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配售电电力金融访谈正文

【探究】中国碳交易减排机制与发达国家有何不同?

2016-12-30 09:16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作者:毛莉关键词:碳交易碳市场碳排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作为落实“十三五”规划纲要的主要抓手之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于2017年启动。建设全国性碳市场是一项制度创新和宏大的社会实践,没有现成理论和模式可以套用。围绕如何推进全国性碳市场建设,日前,记者采访了暨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教授傅京燕。

中国社会科学网:对公众来说,碳排放权交易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概念。如何理解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运作机制?

傅京燕:碳交易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一种市场手段,通过明确界定排放权,并允许边际减排成本不同的企业进行自主交易,达到降低减排成本和控制总量排放的目标。

例如市场中有A、B两个主体,排放总量控制为100吨,假设A、B的总量控制分别为50吨,而A、B的初始排放量均为100吨,A的边际减排成本低于B,则在开展碳交易的情况下,A相对于B多减排,最终A减排70吨,排放30吨,B减排30吨,排放70吨,B向A购买20吨配额。A和B均获得经济福利,并且能实现全社会的减排目标。

中国社会科学网:2017年全国将建立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场,这将对我国发展绿色经济产生怎样的意义?

傅京燕:2017年建立全国统一碳市场,首先将纳入排放量较大的行业企业,对这些企业建立总量排放目标,可以倒逼这些大型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考虑绿色生产,降低排放量,促进绿色供应链的形成,从而带动上下游企业的绿色生产,实现全社会绿色转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市场化手段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社会减排成本,建立全国碳市场有助于实现以成本较低的手段实现环境目标。全国碳市场建立不仅在于实现节能减排,这一市场的意义还在于提升全社会的减排意识,以及带动其他减排工具的发展,例如绿色金融,倒逼产业结构转型和促进技术革新,通过环境手段淘汰落后产能和促进供给侧结构改革,补齐生态短板的约束。

中国社会科学网:2013年以来,我国已经在北京、天津、上海、昆明等多个城市启动了碳交易试点。目前的试点是否积累了建立全国性统一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足够准备和经验?具体有哪些经验?

傅京燕:中国2013年起启动的7个试点碳市场所处的地理区域、发展阶段以及产业结构不同,由此呈现不同的特色,包括涵盖的产业部门、配额分配方式和拍卖数量等均不相同。各个试点地区各具特色,这些差异实际上也是为探索全国碳市场制度体系的设计积累经验,例如广东的拍卖制度、重庆的自主申报等,通过七个试点地区三个年度的交易情况,虽然流动性呈现总体不足,但是毕竟中国碳市场试点还处于初期阶段,我们可以不断从七个试点地区存在的问题以及制度设计的差异来对全国碳市场的建立进行完善。七个试点的差异性可以为建立全国统一碳市场提供比较好的前期条件。

中国社会科学网:具体有哪些经验呢?

傅京燕:总的来说,覆盖行业要尽量宽,企业门槛尽量低,碳强度下降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尽可能避免对经济产生不利影响,不影响覆盖行业经济活动水平等,配额发放总量的确定,应根据各省市具体情况,不宜过松或过紧。

具体来说,从分配方法看,采用历史线法还是基准线法,一般工序比较复杂的产品行业可以采用历史线法,基准线法针对计量比较容易的行业,未来除了热电联产等特产行业,在碳排放配额分配过程中,仍将阶段性地实施碳强度法,最终统一采用基准线法。

从发放方式看,采用拍卖还是免费发放,拍卖有助于发现配额价值引导碳价,广东实证经验表明配额拍卖有助于灵活调控整个市场中的碳配额存量,存量过多时一级市场流拍能自然缩减配额存量,而存量过少时通过增加一级市场拍卖额度补充配额存量;而免费分配有助于在初期减轻控排企业的成本压力。

从市场参与者来看,市场主体的参与范围应鼓励并逐步引入更多的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和境外投资者,注重加强投资者教育和碳市场能力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碳交易市场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碳交易减排机制与发达国家有何不同?

傅京燕:发达国家的碳交易机制也各有差异,以欧盟为例来进行比较,中国碳交易机制的控排主体与欧盟具有差异,欧盟是排放源,即排放设备,允许企业内部进行交易,而中国是企业之间的交易;中国目前纳入的行业范围相对于欧盟比较小,欧盟纳入的行业范围比较细化且种类较多;中国七个试点省市中除重庆外,其他六个省市只纳入CO2,而欧盟自第三阶段纳入了6种温室气体。

中国社会科学网:适合中国国情的碳交易减排机制应该具有哪些特征?

傅京燕:第一,考虑区域的差异性,兼顾公平和效率。需要考虑企业的减排压力,起初阶段配额发放量不宜过于严格,可以逐步减少配额发放量,调紧总量排放目标;注意调控国家管理和地方管理的权限,划分不同的职责;注重不同省市排放量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第二,应注重循序渐进。通过逐步发展远期、期货等碳金融衍生品和风险对冲工具,同时,扩大并引入各类市场参与者,增加碳市场市场主体参与的多样性,逐步建立一个完整的市场,更好地发现价格、降低交易成本和规避市场风险。

第三,发展中国特色的生态补偿。应加大力度把生态补偿(尤其是东西部生态补偿)引入到市场交易中,通过普惠制等措施覆盖到社会各层面,同时增加了生态补偿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和市场化。

原标题:全国碳市场应兼顾公平与效率——访暨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教授傅京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碳交易查看更多>碳市场查看更多>碳排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