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推进发用电计划改革,更多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逐步建立竞争有序、保障有力的电力运行机制,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文件的基本要求。
2016年以来,在保证电力安全可靠供应的前提下,我国电力工业通过有序缩减发用电计划、开展发电企业与用户直接交易,逐步扩大市场化电量的比例,加快电力电量平衡从以计划手段为主向以市场手段为主转变,为进一步建设完善的电力市场提供了一定空间。
政策引领 市场化交易手段不断创新
7月27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了关于同意印发 《京津唐电网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暂行规则》的函,要求尽快启动京津唐电网电力直接交易相关工作,力争到2016年底电力直接交易规模达到全社会用电量的20%。要按照市场竞价、平等竞争的原则推进直接交易,并为京津冀电力市场开展现货交易做好准备。京津冀电力交易机构组建前,依托华北电力交易中心开展直接交易,要求华北电力交易中心加快交易平台建设,保障交易有序开展。
2016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工作的通知 (征求意见稿),煤电机组发电量由非市场化电量和市场化交易两部分组成,非市场化电量利用小时数逐步过渡到完全落实优先发电、优先购电的刚性计划,协议(合同)由发电企业与电网公司签订。市场化交易电量逐步扩大规模,通过直接交易等市场化方式形成,发电企业与售电企业、用户签订发购电协议(合同)。
同时,不再安排新投产机组发电计划。对2017年3月15日后投产的煤电机组,各地除对优先购电对应电量安排计划外,不再安排其他发电计划。新投产煤电机组通过市场交易获得的发电量,不再执行上网标杆电价。
2016年10月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同意吉林省开展售电侧改革试点的复函》,提出3~5年内,除保留必要的公益性发用电计划之外,放开全部发用电计划。
竞价交易 资源优化配置效果不断显现
2016年3月,广东率先在全国进行有售电公司参与的月度集中竞价。1~9月,广东省累计月度集中竞争交易电量达160亿千瓦时,超额完成140亿千瓦时年度直接交易电量的目标,为企业减少用电成本约11.68亿元。
截至2016年10月,2016年云南省内电力市场化交易电量达到507.7亿千瓦时,较2015年全年省内市场化交易电量320亿千瓦时增长58.7%,提前完成500亿千瓦时年度交易电量目标。云南充分发挥“一个平台,二个主体,三个市场,四种模式”的“1234”电力市场模式的作用,实现了100%的大工业用户全部放开参与直接交易。
2016年6月,贵州省印发《贵州省电力市场交易规则(试行)》,贵州省电力交易中心对全省1190家列入省政府准入目录的市场主体进行了注册,落实贵州省政府提出的“平均降低企业用电成本0.12元/千瓦时”的目标,省内直接签约电量达到438亿千瓦时。通过贵州电力交易中心推进大用户直接交易保住大工业电量,1~8月完成直接交易电量220亿千瓦时,占省内大工业电量的81%,保住大工业电量98亿千瓦时。
2016年1~7月,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西电东送累计交易电量1050.7亿千瓦时,较计划增送101.2亿。在此基础上,通过市场化机制充分挖掘送电能力,云南累计增送广东市场化电量21.5亿千瓦时,进一步促进了富余水电消纳。各省区的市场化交易电量778.2亿千瓦时,占网内售电量的17.4%。
通过电力市场化交易,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作用更加显著,改革初见成效,为推动电力市场化建设工作、不断放开发用电计划打下了基础。
依托平台 电力用户购电成本不断降低
2016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市场交易成效显著。1~10月份,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各电力交易中心总电量完成309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其中,中长期合同电量完成25039亿千瓦时,占总电量的80.8%;市场交易电量完成5938亿千瓦时,占总电量的19.2%,同比增长76.9%。市场交易电量中,电力直接交易电量完成4012亿千瓦时(平均降价0.06元/千瓦时),减少购电支出240亿元。
2016年10月31日,北京电力交易中心正式发布京津唐地区首次电力直接交易结果,成交电量61亿千瓦时,符合准入条件的119家电力用户和京津唐地区36家发电企业通过双边协商的市场化方式,在交易平台自主进行交易。各市场主体积极踊跃参与,经安全校核后,最终达成双边交易295项,交易电量61亿千瓦时,节约电力用户购电成本约4.3亿元。
2016年10月份,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在交易平台组织省间市场交易共计140.51亿千瓦时,分别为京津唐地区电力直接交易61亿千瓦时,北京地区燃气电量域外 “绿电”替代省间发电权交易12.2亿千瓦时,灵绍直流宁夏送浙江年度交易41.7亿千瓦时,长南荆第4次年度交易(青海新能源送江苏、山西低谷风电送湖北、山西送河北、山西送重庆等交易)24.91亿千瓦时,东北低谷风电与北京电采暖用户电力直接交易0.7亿千瓦时。此外,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各电力交易中心组织电力直接交易电量共计133亿千瓦时。
今年6月底,在安徽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安徽省通过电力市场交易平台,成功组织完成了2016年度电力直接交易工作。铜陵有色、马钢、海螺水泥等261家电力用户与皖能合肥、神皖安庆、华电芜湖等25家发电企业,达成直接交易电量394亿千瓦时,减少企业用电成本约31.4亿元。
在吉林省,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完成485.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9%;发电权交易成交电量35.02亿千瓦时;完成大用户直购电交易电量37.37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2.02亿千瓦时,其中:直供电电量1.77亿千瓦时,同比减少0.93亿千瓦时;市场交易电量35.6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2.95亿千瓦时。
2016年,全国各区域、各省通过综合考虑经济结构、电源结构、电价水平、送受电规模、市场基础等因素,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不断推进发用电计划改革,加快了市场化改革进程。
延伸阅读: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报告提出,各类经营主体数量稳步增加,市场参与度不断提升。2024年全国电力市场经营主体数量81.6万家,同比增长8.9%。其中,发电企业3.5万家,电力用户77.7万家,售电公司4409家。发电侧燃煤机组全部进入市场,超过半数的新
7月17日,陕西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告陕西电力市场经营主体书。2025年1月1日起,陕西电力现货市场启动长周期结算试运行,叠加新能源装机快速增长及电煤价格下行因素影响,省内电力交易整体价格持续下探,售电公司在批发市场的累计购电均价从1月0.362元/度下降至6月0.339元/度,降幅达0.023元/度;但是零售
