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由于市场进入淡季,需求下滑,电池已经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电池新一轮价格站已经悄然开打。部分区域48V12AH已经逐步下降到350-400左右,48V20AH价格已经下降到550-600左右!过年期间的小旺季之后,电池供大于求的局面可能将进一步恶化,预计电池价格战将越来越激烈!
从电池行业的市场情况分析,价格战将是市场常态,天能超威两家企业也是价格战的受益者,规模越来越大,市场份额也越来越高,天能超威对二三线品牌市场份额的进一步占领一刻也不会停止!
一、市场供需矛盾,市场供大于求,价格战就会开打。蓄电池是一种同质化程度比较高的工业产品,一旦市场供大于求就会爆发价格战,近期,终端市场已进入淡季,市场需求下滑,价格战成为抢夺市场最有效的武器。
二、天能超威产能扩张,成本优势较二三线品牌明显。近几年,天能超威产能扩张,生产工艺经过磨合之后,逐步趋于稳定,生产成本较二三线品牌优势明显,两家公司为消化产能,必然保持价格的超强竞争力,抢占二三线品牌份额。
三、铅价连续下跌,采购成本下降,天能超威具有更大议价话语权。本月铅价已经连续下滑,处于低位,铅锭也是供大于求,由于天能超威两家企业具有很强的议价能力,采购成本下降,也会拉低电池价格。
四、天能超威2016年业绩难解难分,各有千秋。天能动力2016年上半年营业额为91.05亿元,净利润为4.06亿元;超威动力2016年上半年营业额为94.63亿元,净利润为3.11亿,双方各有千秋,未能分出胜负,预计双方或将在2017年展开决战。
天能超威同属香港上市公司,双方实力雄厚,面对两家企业价格战,最难受的莫过于二三线电池企业。二三线电池品牌经销商要加强风险防范,把危险降到最低!
延伸阅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不断提速,“容易量产”的半固态电池已经装车,不少企业都在大力加码。近期,福田汽车对外表示,半固态电池已经批量应用于该公司自主开发的24V启动锂电,被装配在其全平台电动轻卡上。冠盛股份也表示,该公司半固态电池量产线主要产品为电芯及系统,达产后年产量约210万支,目前项目
近日,吉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针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W296号委员提案《关于扶持固态电池产业快速发展的建议》正式作出答复。固态电池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其发展对于推动吉林省产业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此次答复聚焦产业布局、创新协同、资源整合、龙头企业培育以及开放合
制造固态电池通常要用更前沿、更新型的材料,如今复合集流体正在被加速导入固态电池应用中。今年6月,三孚新科对外披露,该公司已与欧洲半固态电池制造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待客户成功建立首台套半固态高安全电池生产线后,将签订“5GWh半固态高安全电池关键材料”正式供货合同。据悉,该关键材料为复
电动自行车已经不能进楼入户了,难道今后充电宝也要步其后尘?近日,民航局新规实施后,大量无“3C认证”的充电宝被机场拦截。自2025年6月28日起,乘坐境内航班的旅客禁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上飞机。此规定源于今年以来旅客携带的充电宝等锂电池产品机上起火冒烟
受供需突变、债务高企、技术竞争力不足、供应链脆弱、地缘政治加剧贸易与投资不确定性等多重因素冲击,锂电产业链公司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行业分化加剧,洗牌步入深水区,一场关乎存续与出局的战役已经打响。“红海”搏杀从高歌猛进到销声匿迹2025年全球电池行业破产、退市事件频发。在国际市场
中国在锂电池领域积累的“先手棋”是宝贵优势,但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的全面自主与固态电池的制高点争夺,仍是漫漫长路。2025年,人形机器人开始频繁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当中。从春晚舞台开始,宇树科技的机器人用整齐划一的表演瞬间点燃了社交媒体,也让人形机器人这个曾经科幻感十足的名词,第一次大规模
