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日前,在中国超级电容联盟成立大会上,以杨裕生院士为代表的众多行业人士就超级电容标准建设、技术研究、应用前景等进行探讨并寄予厚望。
发展产业,标准先行
据电车汇了解,国内目前公开发表的超级电容器有关的标准只有一个汽车行业标准: QC/T741,该标准发布时间是在2006年。这个时期的超级电容器属于第一代超级电容器,区别于目前大量应用的超级电容器。
因此,我国的超级电容器高端装备制造业在不断追赶国际水平的同时,国内标准的更新换代不如国际上的同行业。对于这种现状大会伊始,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顾问、工业和信息化部标准专家组组长 原科技部科技司韩俊表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正在讨论当中,其中有关超级电容的。昨天已经过评审,三项标准一项国标两项行标都已经通过,通过率还是很高的。”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的甘小斌也说到:“目前工信部科技司对超级电容器的标准化工作也十分重视,积极支持相关行业协会、标准化组织开展标准的制定,统计下来目前我们已经开展了将近十一项超级电容器标准的制定。”
中庸之道做研究,选好伙伴促发展
对于目前超级电容研究情况,杨裕生院士建议道:“在电容炭里面,怎样衡量碳的品质?现在对于比能量大家都很关心,但实际上单靠碳来提高比能量增加的幅度是很有限的,虽然是潜力还是有。所以我认为要更加重视把超级电容器的两大特点充分发挥出来,这个可能更加重要:一是功率高,二寿命长。碳研究要针对这两个特点,把超级电容器的这两个特点充分发挥出来。大概在十几年前我们曾经总结过超级电容器的六高要求,就是高比表面积、高中孔孔容、高电导率、高密度、高纯度、高性价比。后来在工作当中发现“六高”之间有矛盾,比表面积高了之后,密度就下来了;中孔孔容要求高,密度也下来了;中孔孔容非常关键,对提高功率非常重要。所以要做到技术的提升就是中庸,中庸之道就是要把它折中、调和取一个最佳的条件,这就是我们现在研究碳当中怎么来控制这些因素。”
同时杨院士谈到了关于研究的应用:“应用问题非常重要,我现在认为做电容器的企业,凡是把应用做好的或者是把应用推广合作伙伴找对了,这个企业就可能能够有比较好的发展。像宁波中车、湖南耐普恩,中车和车辆结合在一起,还有上海奥威等。有了用途之后,销路就可以推广,所以我很希望我们做超级电容器的企业,电容器要做好,但是你的应用方向或者是销路、应用对象要选好。在储能上面可能还是发挥高功率的优势,比如说现在一些高铁、地铁,过去是公交车上用的比较多,电动公交车储能,回收能量。这些轨道车上面能量更高,还有一条就是电梯上面的能量回收。现在全国有几百万部直梯,这个能量回收也是很有前景的。我想我们还是要把电容的这两个特点好好利用好,一个就是寿命长,一个就是功率高,能够在很短时间把能量回收回来,把应用好好开拓出来。超级电容器的未来还是要开拓应用,如果应用不开拓,电容器的企业发展不了,整个行业也是很难大规模展开的。我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够在碳材料上面和应用方面能够多做努力,我相信我们电容行业还是会逐渐扩大、前途是光明的,但我觉得还不能够要求非常快速地增长,其是要靠大家积累。”
呼吁原材料国产化
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制造成本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动力电池,目前国内动力电池行业已达到千亿级,虽然超级电容行业仅有百亿,但原材料成本问题依然非常突出。上海奥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华黎表示:“超级电容的竞争就是材料的竞争,隔膜也好、活性炭也好、电解液也好,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进口。我们希望国产的材料能够替代进口。但是这里面我们需要政府的支持,企业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把这个材料能够做出来,而且能够保证批次的一致性。这个其实不难,海外能做到,我们同样能做。在标准、知识产权这方面要很好地保护起来。”
据了解,超级电容的三大核心材料中,铝箔现在有国产化,电极有国产化,隔膜也在走这条路,重中之重是碳材料的国产化。目前碳材料的国产化绝大多数依赖进口,特别是高端的碳材料,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也与杨裕生院士“希望能够三年里面国产的活性炭能够替代进口的50%,五年替代80%”的愿望不谋而合。
延伸阅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讯:4月2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第二批)》,涉及储能的示范项目有12项,总规模超2.455GW/9.14GWh。其中包括,500兆瓦/2000兆瓦时构网型混合储能示范项目;295兆瓦/590兆瓦时构网型储能电站示范项目;350兆瓦/1400兆瓦时石灰岩地层储气库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2日,安徽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征集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领域专家库的通知》。其中明确要求,应具有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丰富的相关工作经历和管理经验,专业造诣较深,熟知其所在专业或者行业的国内外情况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日,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回答投资者提问。对于公司电解液市场后续规划,新宙邦回答:公司核心业务之一为电池化学品,主要产品包括:锂离子电池化学品(如电解液、添加剂、新型锂盐、碳酸酯溶剂)、超级电容器化学品、一次锂电池化学品、钠离子
3月5日,2025年中国储能技术创新应用研讨会在浙江杭州圆满落幕!继4日的广泛讨论之后,行业几位专家结合当前的储能应用发展趋势,从储能人才培养、混合储能技术、储能出海等热点话题分别做了解读。与此同时,业内人员也一同走访了位于浙江杭州的两大电网侧储能项目,通过实地调研探究技术创新对储能项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最近发表文章,分享了他们使用一种特定类型的塑料实现更高效能源存储的突破性工作,这种新材料可能为全球可持续能源转型提供解决方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到处使用塑料。塑料有助于保持食物新鲜和医疗设备的无菌状态,并且为电子产品提供绝缘。事实证明,塑料还可以做
