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1.为何我国弃风现象尤为突出?
“十三五”期间整个风电产业发展不再以规模为导向,在规划目标上有保有压,更注重就近就地利用,但由于多层原因,“十三五”时期要想彻底解决弃风问题,依然任务艰巨。
相关新闻:【重磅】能源局印发《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全文)
【重磅】风电十三五轮廓已定:总装机2.1亿千瓦、海上风电500万千瓦、弃风5%以下
千呼万唤始出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正式发布的《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时隔15年之后,电力主管部门再次对外公布的电力发展5年规划。在过去的“十一五”“十二五”期间,电力规划一直处于缺位状态。随后,《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也接踵出台。值得注意的是,两份规划都共同剑指弃风顽疾。
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韩水在《规划》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规划》着力解决的是现在电力系统运行当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弃风、弃光的问题。他说,首先在可再生能源的布局上要进行优化,一些弃风弃光的地区要适当放缓规模和节奏;其次坚持集中建设与分散建设并举的原则,以就近消纳为主;最后全面提升系统的灵活性,提高电力系统的调峰能力。
而《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则给出了布局上的新思路。该规划指出,“十三五”时期,中东部和南方地区将成为我国风电开发的重心,同时,要有序推进“三北”地区风电就地消纳利用,利用跨省跨区输电通道优化资源配置。可以看到,“十三五”期间整个风电产业发展不再以规模为导向,在规划目标上有保有压,更注重就近就地利用,在“三北”地区持续弃风限电的背景下,开发中东部和南方地区的分散式风能资源,成为最大亮点,也成为今后破解弃风难题的风向标。
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与统计研究所所长李琼慧告诉《亮报》记者:“《规划》出台以后,我们也进行了研究,我们认为,规划中很多思路和方法都是创新性的,比如,通过技术和机制手段,提高火电的灵活性,这在短期内是较为有效的办法,还比如严格控制三北地区的新增风电规模等,都力图从规划角度推动风电更好发展。”
“‘十三五’期间,整个风电乃至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不再以规模为导向,不再只注重新建的规模,更重视利用,特别是就近和就地的利用。”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副处长李鹏曾公开表示。
近年来,弃风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从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前9个月数据可以看出,全国风电弃风电量394.7亿度,平均弃风率达19%。尽管比上半年21%的弃风率降低了两个百分点,但仍不容乐观。
为什么我国弃风现象尤为突出?记者调查得知,与国外相比,我国弃风的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国外特别是欧美国家陆上风电以分布式为主,例如德国、丹麦陆上风电90%靠近用电负荷,可以直接就近消纳,而我国风电资源逆向分布的特点突出,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都远离负荷中心;其次,欧美国家拥有较完备的电力市场机制,例如丹麦的风电作为北欧电力市场主体直接参与中长期、实时市场交易,其中很大一部分风电通过交易输送到挪威、瑞典等北欧国家完成消纳;最后,欧美国家具备灵活调节能力的电源比例较高,具备很好的快速调节和起停能力。
针对这些问题,两份规划也在宏观调控上下足了功夫。
据了解,根据总量目标,我国2016年至2020年将新增风电装机容量8100万千瓦以上,年均新增约1600万千瓦,年均增速7.4%,相比“十二五”时期23.4%的实际年均增速有较大降低。
然而,因多层原因,“十三五”时期要想彻底解决弃风问题,依然任务艰巨。对此,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风电技术中心主任汪宁渤直言,尽管《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加快开发中东部和南方地区陆上风能资源,但“十三五”期间我国仍将面临弃风难题。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我国风电发展虽然在装机容量方面增长迅猛,但在利用方面还刚刚起步。到去年年底,风电占我国全部发电量的比重刚刚超过3%。“未来,如果风电占全部发电量的比重不能突破5%,突破10%,最终达到目前欧洲先进国家的水平,也就是占全部发电量的20%~30%,整个风电产业就无法摆脱外界非议的‘花瓶’角色。”李鹏说。
《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指出,到2020年年底,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要确保达到2.1亿千瓦以上。有专家表示,在“十三五”风电装机还将保持大幅增长的情况下,推动风电高比例应用才是重中之重。
一边是发展势头依然迅猛的装机容量,一边是消纳难,冰火两重天之下,未来风电发展将如何提高利用率?
