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第二节 推进生态系统修复,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一、加强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加强天然林保护。开展全区天然林资源调查,摸清天然林资源底数,制定和完善适合于广西的天然林保护制度,停止天然乔木林商业性采伐。自 2016 年起,停止国有林场 9.02 万公顷的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协议停止集体和个人 230.05 万公顷的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将天然灌木林和可以培育成天然林的未成林封育地、疏林地纳入保护范围。健全和落实天然林管护体系,加强管护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管护区域全覆盖。对典型的天然林生态系统集中分布区域建立自然保护区或森林公园。争取将未纳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天然林全部纳入自治区级以上公益林管理,落实森林生态补偿资金。到 2020 年,初步建立天然林监测评价体系,天然林保护能力全面提高。
加强重点防护林建设。继续加强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和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促进山脉、流域、河湖、沙地生态建设协同发展。开展血防林建设,营造抑螺防病林,建立以林为主的复合生态系统,改变钉螺的孳生环境,降低钉螺密度和阻断传播途径。启动实施退化防护林改造,提升防护林质量,建设树种配置合理、结构稳定、功能完善的森林生态系统。到 2020 年,完成珠防林人工造林 4.0 万公顷,低效林改造 3.3 万公顷;完成海防林人工造林 1.0 万公顷,低效林改造 3.3 万公顷;完成血防林建设 6.7 万公顷;改造退化防护林 6.7 万公顷。
强化公益林保护。进一步优化全区公益林布局,逐步提高公益林占比,强化公益林管护和经营管理,加强低效公益林改造,实施公益林提质增效工程。完善公益林管理政策,加大公益林投资和补偿力度,完善补偿机制、提高补偿标准,争取实行分区、分类区别化补偿机制,提高重点公益林林分质量和建设管理水平。完善自治区级以上公益林动态监测体系、地籍管理体系和管理成效检查考评体系。到 2020 年,确保自治区级以上公益林面积保持在 544.7 万公顷以上,完成公益林桉树纯林改造 5.3 万公顷。
二、推进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实行湿地资源总量管理,对全区湿地逐一编目、登记和公布,将保护任务逐级分解落实到地方,明确保护责任。实施湿地生态补水、退耕还湿、退养还滩等措施,不断增加湿地面积;实施水系联通、岸线修复、污染防控、农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水禽栖息地恢复、水位调控、湿地植被恢复、生态河流廊道恢复、湖滨带和库塘消涨带恢复与修复以及富营养化综合治理等措施,不断增强湿地生态功能。通过湿地公园、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小区和湿地多用途管制区的建设,确保全区自然湿地保护率达 25%。
推进海洋生态整治修复,以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为带动,围绕湿地、岸滩、海湾、海岛、河口、珊瑚礁等典型生态系统,重点实施“南红北柳”湿地修复、“银色海滩”岸滩整治、“蓝色海湾”综合整治和“生态海岛”保护修复等工程,有效恢复受损海洋生态系统。
加强饮用水水源和备用饮用水水源地植被改造和恢复。加强水源地水源涵养林建设,研究制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要水库周边商品林经营政策,试点开展商品林收储改造为公益林工作。开展水源地植被恢复和改造,坚持适地适树原则,改造水源地人工纯林,营造水源涵养能力较强的乡土阔叶树种,逐步将以木材经营为目的的人工林改造为以发挥水源涵养功能为目的的阔叶林,延长林木经营周期。逐步形成水源地公益林生态补偿逐年提高的机制,鼓励财政能力较强的市县先行试点,多渠道筹措生态补偿资金。
三、推进岩溶区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落实好《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十三五”建设规划》,43 个重点县继续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充分发挥植被恢复措施在治理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封山育林育草、人工造林、退耕还林还草、森林抚育等措施恢复植被,维护生物多样性,增强石灰岩生态系统稳定性。结合石漠化片区生态扶贫和生态移民,加大困难立地植被恢复,增加森林蓄积,增强生态功能。大力发展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兼优的乡土树种、珍贵树种以及林药、林草等林下经济,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建立石漠化土地动态监测管理系统和石漠化综合治理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开展石漠化土地动态变化和治理效果监测。到 2020 年,确保岩溶区乔灌植被面积保有量达到 400 万公顷。
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总体方案》,以改善生态环境、改善民生为总任务,认真总结前一轮退耕还林经验,加强统筹规划和政策导向,进一步扩大退耕范围,推动重点生态脆弱区 25 度以上非基本农田坡耕地、由基本农田调整为非基本农田的 25 度以上坡耕地、重要水源地 15-25 度非基本农田坡耕地、土地二调成果耕地范围以外 25 度以上实际耕作地(含石山裸地)、25 度以上非基本农田梯田梯地、易地扶贫搬迁及库区移民搬迁后腾退出来的非基本农田耕地、严重污染耕地上实施退耕地造林,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同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对第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形成的森林加强抚育管护、补植补种和低效林改造。到 2020 年,实施退耕地还林 2 万公顷,积极争取在其他适宜地类上扩大退耕还林规模,进一步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四、建立健全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体系
