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16-12-12 09:19来源:供用电杂志作者:田世明等关键词:智能配用电智能配用电大数据应用配用电网大数据收藏点赞
我要投稿
3.3.1 节电技术
基于智能配用电大数据的节电技术包括典型电力用户用电特性聚类分析、电价、激励机制、用户用电行为、环境感知等多因素用户节电关联分析方法。具体包括:①典型电力用户用电特性局部敏感性相似分析技术;②综合考虑用户社会经济、气候等因素对电力用户用电特性的影响并研究量化不同因素对电力用户用电特性的关联度;③智能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的配置和运行策略对电力用户用电特性的关联度;④计及电价、激励机制、用户行为、环境感知等因素的用户用电数据分析模型;⑤与大数据分析相结合的多因素用户节电关联分析方法;⑥面向用户用电、网架结构特性的配电网节电降损分析方法。
3.3.2 用电预测技术
基于智能配用电大数据的用电预测技术包括用电预测影响因素识别方法、多类型用电预测模型。具体包括:①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充换(放)电等的用户个体、群体多时态数据的量值特征及规范化方法;②基于用户用电历史数据挖掘的用电预测模型与参数影响因素;③用电预测模型、参数与用户用电行为特征、用户社会经济特征等诸多因素的关联性;④用户用电预测关键因素关联度矩阵构建方法;研究用电预测关键因素关联度的属性约简方法;⑤面向多类型用户的短期和中长期参数自校正时间序列用电预测模型;⑥基于用户多种聚类方法的用户群体短期和中长期参数自校正时间序列用电预测模型。
3.3.3 配用电网架优化技术
基于智能配用电大数据的配用电网架优化技术包括数据并行聚类及关联分析、可行网架集构建方法。具体包括:①设备负荷率等参数和用户用电规律的并行聚类及关联分析方法;②负荷密度及负荷变化趋势与网架结构的关联分析方法;③研究网架结构与供电可靠性和线路功率损耗等的并行聚类及关联分析方法;④与智能配用电网架构建相关的分层分类数据关联模型;⑤融合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城镇规划与建设、分布式电源和电动汽车充电站接入,以及基于大数据的用电预测和用户用电特征挖掘等多个方面的基于分层分类数据关联模型生成可行网架集的方法。
3.3.4 错峰调度技术
基于智能配用电大数据的错峰调度技术包括聚类分析技术、自动分配算法。具体包括:①配用电错峰调度资源多源数据融合规则和方法;②满足配用电安全性、经济性及用户多样化用电需求的用户用电特性等多因素的错峰资源大数据层次化聚类分析方法;③考虑经济性和安全性等约束边界,构造配用电侧可调度错峰资源分配指标权重系数矩阵;④综合配电、用电和社会经济等多维可调度资源,建立配用电侧错峰指标分配体系和递阶层次模型。
3.4智能配用电大数据示范应用方案设计
在示范工程建设与实施上,结合上海浦东新区配用电业务的具体需求,兼顾工程建设的经济成本的考虑,配置适应配用电业务发展要求的、满足研究性能要求的包含高性能计算机、中低端服务器混合配置的配用电大数据应用系统硬件;在软件配置上,构建大数据统一数据处理平台,构建包含并行计算、高速检索、处理结果缓存等组件的大数据软件处理环境,为多源异构数据的高速处理提供支撑。在充分考虑信息安全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已有的海量历史/准实时综合数据平台,按照电力系统“专网专用、安全分区、横向隔离、纵向加密”的安全防护要求通过安全III区接入能量管理系统、配用电自动化系统、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生产管理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营销应用系统、客户服务系统7个电力行业内的信息系统,实现对配电和用电的实时数据、业务数据的安全接入;遵循国家信息安全防护的规定接入气象信息系统、社会经济数据2个电力行业外数据,共接入包含电力行业内和行业外的9个信息系统,为大数据配用电应用系统提供多源可靠的综合数据。在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信息融合与数据挖掘的基础上,部署节电、用电预测、网架优化、错峰调度等高级应用,实现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智能配用电应用深化与性能提升,推动上海市智能配用电业务的综合智能化、精益化发展。
4.结语
智能配用电大数据是充分发掘智能电网价值的重要方面,而且是一个在国内外都刚刚起步,具有很大研究空间的领域。主要结论为:
1)提出了配用电体系架构,设计先进适用架构,解决多源异构配用电数据的多源集成、统一存储、高效处理的难题。
2)详细分析了智能配用电大数据典型业务场景和关键技术,提出了大规模配用电数据存储、处理、修正及应用解决方法。
3)设计智能配用电大数据应用方案,为示范工程建设提供支撑。
延伸阅读:智能配电系统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科大智能1月24日晚间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00万元~810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公司表示,业绩变动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公司整体经营业绩扭亏为盈,公司聚焦于数字能源业务发展的战略初现成效。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驱动下,得益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加快推进和新能
2024年南方电网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光储直柔园区友好互动配用电系统设备及其配套实施服务专项采购中标结果公告(采购编号:CG2100022001918551)
大规模分布式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新主体、新业态的接入所产生的压力都给到了配电网。只有配电网可靠性和承载能力提上去,新能源规模发展的才更加有序、健康,这就需要有效的数字化手段与智慧化的配用电设备来进行支撑。11月2日,科林电气举行第二十届智能电网配用电技术创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3月4日,三星医疗发布投资者活动记录,其中提到,近期发布的核心团队持股计划考核目标为:以2022年智能配用电扣非净利润为基准,2024年智能配用电扣非净利润增长不低于123%,2025年智能配用电扣非净利润增长不低于190%,2026年智能配用电扣非净利润增长不低于277%。三星医疗表示,
近日,河北省智能电网配用电技术创新中心技术指导委员会在石家庄顺利召开,会议回顾了2023年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工作,认真部署了2024年工作内容,并围绕配电网、新能源等智能电网领域关键技术展开讨论,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维江等专家领导亲临会议现场,并提出具体指导建议。华北电力大学教授王增平、刘云鹏
10月21日,科林电气主办的“第十九届智能电网配用电技术创新论坛”在石家庄举行,大会聚焦人工智能、物联网、新能源等领域,强化智慧电网配用电技术创新,携手引领行业发展趋势,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增势聚能。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随着全球科技革命、
