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努力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局决定对积极有效开展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工作,在促进创新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利权人和发明人(设计人)给予表彰。
根据《中国专利奖评奖办法》的规定,经国务院有关部门知识产权工作管理机构、地方知识产权局、有关全国性行业协会,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等推荐,由中国专利奖评审委员会评审,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决定授予“一种交流输电线路雷电绕击与反击的识别方法”中国专利优秀奖,该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发明人:束洪春、张广斌、王永治、程春和、孙涛、彭仕欣、张加贝、朱子钊、朱盛强。
北极星输配电网特将该发明专利内容整理如下: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流输电线路雷电绕击与反击的辨识方法。 由于雷电绕击与反击交流输电线路的电磁暂态量产生的机理,以及线路上雷击电磁暂态的传播路径不同,故其产生的电流暂态信号在不同频带的能量分布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本发明于保护安装处的行波分析与测距高速采集系统中,利用小波分析提取零模电流在不同频带下的能量,根据能量分布的特征来区分雷电绕击故障与反击故障,经过大量仿真表明该方法可靠、有效,完全能对交流线路全线的雷电绕击与反击故障进行准确识别。
本发明所依据的理论基础较为直观,物理概念清晰,因而易于实现,可广泛应用于交流系统保护装置,为交流线路防雷设计提供重要数据支撑,为线路的运行与维护提供参考。
技术要点简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流输电线路雷电绕击与反击的识别方法,属于电力系统雷电电 磁暂态监测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雷云放电时在导线或电气设备上形成雷电过电压, 分为直击雷和感应雷过电 压 [1]。 直击雷过电压可能达到很大的幅值,即便是绝缘强度很高的特高压输电线路,仍会因 绝缘子的闪络而引起雷击跳闸事故。 直击雷故障分为绕击、反击两种,绕击是雷电绕开避雷 线直击于输电线上,而反击是雷电直击于避雷线上或杆塔上,由于杆塔接地电阻存在,塔顶 电位瞬间突增导致绝缘闪络 [2]。 因两种雷击故障的产生机理不同,故而防护措施也不相同。 只有正确的完成判断,交流线路防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3]。 然而,目前对输电线 路的雷电绕击、反击故障的辨别十分困难。 国外对雷电绕击、反击的研究大多停留在杆塔设 计领域,而国内大部分是根据多年工作经验由人为判定,其存在的误差较大。 此外,也有提 出通过在杆塔安装磁带测量装置辨别雷电绕击、反击故障 [4],但实现起来较为不便。
研究改善高压交流架空输电线路的雷电特性,是当前我国高压输电工程亟待解决 的重要课题之一。 提出一种简单可靠的方法,使其能在对雷击故障进行故障点准确定位的 前提下,准确辨别出雷击故障的类型,将为线路防雷提供重要数据支撑,为线路的运行与维护提供参考。 随着对行波保护与暂态保护研究的深入,一些研究者关注雷电故障与非雷电 故障的区分问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7-14],但对于雷击故障中绕击、反击的区分则有待进 一步研究。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2日,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了解到,截至3月31日,浙江通过中长期协议计划采购清洁能源电量约1117亿千瓦时,计划绿电采购约750亿,清洁能源电量和绿电占比分别达到54.5%和36.5%,均创历史新高。浙江是能源资源小省和消费大省,电力供应对外依存度高。目前,已建成的两条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和三条
3月13日,在安徽省长丰县庄墓镇,一架无人机从合肥供电公司部署的淮芜3号无人机机场飞出,按照预设航线对1000千伏淮芜线开展自主巡检。淮芜线是1000千伏淮南—上海特高压交流输电示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均高度近百米,输送功率约600万千瓦。为提升超高压、特高压线路的运行可靠性,合肥供电公司部
日前,在合肥市长丰县庄墓镇小刘户村,一台无人机自国网合肥淮芜3号机场内飞出,按照设定航线对交流1000千伏淮芜线进行巡检。3月初起,这条世界电压等级较高的交流输电线路合肥段率先具备无人机自主巡检能力。在无人机自主巡检的同时,距离现场约80公里外的国网合肥供电公司输电全景智慧管控中心大屏幕
近年来,新能源经柔性直流输电(voltagesourcedconverterbasedHVDC,VSC-HVDC)(以下简称“柔直”)送出系统被广泛应用,推动全球电力向着清洁和绿色发展。但是,新能源经柔直送出系统的交流输电线路受两端电力电子装置及控制策略影响,故障时短路电流会存在波形畸变、相角受控、幅值受限等特征。基于
科林电气始终秉持创新精神,深度耕耘电力领域,在国内外市场齐头并进,不断推出卓越的电力系统解决方案。从科特迪瓦格西波-波波里水电站项目,到国网总部计量互感器多批次中标项目,再到山西瑞君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建设项目,每一个成果都展现了科林电气在电力行业的深厚底蕴与强大实力。科特迪瓦格西波-
在电力系统中,柔性技术通常指灵活的电能变换与控制技术,它基于大功率、高性能的电力电子器件,可实现对电网电压、电流、功率等各类参数的实时调节,具有可控性好、适应性强、响应速度快、智能化程度高等特点。文/特约记者徐梓沐谢浩铠近年来,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把多项柔性技术应用于电网建设与