实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 年)》和《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13-2020 年)》,增加森林和湿地碳汇,大力发展林业生物能源,支持发展绿色清洁能源,倡导木质林产品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减少林业碳排放。开展林业碳汇调查和连续动态监测,完善森林、湿地、木质林产品各类碳库现状及动态数据库,加强广西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中心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碳汇林业建设,指导开展碳汇造林。加强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和培训、宣传及人才队伍建设。到 2020 年,完成碳汇造林 10 万公顷,实施森林经营碳汇项目 16.7 万公顷。
第三节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保障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自然保护区和保护小区建设
优化自然保护区建设布局,加大自然保护小区建设,推进自然保护区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监测科学化,宣教多元化,社区和谐化,实现自然保护区数量和质量“双提升”。以小种群物种保护为重点,到 2020 年,在保护空缺地区新建各类自然保护区 2—3 处;申报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 处,加大典型生态系统、物种、景观和基因多样性保护与恢复力度。
加快自然保护区勘界划定工作,加强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及能力建设,健全管理机构,完善管理体制。完善自然保护区信息管理体系建设,构建自然保护区数字化监测管护平台等,将自然保护区管理从传统抢救式保护与巡护式管护模式向科学化、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模式转变,提升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和管护效益。正确处理保护区建设与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关系,推动社区共管、共同发展。
遏止野生动植物生境破碎化、片段化,最大限度地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结合城乡绿化美化、森林旅游产业发展需要,在全区建立森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小区 100 处。
二、加强重点野生动植物保护
不断加强和完善全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重点开展白头叶猴、黑叶猴、冠斑犀鸟、鳄蜥、穿山甲等极度濒危野生动物、极小种群野生动物拯救保护工作,建设中越边境、滇黔桂和南岭 3 条生物廊道。加强野生动物科研、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救护繁育,完善野生动物调查监测体系。加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作,对元宝山冷杉、德保苏铁、广西青梅、凹脉金花茶等 28 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采取就地保护、近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等措施,稳定、恢复和壮大野生资源。加强农村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重点开展野生稻、野生茶等农村野生经济作物原生境保护点以及一类保护区建设,加大中药材资源与珍稀品种的保护力度。“十三五”期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保护率达到 95%。
三、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建设示范研究
实施四大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与优先项目,包括
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建立监测评估与预警体系、建设自然保护区外的相关保护工程、加强保护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珍稀濒危物种人工繁殖、驯化及野外放归、开展生物多样性惠益共享示范、扩大生物多样性保护交流与合作、人才建设、提升保护管理机构管理能力、深入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技术基础研究和相关专题研究及应用研究。建立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监测预警和外来入侵物种监测网点,提升资源保护能力。强化中越大湄公河次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的示范作用,继续支持曹邦(越南)-广西靖西市跨境生物多样性保护二期廊道建设,加强生物多样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巩固生物多样性保护廊道建设示范和环境绩效评估项目成果,为保护大湄公河次区域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丰富的生态资源共同努力。