2月20日晚间,诺德股份(600110)公告,近日,公司全资孙公司深圳百嘉达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简称“百嘉达”)与中创新航(03931)签订了《2025年保供框架协议》,基于双方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为保证百嘉达铜箔产品的供应稳定,百嘉达承诺2025年向中创新航供应铜箔产品4.5万吨,实际供货量需以正式销
新型储能迎来重大利好!不仅12大技术上榜,还将培育3#x2014;5家生态主导型企业,到2027年,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对此,有相关机构认为,2025年中国储能装机有望在2024年翻倍增长的基础上,保持较高增速,与此同时,海外市场渗透率有望提升。那么,真锂新媒就带您具体盘点一下,这新型储能1
2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推动“光伏+储能”系统在城市照明、交通信号、农业农村、公共广播、“智慧车棚”等公共基础设施融合应用,鼓励构建微型离网储能系统。原文如下: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到2027年,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凸显,优势企业梯队进一步壮大,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同时文件还明确,新型储能制造业规模和下游需求基本匹配,培育生态主导型企业3—5
近日,山西省多地举行2025年第一次“三个一批”活动。太原:2月6日,低碳绿能产业、蓝石光智人工智能算力服务器智能制造、等12个项目现场签约;年产4.8亿克拉半导体基体工具材料项目开工,同时,与会领导考察观摩了“投产一批”代表项目中国长城电源业务落地项目。大同:大同市共推进项目42个,总投资5
储能创造价值,市场牵引发展。历经2023年来行业疯狂“内卷”和价格血拼,我国储能产业逐渐从“卷价格”、“卷产能”,开始走向“卷技术”、“卷价值”的新型竞争轨道。低端劣质产能的市场出清加速,头部与二三线企业的行业分化加剧,电力市场改革推动的储能市场化盈利机制亦正在形成,云计算、AI人工智
2025年4月10日,由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共同主办的第八届储能前沿技术大会主论坛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论坛汇聚国内外8位院士及行业顶尖专家,聚焦新型储能关键材料、储能系统安全保护、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氢能发展战略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度
2025年4月10日,全球储能行业顶级盛会——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ESIE2025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能源研究会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主办。本届峰会以“数智赋能产业变革,储能重塑能源格局”为主题,开幕式现场汇聚了国内外政府主
2025年4月10日,全球储能行业顶级盛会——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ESIE2025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能源研究会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主办。本届峰会以“数智赋能产业变革,储能重塑能源格局”为主题,开幕式现场汇聚了国内外政府主
2024年4月10日,第十二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4)开幕式在北京首钢会展中心隆重开幕。ESIE2024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能源研究会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所联合主办。本届峰会以“发展储能新质生产力开创能源转型新格局”为主题,开幕式现场汇聚了政府主管部门、科研院所、电网公司、
2023年5月31日,中国工程院已启动院士增选工作【相关阅读:增选不超过90名新院士!202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启动(含增选指南)】。中国科学院现今全体院士共914人,能源领域的院士主要集中在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和工程管理学部。北极星电力网梳理如下: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124人)陈勇程杰成邓建军
张玉卓指出,中央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发展,积极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规模储能技术是实现可再生能源稳定高效利用的重要保障,规模储能技术与可再生能源结合应用,对于推动新一轮能源革命、如期实现“双碳”目标具有战略意义。
实现“双碳”目标必需发展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规模将不断地快速增加,形成全新的电网、能源网。为了用好不稳定、不适时的可再生能源,提高供电质量,杜绝“弃风、弃光”现象,还要应对连续阴雨天、无风天可再生能源发电严重不足的问题,必需储能来调节。
5月15日,由中天科技参与主办的2021年超级电容产业年会暨关键材料国产化推进研讨会在南通召开,会议主题为“超级电容赋能新时代,关键材料产业先行”。工业和信息化部、江苏省及地方政府等相关领导莅临现场。
本届峰会主题“支撑国家双碳新战略,共谋储能跨越式发展”,聚焦产业发展需要攻关的关键问题和策略,展开全方位的深度研讨。
面对诸多行业痛点,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中天超容科技有限公司、中天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提前布局,联合研发“基于泡沫铝厚极片的高功率锂离子电池技术”。经过五年技术攻关,中天超容开发出全新技术,攻克了三维通孔型纯铝泡沫铝的产业化技术难题。
近期,化学储能行业再次受到市场关注,储能产业链上优质企业的股价更是扶摇直上,似乎向我们昭示了储能行业的蓬勃发展。(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发展与政策ID:nyfzwww)据统计,自6月以来,阳光电源上涨94.91%,锦浪科技上涨174.09%。作为存在巨大蓝海市场的电化学储能,5G、光伏产业、分布式能源的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