2.试行配额管理,用政策支撑消纳
风电的消纳需要市场与政策“两只手”。国家应尽快出台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管理办法,明确地方政府、电网企业和风电企业的责任与义务,制定可再生能源交易机制和配额管理办法,确定全国各地区可再生能源的消费配额比例。
每年供暖季来临,弃风问题就尤为突出。
记者调查发现,这与我国能源资源逆向分布和供热需求有关。我国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三北”地区,而恰好风电发展较快的内蒙古、甘肃、河北、新疆、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省(区)也是热电联产火电机组比重最大的地区。到了冬季,热电联产火电发电负荷受制于供热需求难以降低,热电联产火电机组占用了发电容量空间,新能源消纳市场空间和调峰容量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直接导致了我国“三北”地区每年冬季供暖期弃风尤其严重。
“我认为,新能源与电网建设不同步、新能源与灵活调峰电源建设不协调是影响风电消纳的两个主要原因。”汪宁渤告诉记者,供暖季放大了“新能源与灵活调峰电源建设不协调”这一矛盾。
汪宁渤说,新能源与电网建设不同步的问题,受到电力发展规划、电源电网统筹和项目建设合理工期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李琼慧也证实了这一点:“在规划里,风电场在建设之初没有同时考虑送出和市场消纳。也就是说,电源项目与电网规划脱节了。比如一个电网建设申请在2009年提出,核准整个程序下来可能要到2015年才能拿到批复,这是导致目前弃风限电严重、大量清洁能源送不出去的主要原因。”
此次发布的《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和《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都提出了“到2020年,全国风电装机达到2.1亿千瓦以上”的目标,并指出大力发展新能源,要优化调整开发布局,依托电力外送通道,有序推进“三北”地区可再生能源跨省区消纳4000万千瓦。但送到哪里,消纳多少,规划中并未明确。
记者调查了解到,目前多数负荷需求高的省份电力消纳都以省内为主,省内不够时,才向外要电。地方政府首先保证的是本省火电消纳,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形势下,消纳外省清洁电的积极性不高。有媒体报道,一些地方盲目跟风风电、光伏等项目,想把GDP留下,但供需之间没有办法有效地配置资源。
解决弃风问题,消纳是重中之重。对此,汪宁渤在接受《亮报》记者采访时说:“我建议,国家应尽快出台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管理办法,明确地方政府、电网企业和风电企业的责任与义务,制定可再生能源交易机制和配额管理办法,确定全国各地区可再生能源的消费配额比例,激发经济发达地区积极主动接纳风电的意愿。”
对此,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也建议,更为有效的措施是对各省的新能源消纳实行配额制,但是目前仍然处在探讨当中,各省间在配额交易上的成本也很高。
“规划是指导性的,从预期上告诉大家政策上的转变,并不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必须依托规划马上出台一些配套的辅助细则,达到可操作的层面,才能将规划内容落地。”李琼慧认为,两份规划出台之后,接下来要落实的是具体的推进举措,“需要有配套的实施细则来落实,比如电力规划中强调了要加强火电的灵活性,但是具体的火电灵活性的指标现在还没有,调峰能力相关技术参数,如爬坡速率等。”
汪宁渤也说:“还需建立以调峰为主的新能源辅助服务机制,完善跨省区调峰资源共享的管理办法和补偿措施,实现调峰资源在区域乃至全国优化配置,并探索以价格联动为重点的可再生能源交易模式,提高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能力。”
汪宁渤建议,借鉴“西电东送”和“三峡送出”解决水电消纳的成功经验,按照满足“三北”风电、西部光电送出及消纳需求为目标,统筹规划并加快跨区输电骨干通道建设进度,大幅度提高电网在全国范围内优化配置新能源资源的能力。同时,国家出台促进大规模风电消纳的政策措施,引导耗能产业向西北能源资源丰富的地区转移,增加风电就地消纳能力,减少外送负担。坚持电源与电网统一规划的原则,统筹风光电及其各级电网发展速度,并考虑风光电与电网建设速度不同步的实际,适度超前规划建设各级电网,引导新能源发展,实现风电、电网与用电市场协调发展。
3.跨区交易和调度大有可为
实践证明,风电消纳需要全国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截至11月底,北京电力交易中心组织完成省间交易7103亿度,同比增长6.7%。其中落实西电东送、清洁能源消纳等国家能源战略交易规模5484亿度,市场化交易电量达到1619亿度。