第四节 加强森林经营,提升森林质量
一、强化森林经营管理
编制自治区、县级森林经营规划,进一步强化森林经营的法律地位、法律约束。在做好二类调查及各专项调查基础上,国有林场以提供森林生态服务为主,以林场为单元编制和实施森林经营方案,重点培育珍贵树种、大径级优质良材和优美森林景观。集体林以推进规范经营为抓手,鼓励经营主体单独编制和实施简明森林经营方案,将经营措施落实到山头地块,组建专业化的森林经营队伍。完善涵盖不同森林类型的森林经营技术标准体系。
建立森林经营成效监测评价体系,加强对森林经营活动的管理监督,明确各级林业部门推进森林经营工作的主体责任。强化森林二类调查、土壤普查、分类与质量评价,进行立地分类区划,编制林业基础数表,建立森林类型的生长收获模型,建设模式林、样板林。
二、加强良种壮苗繁育
建立健全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加大对优质林木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与开发利用;加强林木良种基地、种子园和采穗圃建设,加强林木良种选育研究,促进主要造林树种换代升级,提升珍优树种品种选育创新能力;加强自治区重点标准化苗圃和设区市、县级保障性苗圃建设,构建稳定的林木良种生产体系和贮备保障体系;加强种苗执法体系建设,强化种苗生产源头管理和市场监管;健全完善林木种苗标准规范化体系,推进林木种苗产业信息化建设,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到 2020 年,建成 15 处以上种质资源保存库,选育和审(认)定林木良种达 200 个以上,培育 50 处以上保障性苗圃基地。
三、加强森林培育经营
强化炼山、整地、抚育、采伐、测土配方施肥等一整套兼顾生态环保的人工林科学经营模式的研究、示范和推广,在桂南、桂西地区示范营造经济效益、生态服务功能皆优的多功能兼顾的森林。实施森林抚育补贴项目,提高森林质量特别是单位面积林木生长量。积极在石山灌木林中补种乡土乔木树种,增加森林蓄积量和碳汇储备量。完善全区森林经营技术标准体系,开展森林认证,提高森林经营水平。到 2020 年,建设亚热带珍贵树种基地 20 万公顷;完成中央中幼林抚育 53.3 万公顷,推动全区面上中幼林抚育 146.7 万公顷。
四、推进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
积极推进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以政府发动、政策推动、利益驱动、示范带动为抓手,利用政策性金融支持和融资平台,引导鼓励社会各种主体参与基地建设。采用良种良地良法和适地适树,组装配套和大力推广应用先进营林科研成果,新造、改培和抚育补植并举,长中短周期结合,大中小径材兼顾,培育优质森林资源。到 2020 年,建成基地面积 187.16 万公顷,把广西打造成为全国木材战略核心储备基地。
五、大力调整林种树种结构
以生态文明理念调整优化树种结构,加强政策引导,实行桉树限种与改种相结合、珍贵树种与乡土树种齐发展,稳妥推进树种结构调整,着力培育树种丰富、结构优化、品质优良、林相美丽、质效显著的多功能混交林。科学编制发展规划和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在全区各级森林经营规划中,明确主要树种面积规模和比例,落实树种结构调整任务。以重点造林工程和村屯绿化为平台,大力发展珍贵树种,鼓励经营者营造混交林,限制营造大面积纯林,有序调整桉树结构。到 2020 年,调减桉树种植面积 26.7 万公顷,混交林占比达到 45%。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4月14日至2025年4月18日一周火电项目,涉及项目的核准、开工、投运等。辽宁院联合体中标抚顺高新区热电联产工程EPC总承包项目4月1日,中国能建辽宁院与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中标抚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热电联产工程EPC总承包项目。详情点击安徽洛河电厂四期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4月14日至2025年4月18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辽宁院联合体中标抚顺高新区热电联产工程EPC总承包项目4月1日,中国能建辽宁院与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中标抚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热电联产工程EPC总承包项目。
新能源全面入市后,其收益面临较大不确定性。但长远看,新能源长坡厚雪的投资价值不会轻易动摇,只是加了市场化交易这层滤镜之后,如何筛选优质的电站项目,需要新的评估方法。新能源电站一直是能源领域投资的热门标的,今年2月,136号文件发布后,其资产价值面临重估,相关评估方法的研究讨论也引发市
一、招标条件:本中新建电力兵准园区6x66万千瓦煤电项目(招标项目编号:E6699004005250066)已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兵发改能源发[2025]112号批准建设,项目资金来源为企业,招标人为新疆天汇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进行公开招标。二、项目概况与招标范围1.招标项目所
近日,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二公司中标湘投能源湖南岳州2×100万千瓦燃煤发电工程主体工程烟塔标段,包括2座191.288米双曲线型自然通风冷却塔,1座240米双内筒集束烟囱。该项目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建设2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同步建设烟气脱硫、脱硝设施。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成为