人才高地建设是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要求,是建设能源领域重要人才中心的战略支点,是支撑广东高质量发展和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建设的必然要求。为贯彻落实南方电网公司人才强企战略,广东电网公司牵头制定了智能配用电人才高地建设方案,以科研团队建设为抓手,以“破障碍、搭平台、建队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5月8日,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动清洁能源装备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输变电装备产业。发展大容量、超高压、组合化、无油化、智能化、抗短路、高可靠和免维护输变电设备,提升系统集成能力。以智能电网装备为主
电力能源领域处在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阶段,面临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供需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期。“碳达峰,碳中和”作为当前能源产业发展重要战略目标,对能源清洁化、多类型能源灵活并网及供能系统安全协同控制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要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南方电网旗下上市公司——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2年度业绩报告。2022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8,968.3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9.2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571.8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3.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9,347.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3日,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召开2023年工作会议。会议提出,2023年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计划投资70亿元,持续提升电力供应水平,聚焦数字电网、智能配用电、储能、电碳耦合等优势领域,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大力推广高品质供电技术,支撑深圳“20+8”高端产业园区高品质供电需
12月6日,从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传来消息,由该公司牵头的国家863计划课题智能配用电大数据应用关键技术顺利通过国家科技部中期检查。该课题高质量、超额完成任务书中期要求的各项成果及功能技术指标,获得专家组一致好评。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大力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等新技术在智能
11月24日上午,国家科技部在上海组织召开国家863计划课题智能配用电大数据应用关键技术中期检查会。会上,课题组汇报了项目目前掌握的关键技术和取得的成果,并展示了国内首套智能配用电大数据应用系统。专家组经交流讨论,一致认为课题织有力、执行良好,各项指标均超过中期考核目标。国家科技部领导
编者按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供电企业通过分析和预测电量,了解社会用电需求,为下一步电网投资和建设提供重要决策依据,对保障社会用电越来越重要。国家电网公司积极开发利用大数据技术,使预测电量更科学精准。本期报道上海电力科学研究院和江苏南通供电公司的研究项目和具体做法,分享其研究成果
9月3日下午,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等多家单位大数据方向专家、学者到上海电力科学研究院漕溪能源转换基地电力大数据实验室,交流、指导国家863计划课题智能配用电大数据应用关键技术。项目组成员向各位专家、学者介绍了电力大数据实验室的软硬件配置、项目研发应用场景、项目进展
5月30日,由国网上海电力牵头的国家863计划课题智能配用电大数据应用关键技术召开课题启动会,国家科技部高技中心能源处陈硕翼等出席会议。智能配用电大数据应用关键技术是2015年度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由国网上海电力牵头开展,中国电科院、南瑞集团、复旦大学、上海交大、浪潮集团
6月19日,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卫星大数据应用平台通过专用传输通道,分别从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和国家气象局接入最新实时数据,更新近实时模拟场景数据,为科研业务提供更贴近实际的数据支撑。中国电科院卫星大数据应用平台于2018年9月上线运行,目前拥有国内外39颗卫星遥感和各类气象数据解码、分发能
面向高频、实时、多源和异构的配用电大数据处理的实时性对于高频、实时、多源和异构的配用电大数据的高效管理,目前缺乏异构数据的一体化信息模型、元数据规范与统一转换格式的准确定义,无法对配用电大数据进行高效的集成与融合,因此需要提出可扩展的,适用于多源、多层异构数据的融合技术。未来智能
近日,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与河北隆基泰和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智能配用电大数据分析系统软件销售合同》,联研院首例海外科技成果面向国内市场实现成果转化。智能配用电大数据分析系统项目致力于挖掘国家电网公司配用电相关业务领域数据资产的价值,为大客户和售电公司提供定制化增值服务。项
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积累了大量的配用电数据,对大数据技术也产生强烈的需求。智能配用电大数据应用关键技术具体包括:配用电网大数据体系架构及共性基础技术;用户用电负荷数据存储分析与修正技术;用电预测等智能配用电业务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智能配用电大数据示范应用方案设计。0.引言近年来,大数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配用电系统正在产生出越来越多的数据,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对提高配用电系统的管理、运行水平有潜在的价值。在世界范围内,配用电大数据的应用研究刚刚起步,仍存在着技术储备不足、数据获取和融合存在障碍、数据分析理论和技术缺乏等问题。本文提出的配用电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