据统计,2016年1~11月,国家电网调度范围新能源累计发电量3036亿度,其中,风电累计发电量1921亿度,同比增长27%,光伏累计发电量575亿度,同比增长65%。2016年1~11月,国家电网公司调度范围新增风电1126万千瓦。
新能源发电的巨大体量,使就近就地消纳难上加难。
以甘肃为例,甘肃省风光电90%以上在河西走廊,其中大部分集中在远离负荷中心1000公里以外电网末端,是全世界集中并网规模最大、送出距离最远的风光电基地。风光电受到750千伏电网送出能力不足的制约,酒泉地区出现风光电“过剩”的矛盾突出,风光电非供暖期也频繁遭遇弃风限电,弃风弃光常态化的趋势十分明显。
2016年前10个月,甘肃风光电发电量已经达到173.6亿度,占全省发电量的19.83%;风光电最大发电出力608万千瓦、占当时全省用电负荷的59.66%。2016年全省统调最大用电负荷1309万千瓦,全省风光电装机容量是最大用电负荷的1.49倍,从电力平衡的角度考虑要消纳1955.86万千瓦风光电是不可能的,如果考虑全省现有2791.17万千瓦火电、水电装机容量,市场消纳能力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
甘肃省发电总装机容量4747.04万千瓦,用电负荷仅为1309万千瓦,发电装机容量远远超过了用电市场需求,可以认为呈现了明显的发电生产能力过剩。
在这种情况下,电网企业为了全力消纳新能源,竭尽所能寻找各种办法。
在甘肃,国网甘肃电力围绕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从调度、交易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探索,通过大用户直购电中长期合约、新能源与大用户直接交易、新能源与自备电厂发电权置换等方面的措施,增加了新能源消纳的市场空间。同时配合地方政府努力吸引一些高载能企业入驻河西走廊,尽可能提高新能源就近消纳能力。此外,开展科技创新研究,建设了覆盖河西走廊的风光电集群控制系统示范工程,大幅度提高了大规模集中并网的风光电接纳能力。
在各种举措中,跨区交易和调度成为短期内缓解弃风的有效且直接的办法。“风电波动性较强,在输送时不能‘独善其身’,涉及到与其他电源打捆输送。短期内可以通过交易和价格调节的市场方式,跨省跨区输送消纳更多风电,比如通道低谷时期多送电等。”李琼慧建议。
记者从北京电力交易中心了解到,截至11月底,北京电力交易中心组织完成省间交易7103亿度,同比增长6.7%。其中落实西电东送、清洁能源消纳等国家能源战略交易规模5484亿度,是北京全年用电量的5.8倍;市场化交易电量达到1619亿度,同比增长16.4%。据统计数据,截至11月底,国家电网经营区域各交易中心累计开展市场化交易电量6891亿度,占总电量的20.1%,通过跨区交易和调度促进新能源消纳,成效显著。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9月,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在交易平台组织省间市场交易共计50.7亿度,分别为新疆送江苏、天津、江西“电力援疆”交易和新疆低谷送河南交易16.5亿度,甘肃新能源外送华东、山东交易23亿度,阳城电厂送江苏省间点对网电力直接交易10亿度,四川低谷水电送华中交易1.2亿度。其中,新疆送江苏、天津、江西“电力援疆”交易是北京电力交易中心积极落实政府双边框架协议的具体举措,新疆近500家发电企业积极参与,超过90%为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企业,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交易电量2亿度,直接为缓解西北弃风困局作出了贡献。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以风为弦、以氢为谱,“捕风制氢”在河北张家口赤城变成了现实。近日,笔者走进京津冀首个全链条绿氢基地,探访自然之力如何转化为绿色氢能。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交会地带的赤城县,风能资源丰富。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氢能公司)河北分公司赤城制氢厂厂长袁建栋说,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氢能公
在风电富余的北方,利用谷电供暖正成为清洁取暖、扩大新能源消纳的重要途径。山西灵丘的风电储热集中供暖工程便是治理冬季大气污染、实现绿色转型的一个样本。北风与太阳较量,结果温暖的太阳比凛冽的寒风更容易让人脱去棉衣。不过,如今寒冷的北风却被借来转化为风电,成为供暖的“主力军”。“三北”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21日,山东省能源局发布2025年新能源高水平消纳行动方案。方案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使命担当,认真落实能源