4月17日,陕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文琪在集团总部会见中国西电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韩兵一行,双方就培育新质生产力、深化产业协同进行座谈交流。中国西电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李红军,陕煤集团党委委员、董事闵小建参加座谈。张文琪对中国西电集团长期以来的支持表示感谢,并介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6日,河北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2025年4月份电力用户市场注册情况的公告(交易注册〔2025〕048号)。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发改价格〔2021〕1439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电网企业代理购电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创新引领科学有序协同推进新一代煤电高质量发展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规划发展部主任张琳长期以来,我国煤电产业在保障能源安全、服务能源电力绿色转型和经济稳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面对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新要求,我国煤电还需在清洁降碳、高效调节等方面系统发力。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
近日,国家能源集团发布国电电力锦界公司5、6号机组深度调峰改造锅炉本体适应性改造采购中标结果公告。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标国电电力锦界公司5、6号机组深度调峰改造锅炉本体适应性改造项目,投标报价:1380万元。项目概况:锦界电厂二期共有2×600MW空冷凝汽式燃煤发电机组,锅炉为上海锅炉厂
华润电力蒲圻三期2×1000MW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项目斗轮机无人值守及数字化煤场设备(含安装)招标公告招标公告SZBGG2025040161号华润守正招标有限公司受招标人委托,对华润电力中部片区2025年度第22批招标华润电力蒲圻三期2×1000MW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项目斗轮机无人值守及数字化煤场设备(含安装)进
近年来,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逐步推进,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逐步成为未来电力系统的主体电源,新型经营主体陆续入市。我国电力市场迈入了“3.0”全新发展时代!继2021年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后,新能源电价改革在2025年迎来重磅政策。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
近日,全联冶金商会三届十次会长办公会在京召开,博奇环保作为商会副会长成员单位,其董事长兼行政总裁曾之俊携公司副总裁王慧及新能源市场部总经理蒲如海共同出席会议。本次会议以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核心,旨在落实全国两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部署,并研究规
4月17日,云能红河电厂700兆瓦高效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发电机组顺利完成168小时试运行,标志着由东方电气研制的世界首台700兆瓦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正式投运。机组建成后红河电厂“一大两小”总装机容量达1300兆瓦,可实现年发电量80亿千瓦时以上,将成为滇南区域最大的稳定电源支撑点,为保障区域能
4月10日,湛江中纸纸业有限公司中国纸业南方基地高端包装新材项目一期废水处理工程顺利开工。该项目是由博世科联合体承建的EPC总承包工程,合同额1.17亿元,是我国制浆造纸领域内技术领先的“近零排放”项目。湛江中纸纸业有限公司作为广东冠豪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系冠豪股份在湛江打造
4月15日,酒钢集团炼轧厂中板加热炉烟气超低排放改造分项工程EPC总承包采购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山东国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投标价:1997.8700000万元;第二中标候选人:北京慧宇伟业国际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投标价:2062.3620000万元;第三中标候选人:江苏天洁环保装备有限公司,投标价:
4月15日00时08分,江苏国信滨海港2×1000MW高效清洁燃煤发电项目4号机组圆满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这标志着江苏国信滨海港发电有限公司2台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圆满完成“双投”目标任务,全面建成投产。这是今年省内首台竣工投产的百万千瓦级发电机组。江苏国信滨海港2×1000MW高效清洁燃
4月9日至11日,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赴湖北省武汉市、随州市、襄阳市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钢铁行业是大气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的重点行业。4月9日下午,孙金龙来到武汉钢铁有限公司,调研企业转型升级情况。他走进管控中心,查看智慧生态环保管控平台,现场了解环保设施运行状态,听取企业推进绿
