成并逐步投入生产。据悉,2024年10月,武汉钠新材料全资子公司高能钠新(甘肃)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规划建设年产3万吨钠离子电池关键正极材料项目,主要产品为钠电池正极材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16日,中国贵州首届钠电技术及应用交流高峰研讨会近日在贵州镇远古城举办,同时黔钠科技在贵州镇远县钠电池生产及PACK集成配套项目的开工。该项目位于黔东经济开发区东西部协作产业园,占地面积达218亩,总建筑面积规划为16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22.43亿元,计划分两期进行建设: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1月16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在太原组织专家对“大功率钠离子电池煤矿应急电源系统”科技成果进行评审,经质询、讨论,一致同意通过鉴定,认定成果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本次鉴定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煤炭学会理事长刘峰参加,中国工程院院士葛世荣作为鉴定专家委员会主
首个、首次#x2026;#x2026;钠离子电池在2024年创下多个纪录!钠离子电池因其在成本、安全性和低温性能等方面的显著优势,在特定应用中富有竞争力。但随着锂电发展迅猛,碳酸锂价格下跌,钠电产业进入停滞期,不过,仍有企业相继布局钠电。海辰储能认为,钠电未能实现产业规模化应用,是因为钠电没有找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湖南钠能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无锡盘古钠电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深兰嘟行快充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强强联合,致力于在钠电池领域大展宏图,为新能源市场注入新活力。钠能时代作为原材料与PACK系统供应商,提供硬碳负极材料及钠离子电池Pack系统;盘古钠电专注于
宁德时代CEO曾毓群在与挪威银行投资管理公司CEONicolaiTangen的播客访谈中透露,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已经相当成熟,已开发出第二代钠离子电池并已开始生产,第三代钠离子电池也即将面试,将能达到其性价比目标。目前已为一些汽车制造商提供小批量生产。曾毓群的访谈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即是在全球锂价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