“电池行业正突破单一化学体系束缚,进入真正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多核时代。”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在今年4月的公开演讲中曾阐述上述观点。他强调,多核时代是宁德时代的新阶段,无论是追求极致性能,还是强调性价比,多核技术都能让定制化成为现实,消费者无需在续航、寿命、安全、快充等维度进行妥协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22日,刚果民主共和国(DRC)官方宣布将钴精矿出口禁令再延长三个月。官方声明称,此举是因为“钴市场仍处于高库存水平”,这也进一步表明,尽管刚果采取了四个月的钴资源出口限制,但供应侧压力仍然存在。钴是电动汽车、智能手机和其他高科技设备中所使用的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
近日,中建八局铜川废水处理站项目废水深度处理(零排放)站全面通水调试,陕西首个电池行业“零排放、全回用”标杆工厂启用。八局铁军以实际行动兑现向业主的庄严承诺,为铜川高质量转型注入澎湃动能。PART1点水成“金”循环“绿”动铜川废水处理站项目位于铜川市新材料产业园内,共包含两大核心区域
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不完全统计,2025年5月,中国锂电产业链新签约、公告项目共29个,计划总投资额合计约400亿元。从环节分布看,锂电池回收、固态电池及材料成为主要投资方向,各占7个项目,合计占比近50%,反映出行业向技术迭代与循环经济双轮驱动的转型趋势。其他环节中,锂电池及PACK项目6个
2025年6月11日,上海国际光伏储能展览会上(SNECPV+2025),三晶电气与亿纬锂能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储能电芯达成了规模2GWh的项目合作意向,此次合作标志着双方在储能领域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迈入全新阶段,通过整合三晶电气在储能系统集成领域的核心优势与亿纬锂能在储能电池研发的领先技术
本周硅片价格涨跌互现,其中N型G10L单晶硅片(182*183.75mm/130μm/256mm)成交均价涨至1.12元/片,环比上涨0.9%;N型G12R单晶硅片(182*210mm/130μm)成交均价降至1.31元/片,环比下跌9.66%;N型G12单晶硅片(210*210mm/150μm)成交均价维持在1.65元/片,环比持平。硅片价格涨跌互现的主要原因是G10
进入2024年,储能产业迎来新的发展特点。一面是“新型储能”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另一方面储能电池行业正面临结构性产能过剩、价格竞争加剧等问题。而最为亮眼的是,有不少电池企业已开启以创新、高质量发展为特征的“新质生产力”的竞争。日前,亿纬储能、德赛电池、比亚
硅料节后硅料价格延续上行趋势,单晶复投料主流成交价格为215元/KG,单晶致密料的主流成交价格为195元/KG。受需求支撑影响,节后市场热度较高,硅片企业开工率大幅提升,增加对硅料需求;部分料企在春节期间惜售硅料,叠加假期硅片企业原料库存耗尽,节后采购需求大幅增加,支撑本周硅料价格上涨;预计
本周硅料报价持续走高,单多晶价格同步上行。近期硅料的供不应求状态超出市场预期,报价涨势不减。有企业反馈近期硅料订单依旧吃紧,在市场报价维持在160-170元/kg的时候,下游采购方主动抬价,以高价求得订单。
目前国内锂电设备已基本满足锂电池生产制造环节,技术与欧美、日韩持平,但尚处发展初始阶段,生产规模受限于技术、管理等因素,大型企业相对少。
从短期来看,二三线电池企业发展确实面临困难,但是从长期来看,目前动力电池行业的渗透率还很低,是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整体而言,动力电池市场环境并不差,仍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赛道。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了2020年中国动力电池装机数据。数据显示,被宁德时代甩在身后的二三线电池厂商面临更
2020年动力电池产业此起彼伏,充满机遇和挑战,全球化竞争进一步升级。产品、技术、产能、资本、供应链等将成为动力电池企业竞逐未来市场的关键。对全球动力电池产业而言,2020年发生了很多变化。(来源:微信公众号高工锂电;ID:weixin-gg-lb;作者:魏文柱)从国际市场来看,2020年欧洲电动化浪潮加
对全球动力电池产业而言,2020年发生了很多变化。从国际市场来看,2020年欧洲电动化浪潮加速到来开启欧洲动力电池产能扩充竞赛,欧洲成为全球动力电池产能建设的新基地,欧洲市场竞争快速升温。欧洲动力电池新基建也吸引了一批中国锂电材料和设备企业落子欧洲,为其欧洲客户提供就近配套服务,中国锂电