近期,由中冶南方都市环保总承包的新余钢铁高效发电一期烟气超低排放改造EPC总承包项目顺利通过168h性能考核。检测显示,粉尘排放浓度稳定低于2mg/Nm,SO2排放浓度稳定低于15mg/Nm,脱硫效率超99%,污染物排放指标远优于国家超低排放标准。双工艺协同+智能设计构建全工况治理系统针对新余钢铁2×320t/h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4月7日至2025年4月11日一周火电项目,涉及项目的核准、开工、投运等。国家能源集团宁夏六盘山2×1000MW、广东清远2×1000MW等60个项目电缆采购中标公示国家能源集团发布科环集团国能智深宁夏六盘山2×1000MW、广东清远2×1000MW等60个项目电缆采购公开招标中标候选人公示,第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4月7日至2025年4月11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国家能源集团宁夏六盘山2×1000MW、广东清远2×1000MW等60个项目电缆采购中标公示国家能源集团发布科环集团国能智深宁夏六盘山2×1000MW、广东清远2×1000MW等60个项目电缆采购公
4月10日,由中冶重工唐山公司承建的北安象屿锅炉烟气超低排放改造项目迎来关键节点——2#脱硫塔最后一段烟囱精准吊装就位,标志着项目两座脱硫塔主体结构全面封顶。该项目高效推进工程建设,为2025年整体竣工奠定坚实基础。项目建成后,将显著提升锅炉烟气处理能力,助力企业实现超低排放目标。项目概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双良节能公告称,于近日收到《中标通知书》,中标内蒙古能源集团金山发电厂2×66万千瓦煤电扩建项目、包头地区2×66万千瓦煤电项目主机间接空冷系统采购项目,中标总金额为2.48亿元,预计占公司2023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07%。内蒙古能源集团金山发电厂2x66万千瓦煤电
为有效推进云南煤电机组节能降耗改造,提升煤电清洁高效利用水平,积极助力绿色低碳转型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云南能源监管办立足监管职责,对全省11家煤电企业2024年机组节能减排指标开展监管统计分析,助推云南煤电行业清洁高效发展。云南能源监管办对照国家政策要求,逐一梳理核实全省26台煤电机
2月28日,泉惠石化工业区2×660MW超超临界热电联产工程烟气环保岛(含脱硫、电除尘)EPC总承包标候选人公示(暨中标结果公示)。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预中标,投标报价:18919万元。本项目要求:新建完整的脱硫及电除尘系统,通过本项目炉后烟气脱硫及电除尘系统的建设(SCR脱硝工程另行招标)
今年春节期间爆火刷屏的DeepSeek凭借着“走心回答”走红网络,不少网友直呼“被戳中了”DeepSeek真的这么厉害吗?相信大家也很好奇,今天,让我们来跟它聊一聊润电DeepSeek回答:华润电力(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CRPower)是中国领先的综合能源企业之一,隶属于大型央企华润集团。以下是其基本情况介
为进一步加强煤电节能减排监管,根据《节约能源法》《大气污染防治法》以及能源监管统计报表制度等相关规定和要求,福建能源监管办汇总统计了2024年福建省统调燃煤电厂节能减排信息,现予公布。一、总体情况2024年,福建省统调燃煤电厂加权(下同)平均供电标准煤耗295.93g/kWh,同比降低0.01g/kWh,平
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健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机制,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煤电转型发展,持续提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来源:电联
对于煤电而言,机组改造早已不是一项陌生的工作。作为电力系统减污降碳的主战场,煤电行业长期以来面临着各类“做手术”的任务。随着“双碳”战略的加速演进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推进,煤电所承担的使命任务更加复杂和艰巨。(来源:微信公众号“电联新媒”作者:翁爽)近日,煤电转型的“任务清单”
为进一步加强煤电节能减排监管,根据《节约能源法》《大气污染防治法》以及能源监管统计报表制度等相关规定和要求,福建能源监管办汇总统计了2024年前三季度福建省统调燃煤电厂节能减排信息,现予以披露。一、总体情况2024年前三季度,福建省统调燃煤电厂加权(下同)平均供电标准煤耗296.85g/kWh,同
9月29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关于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意见。其中提出,到2030年,煤炭绿色智能开发能力明显增强,生产能耗强度逐步下降,储运结构持续优化,商品煤质量稳步提高,重点领域用煤效能和清洁化水平全面提升,与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相适应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体系基本建成
按照国家能源局党组统一部署,2023年10月8日至28日,国家能源局党组第一巡视组对华东能源监管局(以下简称华东局)党组开展了常规巡视。2023年12月7日,巡视组向华东局党组反馈了巡视意见。按照巡视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视整改进展情况予以公布。其中提出,进一步发挥区域统筹协调作用。围绕保障能源安
雄关漫道,奋战正酣。利用新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趋势、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方向,也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广阔空间。贵州金元公众号“聚焦重大专项”专题第4期《巧解火电转型“方程式”做优提质增效“大文章”》,展现贵州金元积极做优存量,深挖
为进一步加强煤电节能减排监管,根据《节约能源法》《大气污染防治法》以及能源监管统计报表制度等相关规定和要求,福建能源监管办汇总统计了2024年上半年福建省统调燃煤电厂节能减排信息,现予以披露。一、总体情况2024年上半年,福建省统调燃煤电厂加权(下同)平均供电标准煤耗295.79g/kWh,同比上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