11月20日,江苏±200千伏扬州—镇江直流输电二期线路工程(淮安—镇江线路工程)首基基础施工试点在镇江举行,标志着扬镇直流二期工程正式开工。扬镇直流工程是我国首个交流输电改直流输电工程,也是高压交直流混联系统方案应用的示范工程。扬镇直流一期工程已于4月建成投运,每年可向苏南地区输送约20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四项特高压及其配套项目出现新进展。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12月3日,庆阳换流站交流系统5回750千伏输电线路结束24小时试运行,交流系统启动调试圆满完成并成功投运。这也意味着庆阳换流站第一阶段成功投运,并且正宁电厂通过庆阳换流站2回输电线路与甘肃主网相
随着我国能源转型的加速,特高压项目已成为推动能源高效配置与新能源充分消纳利用的重要力量。步入2025年,特高压技术不仅发挥着电力能源输送的核心作用,更是代表着国内输电领域的高精尖技术发展方向。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特高压项目的最新进展,共有7项特高压工程拟在2025年投运,其中川渝1000千伏特
10月25日,阳江三山岛海上风电柔直输电工程(陆上工程)项目获批复,意味着继三峡如东海上风电、青洲五/七海上风电之后,国内又一个海上风电柔直输电工程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站在近海资源逐渐饱和、远海风电开发比例大幅上升、国家深远海发展规划即将出台的当下,除了机组大型化、深远海船舶装备等一
编者按大力发展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是中国电力系统实现绿色转型的必由之路。新能源发电的随机性、间歇性和波动性导致系统运行状态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同时,随着“西电东送”战略的实施,一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和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相继投运,形成了交直流互联的大电网格局。因此,亟需分析新
国际大电网委员会(CIGRE)2024年大会于8月25日至30日在法国巴黎召开。在8月25日举行的开幕式上,CIGRE主席MichelAugonnet先生作开幕致辞,来自全球的4480名专家参加了这次盛会。在颁奖环节,CIGRE主席宣读了各奖项获奖名单,并邀请获奖者上台祝贺。本次会议颁发了CIGRE奖章、CIGRE会士、荣誉会员奖、
10月20日获悉,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自主建成2.0兆伏雷电先导电场全时空模拟试验平台。该平台模拟真实雷电电场环境,研究目标物雷电上行先导放电过程,揭示雷电接闪机理和优化防护措施,为雷电机理研究提供新的试验平台。据介绍,雷电直击及产生的后续电磁效应是威胁高压输变电设备、低压信息系
12月29日,半波长交流输电线路保护装置样机顺利通过电力工业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质量检验测试中心12大项共128小项的检验测试,填补了国内外半波长交流输电线路保护装置空白,为半波长交流输电技术的应用创造了条件。自2016年年初交流半波长输电研究项目全面启动以来,公司党组高度重视,在公司重大科技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努力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局决定对积极有效开展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工作,在促进创新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
雷电概述1.1雷电现场雷电是伴有闪电和雷鸣的一种雄伟壮观而又有点令人生畏的放电现象。产生雷电的条件是雷雨云中有积累并形成极性。雷电一般产生于对流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中,因此常伴有强烈的阵风和暴,有时还伴有冰雹和龙卷,云的上部常有冰晶。冰晶的凇附,水滴的破碎以及空气对流等过程,使云中产生电
输电线路遭受雷击时,会对整条线路产生冲击,很有可能出现闪络或电弧,引起线路发生对地短路或相间短路。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会发生线路跳闸故障,而若是发生了不可恢复性故障,将无法自动重合闸而自动恢复供电,导致严重的中断供电的事故。为了防止这种严重跳闸事故的发生,目前输电线路主要的防雷措施
大运会已近尾声,深圳电网始终保持安全平稳运行。鸟瞰深圳,万家灯火,体育场馆内,灯火通明,广东电网公司究竟为大运保电投入了什么“秘密武器”?据了解,其中既有使整个电网更加稳定的系统,也有针对单个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设备,可谓有点有面。庞大的电网中,处处可见科技的力量。大量新技术的运用从内部有力地支撑了整个电网平稳高效运行。广东电网用科学的制度和新技术的运用,做到了大运保电“更高效、更到位、更出色”。科学制度保障科技保电到位为了大运会保供电工作,广东电网公司在生产技术方面注意建立科学制度,创新保电手段,针对保供
11月8日,经九江供电公司专家组的严格审核与验收,湖口35kV均城线输电线路改造工程一次性送电成功,正式投入运行。 作为湖口公司第二批农网扩需工程,该条线路投入资金近200万元,总长8.796公里,采取单回路砼杆、铁塔混合架设,其中砼杆44基,钢管塔1基,铁塔1基。LGJ-150/20导线取代了原前的LGJ-70/10导线,输电线路比原先缩短了0.7公里,全线采用缩短杆塔档距和钢管组合塔,不仅优化了电网结构,增加导线的机械强度和导线截面,提高线路的输电能力,而且节约了线路走廊,降低了损耗,提升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同时,线路全程架设了避雷线,通过
利用雷电定位监测系统等科技手段 本网讯通讯员宋萍报道近日,220千伏众钢线A、B相跳闸,重合不成。山东公司立刻查询雷电监测系统,显示当天16时50分23秒,在众钢线19到20号塔之间有一强雷击。后经巡线,发现20号塔绝缘子有放电痕迹。 入夏以来,山东雷雨天气状况不断出现,为预防雷电对电网和输变电设备安全带来的灾害,山东公司在全省建立雷电定位监测系统,利用该系统加强对雷电的监测,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保证电力系统供电的安全可靠。 &n