日前,天津发改委印发《天津市风电光伏发电开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其中提出,本市风电、光伏发电开发遵循以下原则:强化统筹、规划引领。加强风电、光伏发电相关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强化资源普查评估,严格落实“三区三线”管控要求,科学避让各类敏感因素,合理布局可开发区域。综合平
在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早期阶段,我国电网建设一直滞后于电源建设,每年用于电网建设的投资仅占电力行业总投资的30%左右。并且,由于对电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我国早期仅考虑了输电线路的建设,而较少涉及到供电可靠性、安全性等问题,导致电网建设历史性欠账严重。自2000年以来,我国在电网投资领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河南省印发《关于实施第七批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的通知》。在最新一批源网荷储名单中,包含风电项目325MW,光伏项目132.6MW。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统计,从该省份发布第一批源网荷储名单至第七批以来,风电项目容量已经累计达到了约3.8GW。在该省2025年2月印发的《河南省配电
据悉,DeepSeek全量模型已在和林格尔新区的三大智算中心完成部署,包括中国移动智算中心(呼和浩特)、并行科技内蒙古算力基地以及东方国信和林格尔智算中心。其中,中国移动智算中心(呼和浩特)是全球运营商领域内规模最大的单体液冷智算中心,拥有国家级N节点万卡规模AI训练场,智能算力规模高达6.7
01南宁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属于国家“十四五”102项重大工程的南宁抽水蓄能电站工地上工人们在工地同时推进60多项施工任务。近日,工程先后完成上水库坝封顶、下水库坝封顶、下水库下闸蓄水等三大工程节点,厂房1号定子和球阀已吊装完成,为2025年全面投产发电打下坚实基础。电站2022年7月主体工程开工,预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2月21日,京能电力发布公告称,公司所属控股子公司内蒙古京能岱海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岱海新能源”)的参股股东乌兰察布市能源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能投公司”)通过内蒙古产权交易中心公开挂牌转让其所持有的岱海新能源39%股权,挂牌价为人民币949,338,00
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我国明确了“十四五”新能源跃升发展、风光发电量倍增等目标,以及大规模、高比例、高质量、市场化发展方向,新能源项目建设和市场发展进入新阶段。随着新能源在电力系统中渗透率的增加,其市场持续健康发展面临消纳和调控、参与电力市场带来的稳投资稳规模等挑战,需要根据建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四川省能源局印发《2025年全省电力电量供需平衡方案及节能调度优先电量规模计划》的通知。通知指出,风电、光伏机组的安排原则为:2025年风电、光伏机组(扶贫光伏除外)优先发电规模计划根据风光机组发电特性,采用相对均衡方式在全年下达,风电项目利用小时暂按400小时(枯
本周风电行业又发生了许多大事,北极星风力发电网精心整理了2021.7.19-2021.7.23要闻,以供大家参阅。相关阅读:风电一周要闻回顾(7.12-7.16)——北极星风力发电网成了!国内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场从蓝图走向现实7月15日22时13分,在广东省阳江市沙扒镇南海海域115米的高空上,随着F34号风机叶
经球哥简单统计,贵州省今年已经下达了3批新能源项目建设计划,分别为风电577万千万,第一批光伏764万千瓦,第二批光伏825万千瓦,三批项目合计达到了2166万千瓦,相对于目前部分省份十四五规划2000-3000万千瓦的中长期规划,贵州一年就完成了部分省份十四五的新能源发展目标(当然,并不是并网,只是项目建设计划)
贵州省今年已经下达了3批新能源项目建设计划,分别为风电577万千万,第一批光伏764万千瓦,第二批光伏825万千瓦,三批项目合计达到了2166万千瓦,相对于目前部分省份十四五规划2000-3000万千瓦的中长期规划,贵州一年就完成了部分省份十四五的新能源发展目标。
气象条件并不是很好,地理条件同比有些省份更差,但是就是这样的条件,贵州硬是创造了奇迹,风电十三五规划600万千万,在林业和国土以及生态无比强势的情况下,完成了580万千瓦的装机,光伏更是后发先至,在如此条件下突破了千万千瓦装机!
