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16-12-12 09:19来源:供用电杂志作者:田世明等关键词:智能配用电智能配用电大数据应用配用电网大数据收藏点赞
我要投稿
3.智能配用电大数据关键技术
目前,国内外对智能配用电大数据的研究大部分处在研究和探索阶段,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发展,对智能配用电关键技术的研究将着重从以下方面进行。
3.1智能配用电大数据体系架构及数据集成技术
智能配用电大数据体系架构及数据集成技术研究包括3个方面:配用电大数据体系架构、多源异构配用电数据集成及存储处理技术、大数据可视化技术,智能配用电大数据体系架构及数据集成技术图见图2。
图2 智能配用电大数据体系架构及数据集成技术图
3.1.1 配用电大数据体系架构
配用电大数据体系架构包括硬件架构、评估方法、技术标准和安全体系。具体包括:①分布式大数据采集、存储和处理硬件体系架构的集群节点规模、硬件优化配置、网络拓扑结构及系统可靠性和可扩展性;②面向数据密集型配用电大数据应用的批处理、图计算和内存计算架构;③面向计算密集型配用电大数据应用的高性能计算架构;④配用电大数据体系结构评估方法;⑤配用电大数据元数据、数据交换等技术标准规范;⑥配用电大数据访问认证、数据存储和隐私加密等安全技术。
3.1.2 多源异构配用电数据集成及存储处理技术
多源异构配用电数据集成及存储处理技术包括多源数据特性、信息模型、融合方法和标准。具体包括:①对电网企业内部的配电自动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负荷控制系统等和外部的气象、社会经济等多源数据特性进行分析;②抽象和构建智能配用电大数据环境下包含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的信息模型;③建立智能配用电多业务数据融合方法和信息交换标准,实现智能配用电跨平台数据的迁移与信息交换。
3.1.3 大数据可视化技术
大数据可视化技术包括可视化信息模型构建及信息压缩、动态高维数据的可视化。具体包括:①配用电数据可视化基础信息模型、数据映射方式和信息交换;②兼顾节点关系的清晰表达和大容量节点的展示需求的超大图布局方法;③历史数据、实时数据以及未来规划数据的动态展示及降维分析。
3.2用户用电负荷数据存储分析与修正技术
用户用电负荷数据存储分析与修正技术内容包括2个方面:用电负荷数据存储分析技术、用户用电负荷数据分析与修正技术。用电大数据存储分析图见图3。
图3 用电大数据存储分析图
3.2.1 用电负荷数据存储分析技术
用电负荷数据存储分析技术包括数据索引、高效存储。具体包括:①负荷均衡的高维时序数据分布式索引;②针对用户用电负荷数据不同维度剖面特征的多级索引;③面向配用电网多源数据的行列融合的索引机制;④基于列存储的用户用电负荷时间序列数据的存储模型;⑤基于分布式文件系统的多结构用电负荷数据的存储模型;⑥支持大规模时序数据的数据压缩存储及支持用户用电负荷数据分析的高效行列混合存储技术。
3.2.2 用户用电负荷数据分析与修正技术
用户用电负荷数据分析与修正技术包括大数据的清洗与修正、聚类分析、关联与演化分析。具体包括:①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卡尔曼滤波用电负荷数据修正方法;②基于用户用电数据关联性的分布式海量数据清洗、修正算法;③基于用电负荷数据时序性的并行聚类算法,结合异构数据源的协同聚类分析方法;④面向用电负荷数据的多源用户关联分析方法;⑤基于分布式计算框架的分布式关联规则挖掘算法;⑥基于社会公共信息分析的用电用户关联挖掘算法。
3.3 智能配用电典型业务大数据分析技术
智能配用电典型业务大数据分析技术研究内容包括4个方面内容:节电技术、用电预测技术、配用电网架优化技术、错峰调度技术。智能配用电大数据分析图见图4。
图4 智能配用电大数据分析图
延伸阅读:智能配电系统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科大智能1月24日晚间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00万元~810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公司表示,业绩变动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公司整体经营业绩扭亏为盈,公司聚焦于数字能源业务发展的战略初现成效。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驱动下,得益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加快推进和新能
2024年南方电网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光储直柔园区友好互动配用电系统设备及其配套实施服务专项采购中标结果公告(采购编号:CG2100022001918551)
大规模分布式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新主体、新业态的接入所产生的压力都给到了配电网。只有配电网可靠性和承载能力提上去,新能源规模发展的才更加有序、健康,这就需要有效的数字化手段与智慧化的配用电设备来进行支撑。11月2日,科林电气举行第二十届智能电网配用电技术创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3月4日,三星医疗发布投资者活动记录,其中提到,近期发布的核心团队持股计划考核目标为:以2022年智能配用电扣非净利润为基准,2024年智能配用电扣非净利润增长不低于123%,2025年智能配用电扣非净利润增长不低于190%,2026年智能配用电扣非净利润增长不低于277%。三星医疗表示,
近日,河北省智能电网配用电技术创新中心技术指导委员会在石家庄顺利召开,会议回顾了2023年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工作,认真部署了2024年工作内容,并围绕配电网、新能源等智能电网领域关键技术展开讨论,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维江等专家领导亲临会议现场,并提出具体指导建议。华北电力大学教授王增平、刘云鹏
10月21日,科林电气主办的“第十九届智能电网配用电技术创新论坛”在石家庄举行,大会聚焦人工智能、物联网、新能源等领域,强化智慧电网配用电技术创新,携手引领行业发展趋势,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增势聚能。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随着全球科技革命、