跨电网经营区交易机制的完善,为应对度夏保供挑战提供了坚实支撑。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交易机制的建立,意味着在两个电网分别组织电力交易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覆盖全国范围的“网上电力商城”。面对长三角、大湾区等经济活跃地区日益增长的绿色用能需求,跨区域交易机制也在积极发力。目前正组织多方向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天津、河南、黑龙江三地发布了售电公司暂停电力市场交易资格、市场注销信息,涉及4家售电公司。详情如下:天津:天津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对连续12个月未参与交易售电公司暂停天津电力市场交易资格的通知,经核查,目前具备交易资格的售电公司中,存在1家售电公司连续12个月未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6日,四川电力交易中心发布显失公平法律风险提示。
7月15日,青海电力交易中心发布青海电力现货市场第三次结算试运行提示,其中提到,本次所有准入且计量满足现货市场结算条件的的批发用户、售电公司代理的零售用户和市场化机组均参与结算,请各市场经营主体充分理解市场交易规则,及时调整合同。详情如下:
泸州航发空港电力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2月,注册资本金5000万元,是泸州航空发展投资集团全资子公司,承担泸州市长江经济开发区20.97平方公里增量配电试点范围内供配电及园区电力要素保障。公司是泸州市首家地方国有竞争性电力公司,泸州市唯一一家拥有配电网运营权、施工、维护、售电资质的综合性能源
发挥省间市场作用筑牢电力保供基石——访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党总支书记、副总经理常青当前,我国多地电力负荷持续攀升,能源资源逆向分布的国情与新能源波动性、负荷尖峰化带来的供需挑战交织,省区电力资源调配作用的重要性凸显。作为推动全国电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平台,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如何利用省间
当前,我国新能源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能源版图。2025年上半年,一系列以系统性改革为引擎的政策密集出台,通过市场化机制激活、基础设施跃升、技术创新驱动、数字智能赋能四大支柱,合力构建能源新生态,形成覆盖能源全链条的战略布局。2025年7月10-11日,由榆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榆林市国有
选择接受市场价格的分布式光伏只有全部上网电量按照实时市场价格结算这一个场内结算项。具体是如何结算的我们通过上文接受市场价格:量价双不报的分布式光伏如何结算进行了专项分析。要视计量条件而定,终局都将是分时段计量电量的日清月结。大部分地区的存量分布式项目因为全部电量都在机制范围内,所
7月15日,海南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征求《海南省增量新能源项目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竞价实施细则》(公开征求意见稿)等两个细则意见的通知,其中包含《海南省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差价结算实施细则》。《海南省增量新能源项目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竞价实施细则》(公开征求意见稿)中指
第五章电力行业发展本章作者王雪辰(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电力生产01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6.7%,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全国全年电力系统运行保持稳定,供需总体平稳,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10
7月2日,上海电力交易中心公布2025年二季度电力用户、售电公司注册情况,包括103家电力用户、7家售电公司。按照《2025年上海市电力直接交易年度工作方案》(沪经信运〔2024〕904号)文件要求,上海电力交易中心将2025年二季度电力用户、售电公司注册情况予以公布,具体如下:2025年二季度电力用户注册
1-5月,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2449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7%,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61.8%,同比提高1.36百分点,占售电量比重为75.9%,同比提高1.74个百分点。其中,全国电力市场中长期电力直接交易电量合计为1841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5月份,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组织完成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0日,贵州电力交易中心关于印发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贵州省内配套交易规则及实施细则的通知。其中《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贵州省内配套中长期电能量交易实施细则》提到,绿色电力交易。绿色电力交易是指以绿色电力和对应绿色电力环境价值为标的物的电力交易品种,电力用户或售电公司通过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23日消息,通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蒙东(通辽)绿色算力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其中,打造绿色算力中心中提出,鼓励算力中心部署高效IDC设备,推广模块化UPS,支持算力企业探索利用共享储能、储氢、飞轮储能、锂电池等作为多元化储能和备用电源装置。优化算力中心能源、水资源、土
在我国持续推进的电力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电力中长期交易始终扮演着关键角色。从最初的“厂网分开”起步阶段,到当前电力现货市场建设的攻坚期,中长期交易经历了从简单电量分配到面临各类复杂风险的职能演变。这一过程体现了中国电力市场建设的独特路径——不同于欧美国家先建立现货市场,后发展金融衍
1-4月,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1935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61.3%,同比提高0.56百分点,占售电量比重为75.4%,同比提高0.61个百分点。其中,全国电力市场中长期电力直接交易电量合计为14690.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4%。4月份,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组织完成
