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报道正文

核电印象:2016 变中突破 逆势求进

2016-12-29 15:58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朱学蕊关键词:核电中国核电核电走出去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更透明:沟通创新

核与辐射安全信息公开、运行经验反馈,是核电安全监管、安全发展的必要前提和关键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核电进入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更加透明和开放的信息公开机制,成为影响整个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增强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提升透明度已经成为整个核行业的新挑战、新命题。

与前几年不同的是,2016年全行业公众沟通呈现出积累和创新的特点:10月底,国家核安全局发布《关于近期核电厂人员行为导致运行事件情况的通报》,首次集中公开核电厂运行事件信息,受到舆论广泛关注;企业和社会团体方面,延续去年公众开放日和核科普公众开放周活动,核电企业今年推陈出新创行业先河,通过策划“新闻发言人集体亮相”“企业全年20多场新闻发布会”“发布社会责任H5微报告”“国首次举办核电卡通形象发布会”“发布我国核电行业首份公众沟通白皮书”“核电+旅游”“‘魅力之光’核科普活动推出全国首场核科普院士网络直播会”等活动,探索公众沟通的新模式和新思路;此外,10月31日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初审的《<核安全法>草案》专设“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一章,明确提出“对依法公开的核安全信息,应及时向社会公开。”

经过30年发展,中国核电产业正由大变强,在建规模世界第一,运行业绩良好,但公众认知和接受程度与发展现状极不匹配,“邻避效应”成为核电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难题。尤其进入传播技术和模式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时代,传播和舆论环境发生着深刻变化,公众对涉核信息的关注和诉求不断提升,公众沟通的难度随之增加,亟需全行业创新沟通模式、强化沟通力度、反馈和分享沟通经验。

作为核电安全监管部门,国家核安全局今年集中通报核电厂运行事件,可以说是我国在涉核信息公开的“透明度”提升上一次标志性事件,于企业、行业和社会而言,在公开透明机制的建立上迈上了新台阶。

公众沟通,于核电发展而言,已不是简单的科普、宣传,更不是告知和公示,公众要认识、了解和靠近核电,真得需要全行业齐心协力好好想点办法,认真分析研究,找出好对策!

核应急:国家撑起

1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中国的核应急》白皮书,作为我国涉核领域的首部白皮书,该书总结了近30年以来中国核应急的经验成果。

5月24日,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五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宣布组建成立“中国核应急救援队”。作为在国家核应急体制框架下,依托军队及核工业现有核应急力量组建成立的国家级核应急救援队,这支特殊的“国家队”重点承担复杂条件下重特大核事故突击抢险和紧急处置救援任务,并可参与国际核应急救援行动,预计2018年年底前建成。

“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也是我国安全高效发展核电的重要时期,面对国内核电装机规模大、堆型多样和技术创新快的特点,以及“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和核电“走出去”、全社会对核安全的高度关注关切、涉核突发事件风险等因素,核应急工作面临更多新考验和挑战。

经验反馈,是核安全文化的重要内容;力量建设,是保障核安全的重要前提。总结过去30年的核应急经验,打造核应急精锐国家队,反映了国家对核安全的高度重视,更是核大国的责任体现。有业内人士曾指出,在目前国家、省、核设施运行单位和上级主管单位的三级核应急管理体系下,需要明确国家核应急救援队和涉核企业核应急支援队的定位和接口关系,避免重复建设,切实协同推进、统筹加强核电厂核事故应急支援力量体系建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核安全是核能发展的基石,是总体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核应急则是确保核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核电“纵深防御”五道防线中涉及社会关系面最广,最需公众广泛参与的环节。因此,在体系框架不断完善的同时,不仅要“建”更要 “练”,在做好核电站运行安全的前提下,在安排好核应急组织建设、预案制订、技术储备、救援队伍建设、应急物资装备建设的同时,加强不同级别的演习演练和针对公众的核安全科普,各级核应急力量真正做到常备不懈、随时落地、发挥实效。

原标题:核电印象: 2016 变中突破 逆势求进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电查看更多>中国核电查看更多>核电走出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