人才高地建设是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要求,是建设能源领域重要人才中心的战略支点,是支撑广东高质量发展和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建设的必然要求。为贯彻落实南方电网公司人才强企战略,广东电网公司牵头制定了智能配用电人才高地建设方案,以科研团队建设为抓手,以“破障碍、搭平台、建队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5月8日,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动清洁能源装备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输变电装备产业。发展大容量、超高压、组合化、无油化、智能化、抗短路、高可靠和免维护输变电设备,提升系统集成能力。以智能电网装备为主
电力能源领域处在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阶段,面临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供需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期。“碳达峰,碳中和”作为当前能源产业发展重要战略目标,对能源清洁化、多类型能源灵活并网及供能系统安全协同控制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要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南方电网旗下上市公司——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2年度业绩报告。2022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8,968.3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9.2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571.8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3.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9,347.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3日,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召开2023年工作会议。会议提出,2023年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计划投资70亿元,持续提升电力供应水平,聚焦数字电网、智能配用电、储能、电碳耦合等优势领域,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大力推广高品质供电技术,支撑深圳“20+8”高端产业园区高品质供电需
12月6日,从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传来消息,由该公司牵头的国家863计划课题智能配用电大数据应用关键技术顺利通过国家科技部中期检查。该课题高质量、超额完成任务书中期要求的各项成果及功能技术指标,获得专家组一致好评。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大力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等新技术在智能
11月24日上午,国家科技部在上海组织召开国家863计划课题智能配用电大数据应用关键技术中期检查会。会上,课题组汇报了项目目前掌握的关键技术和取得的成果,并展示了国内首套智能配用电大数据应用系统。专家组经交流讨论,一致认为课题织有力、执行良好,各项指标均超过中期考核目标。国家科技部领导
编者按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供电企业通过分析和预测电量,了解社会用电需求,为下一步电网投资和建设提供重要决策依据,对保障社会用电越来越重要。国家电网公司积极开发利用大数据技术,使预测电量更科学精准。本期报道上海电力科学研究院和江苏南通供电公司的研究项目和具体做法,分享其研究成果
9月3日下午,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等多家单位大数据方向专家、学者到上海电力科学研究院漕溪能源转换基地电力大数据实验室,交流、指导国家863计划课题智能配用电大数据应用关键技术。项目组成员向各位专家、学者介绍了电力大数据实验室的软硬件配置、项目研发应用场景、项目进展
5月30日,由国网上海电力牵头的国家863计划课题智能配用电大数据应用关键技术召开课题启动会,国家科技部高技中心能源处陈硕翼等出席会议。智能配用电大数据应用关键技术是2015年度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由国网上海电力牵头开展,中国电科院、南瑞集团、复旦大学、上海交大、浪潮集团
6月19日,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卫星大数据应用平台通过专用传输通道,分别从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和国家气象局接入最新实时数据,更新近实时模拟场景数据,为科研业务提供更贴近实际的数据支撑。中国电科院卫星大数据应用平台于2018年9月上线运行,目前拥有国内外39颗卫星遥感和各类气象数据解码、分发能
面向高频、实时、多源和异构的配用电大数据处理的实时性对于高频、实时、多源和异构的配用电大数据的高效管理,目前缺乏异构数据的一体化信息模型、元数据规范与统一转换格式的准确定义,无法对配用电大数据进行高效的集成与融合,因此需要提出可扩展的,适用于多源、多层异构数据的融合技术。未来智能
近日,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与河北隆基泰和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智能配用电大数据分析系统软件销售合同》,联研院首例海外科技成果面向国内市场实现成果转化。智能配用电大数据分析系统项目致力于挖掘国家电网公司配用电相关业务领域数据资产的价值,为大客户和售电公司提供定制化增值服务。项
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积累了大量的配用电数据,对大数据技术也产生强烈的需求。智能配用电大数据应用关键技术具体包括:配用电网大数据体系架构及共性基础技术;用户用电负荷数据存储分析与修正技术;用电预测等智能配用电业务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智能配用电大数据示范应用方案设计。0.引言近年来,大数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配用电系统正在产生出越来越多的数据,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对提高配用电系统的管理、运行水平有潜在的价值。在世界范围内,配用电大数据的应用研究刚刚起步,仍存在着技术储备不足、数据获取和融合存在障碍、数据分析理论和技术缺乏等问题。本文提出的配用电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