伴随2020年的结束,“十三五”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过去的五年里,面对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而至,中国始终是全球最具发展活力的主要经济体,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着平稳有序的态势。风电产业尤为如此。五年间,市场规模持续稳步扩大,开发布局优化成效显著,陆上、海上、海外三驾马车齐发力,创新成为产业进步的主驱动器,度电成本持续下降,综合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更是全面检验了风电产业的韧性;而7167万千瓦的年度新增并网装机容量新高,也很好地证明了风电产业链供应能力提升的巨大潜力。作为收官之年,2020年因其特殊性必将成为风
本文中,完成率=(2020年装机-2015年装机)/(十三五目标-2015年装机)。(来源:微信公众号“李导聊天室”作者:李天枭)各省十三五光电装机目标完成情况各省十三五风电装机目标完成情况
“十三五”规划即将迎来圆满收官。“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为迈向“十四五”,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打下坚实基础。“十三五”时期,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更加深化,规模实力不断增强,为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发挥了“顶梁柱”和“压舱石”的作用。作为央企一员的东方
诚然,2019年我国风电步入平价新时代,2021年底海上风电也将退出补贴,由竞价最终过渡至平价,风电产业才能走向成熟强大。但目前抢开工、抢工期、抢装备…风电行业“大干快上”的同时,也存在质量隐忧、事故之殇。相关阅读:会议通知|2020年中国风电产业发展大会开始报名!近日从“吊车大亨”获悉,河
国家和各个省份都会制定“能源十三五规划”,本文查阅了各省发布的能源十三五规划,整理了各省自己制定的风电、光电发展目标,并对比2019年的实际情况,来看各省风、光发展完成率。先对下表数据做以下说明:1、2015年、2019年的风、光装机是实际数据,由国家能源局发布。2、2020年各省发展目标中,没涂
3月1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2020年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标志着2020年光伏风电政策正式落地,项目申报与建设即将开始。1、基本内容与征求意见稿一致,主要变化在于推迟政策节点此前能源局于1月23日发布过一版征求意见稿,此次正式稿内容与征求意见稿基本一致,主要变化在于考虑
3月10日,2020年风电、光伏建设方案正式出台,总体思路上很好地延续了2019年政策,包括积极推进平价上网项目、有序推进补贴项目、全面落实电力送出消纳条件、严格项目开发建设信息监测等。相较去年,今年政策出台时间明显提前,而且正式稿内容跟1月23日下发的征求意见稿内容基本相同。同时充分考虑了新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30日,陕西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3月省间交易结算情况、市场化发电企业预结算情况、用户侧交易结算情况。详情如下:省间交易结算情况2025年3月,主网外送交易结算电量51.1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9.31%;主网外购交易结算电量26.48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20.97%。2025年截至3月底,主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9日,内蒙古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市场信息简报。文件显示,截至2025年03月底,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主体数量达到3453家,其中发电企业575家,电力用户2758家,售电公司120家。发电企业中,火电企业69家,风电企业221家,光伏企业259家,一体化项目2家,独立储能10家,六类市场化项
4月28日,汉缆股份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在全年实现营业收入925,973.53万元,同比下降4.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5,512.97万元,同比下降13.81%。报告期末,公司实现资产总额114.4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8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所有者权益81.2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83%;报告期末公司资产负债率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五大发电2025年一季度会议陆续召开,部署了二季度重点工作。整理如下:国家能源集团4月21日,国家能源集团召开2025年一季度工作会暨提质增效动员部署会。会议指出,2025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谋篇布局的关键之年,各部门、各单位要深刻把握生产经营改
4月28日,在国家能源局2025年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宣布,“RE100无条件认可中国绿证”。这是2023年以来我国绿证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各方不懈努力取得的重大成果。这一消息迅速引发社会高度关注。RE100是国际上倡导绿色电力消费的非政府组织,在国际绿色电力消费领域有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期,中电建发布《中国电建2025年一季度第二批200MW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集中采购项目成交公示》、《中国电建2025年一季度第三批162.5MW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集中采购项目成交公示》,公示显示,中船海装、金风科技、三一重能分别中标。相关阅读:运达、远景分羹中国电建48
供给、消费、技术、制度、国际合作全方位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新能源建设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新能源院院长辛颂旭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随后,各相关部委和地方政府积极行动,加快完善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健康、高质
支持能源领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高级分析师吴迪副院长杨雷4月28日,《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下称《通知》)公开发布,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支持能源领域民营企业加快高
近日,兴蓝风电发布严正声明:XE、XD、HE系列风力发电机组(以下简称“该产品”)系湖南兴蓝风电有限公司(曾用名湘电风能有限公司、哈电风能有限公司)独立研发并享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对该产品所涉及的专利技术、软件著作权、技术文档及相关成果拥有完全所有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4月28日、29日,东方电气(若羌)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首支风电叶片、东方电气(怀化)风电装备制造基地首台风电机组相继下线,标志着正式具备投产能力。作为东方电气集团深化全国产业布局的重要落子,位于新疆、湖南两大基地的投产,将助力东方电气集团进一步拓展区域市场,提升新能源装备制造与服务能
一季度全国能源供应充足,消费保持增长,供需总体宽松,价格稳中有降,能源生产和用电增速呈现积极信号。在4月28日举行的国家能源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邢翼腾表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能源生产稳步增长,规上工业原煤产量12亿吨,同比增长8.1%;规上工业原油产量5409万吨,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