本网讯通讯员张玉生报道5月12日,在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虎头山220千伏三富线#11铁塔的架空避雷地线上,三明电业局带电中心人员正采用机器人在这条线路上安装国内新近推出的防绕击避雷针。 “以往均采用人工在输电线路上安装防绕击避雷针,不仅安装时间长,还存在人身安全的隐患,遇到大高差线路(时)人工无法安装。那原先人工安装一基塔避雷针至少需要2个小时,利用这个机器安装后只需1小时左右,同时也消除了安装人员进出地线存在的人身安全隐患,也解决了大高差线路无法人工安装的难题。” 据了解,防绕击避雷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评审结果公示,易事特首席技术官于玮博士项目团队申报的发明专利“微电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经过严格的初评、复评和终评环节从中脱颖而出,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不仅展示了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的卓越实力,更是对集团在推动新能源及微电网行业技术进步
2024年12月23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评审结果公示》,经过为期5天的公示期,蜂巢能源科技(马鞍山)有限公司申报的“一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发明专利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中国专利奖是中国专利领域的至高荣誉,作为唯一由政府部门颁发的、专门针对已授权
近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公布了备受瞩目的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专精特新企业是国家解决“卡脖子”问题的利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在这场激烈的评选中,永固集团凭借其在专业化运营、精细化产出、特色化工艺和新颖化产品等方面的突出表现,脱颖而出,荣耀上榜
4月26日是第24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南方电网公司始终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将知识产权作为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关键纽带,在促进专利、高价值创造、高效能运用、高强度保护等方面多维度发力,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在推动专利产业化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建设央企首个国家
将重点开展“华龙一号”、小堆等领域科技攻坚——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长利核能作为安全、经济、高效的清洁能源,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我国能源体系清洁低碳转型,具有独特作用和重要意义。目前,我国核电进入积极安全有序发展的时期,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
2024年1月4日下午,第三届“科创中国·天府科技云服务大会”预热活动——“科创中国·科菁荟”·绿色低碳环保创新技术路演活动在成都科技会堂举行。本次活动由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中建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举办。活动旨在通过路演形式,帮助链主企业吸引上下游相关企业补链强链,加
11月26日,中华环保联合会在京组织召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稳质增效与智能运维技术研究及成套装备应用”科技成果鉴定会,该项科技成果由中建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和四川发展环境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经专家组讨论,一致认为该成果技术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
12月7日,紫京科技首席科学家王先友教授亲临仙游紫京新能源三元前驱体项目现场进行视察指导,仙游县政府副县长林金涛陪同视察,董事长景煜带领项目团队核心人员热情接待。此次视察旨在推动新能源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为紫京科技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王先友,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国皇
11月13日,哈尔滨工业大学消息,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热能工程领域的先行者与奠基人、全国师德标兵,哈尔滨工业大学原副校长、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秦裕琨,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1月13日7时35分在黑龙江哈尔滨逝世,享年90岁。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热能工程领域的先行者与奠
10月25日,深圳坪山区政府印发关于动力电池研发中心项目遴选方案的公示。公告显示,动力电池研发中心项目意向单位为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公告如下:关于动力电池研发中心项目遴选方案的公示为了增强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产业整体自主研发能力,根据《深圳市工业及其他产业用地供应管
最近,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的获奖名单正式公布,盐城供电公司牵头申报的“三相高度同步可调变压器”获中国专利优秀奖,这也是盐城供电公司首次获得国内最高级别的专利奖项,实现公司国家级科技奖励“零突破”。我们知道,“中国专利奖”设立于1989年,是由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