1-3月,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1457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61.1%,同比下降0.14个百分点,占售电量比重为75.3%,同比下降0.35个百分点。其中,全国电力市场中长期电力直接交易电量合计为11100.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4%。3月份,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组织完
一、市场主体注册情况截至2024年底,新疆电力交易中心共注册经营主体13851家。其中,发电企业783家,注册装机规模12232万千瓦;售电公司275家,其中首注地为本地的售电公司113家,注册地为其他的售电公司162家;电力用户(含电网代理用户)12776家,其中,批发用户16家,零售用户12408家,电网代理用户
“2024年,山东电力交易中心完成市场化电量42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8%。服务经营主体数量超过4万家。绿电交易电量2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3月26日,在山东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召开的公司“三会”上,山东电力交易中心董事长、党委书记李锋全面总结2024年工作时,一组组亮眼数据,勾勒出其蓬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5日,新疆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印发《新疆绿色电力交易实施细则(3.0版)》的通知,其中提到,绿色电力环境价值随绿色电力交易由发电企业转移至电力用户,绿色电力环境价值应确保唯一,不得重复计算或出售。初期,参与绿色电力交易的发电企业主要为已建档立卡的风电、光伏发电项
7月14日,甘肃发改委员发布甘肃省关于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通知指出,本机制适用于不同类型机组,考虑到风电、光伏在用电高峰时段提供可靠电力供应的能力有限,抽水蓄能电站尚处于建设初期,实施范围暂包括合规在运的公用煤电机组、电网侧新型储能,均不含直流配套电源。容量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批复《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跨电网经营区中长期、绿电、现货等各品种和场景的交易规则。这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打通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关键堵点的重要突破性举措,标志着我国电力市场建设正式迈入跨电网
我国自2022年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发改体改〔2022〕118号)以来,在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总体要求下,电力行业加速市场化转型,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电力资源正逐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高效流动与优化配置。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复《跨电网经营区
云南奔腾的江河之水、广西的好“风光”化身为电能,穿越山河,点亮上海外滩的夜色、驱动浙江轰鸣的生产线、保障安徽实验室的精密仪器用电;广东富余的电能送入福建,变为寻常人家的空调凉风。这场千里奔赴,源于一场电力“全国购”。近日,我国规模最大跨经营区市场化电力交易落地。在北京电力交易中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4日,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甘肃省关于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文件明确,本机制适用于不同类型机组,考虑到风电、光伏在用电高峰时段提供可靠电力供应的能力有限,抽水蓄能电站尚处于建设初期,实施范围暂包括合规在运的
电力工业关系国计民生,电力行业统计分析是监测电力工业发展的重要工作。其中,电力生产消费统计数据不仅反映电力需求和供应情况本身,也反映电力供需平衡的基本状态,结合历史统计数据还能反映电力供需波动变化的总体趋势。同时,分行业的用电需求及其变化情况,在反映各行业用电需求的同时也反映行业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的复函》(发改体改〔2025〕915号,以下简称《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方案》接受采访,回答了记者提问。问:建立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是深化
7月9日,新疆办市场监管处关于印发《新疆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实施细则》的通知,通知指出,新疆省调及以上电力调度机构直调,参与疆内电力电量平衡,单机容量10万千瓦及以上的并网公用火电(以下简称火电),风电、光伏、光热(以下风电、光伏、光热统称新能源),全厂容量5万千瓦及以上的水电,抽水蓄能
山东省作为国内储能发展的先行区域,其政策环境持续引导着独立储能项目的运营形态与收益模式深刻演进。在电力体制改革深化,尤其是电力现货市场全面推进的背景下,山东独立储能项目已从早期主要依赖容量租赁和容量补偿的单一模式,逐步转向更为复杂多元、与市场波动紧密关联的运营格局。本文旨在解读现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迈向常态运行之后,中国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两大电网突破经营区域限制,建立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中国统一电力市场“最后一公里”被打通。今年6月底,中国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正式转入连续结算试运行阶段,标志着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从“试行验证”迈向“常态运行”。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交易范
近日,我国规模最大跨经营区市场化电力交易落地。7月1日至9月15日,超20亿千瓦时来自广东、广西、云南的电能,将通过闽粤联网工程全天候送至上海、浙江、安徽、福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跨经营区电力交易进入常态开展新阶段。这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初步建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此次交易由北京电力交易中心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