摘要:与2019上半年相比,2020年同期国内动力电池装机电量排名发生剧烈波动,表明整体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电池企业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2020年中国动力电池装机电量排名存在诸多变数与2019上半年相比,2020年同期国内动力电池装机电量排名发生剧烈波动,表明整体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电池企业面临
摘要:上半年装机量TOP10企业依次为宁德时代、LG化学、比亚迪、中航锂电、国轩高科、松下、亿纬锂能、力神、塔菲尔、时代上汽。(来源:微信公众号:高工锂电ID:weixin-gg-lb作者:陈婷)补贴退坡叠加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大幅下滑,导致动力电池装机量下滑超4成。高工产业研
2020年国内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受外资、新势力双重夹击,动力电池配套变数丛生。(来源:公众号“高工锂电”ID:weixin-gg-lb作者:陈婷)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新能源汽车正逐步恢复正常发展态势,二季度已开始逐步攀升。如4月新能源汽车产量及动力电池装机量同比降幅收窄,环比出现超3成的增速。
近日,浙江天能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称:天能新材料)完成10亿元A轮融资,由普华资本、中金资本领投,中建材基金、富浙资本等跟投。融资将用于助推天能新材料生产基地的建设,助力其强化规模运作优势,优化区域循环基地和废旧电池回收渠道布局。据公开资料显示,天能新材料成立于2018年10月,是国内新能
2023年8月,富浙资本完成对浙江天能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能新材料”)的1亿元投资,本轮投资中金资本、普华资本、中建材基金等知名机构共同参与。天能新材料是国内新能源动力电池行业龙头企业天能动力旗下的锂电回收板块主体,本次投资将助推天能新材料生产基地的建设,助力其强化规模运作优势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4日,港股天能动力发布2022财年年报。2022年,天能动力实现营业收入745.99亿元,同比下降12.87%,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7.96亿元,同比增长38.19%,基本每股收益为1.60元。据了解,天能动力国际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铅酸电池及电池相关零部件制造及销售业务的香港投资控股公司。公
10月28日,工信部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第四批)名单公示,其中,中航锂电、欣旺达、特变电工、阳光电源、蔚来汽车、天能动力、华友新能源、雅化锂业等储能产业链企业在列,详情如下: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2日中国石化发布天津分公司日常需求2022年铅酸蓄电池框架协议采购结果。共有五家入围供应商,其中第一名为浙江天能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评标价格为50.88万元。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中国石化日常需求2022年铅酸蓄电池框架协议采购铅酸蓄电池评标结果公示(包1)一、
天能动力拟分拆电池板块业务于上交所上市,公司股价大涨16%,市值188亿港元。天能动力宣布,有关建议分拆电池板块业务并建议分拆公司的股份以A股上市方式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作独立上市事项,根据于2020年12月15日在中国证监会网站公布的注册结果公告,中国证监会已批准分拆公司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建
摘要:锂电池应用领域越来越广,如储能、3C数码、电动两轮车、电动工具、电子烟、电动船舶等。电动车市场目前基本已被动力电池巨头所刮分,进入门槛较难,其他电池企业基本选择细分领域进入。如天能股份与超威集团进军电动两轮车市场、南都电源在储能市场发展较好。各家企业不拘泥于铅蓄电池市场,多方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6日,上交所发布审议结果公告,同意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发行上市(首发)。天能电池是港股上市公司天能动力国际有限公司子公司,天能动力成立于1986年,2007年在港交所上市,被称为“中国动力电池第一股”。2019年天能电池实现营业收入427.4亿元,同比增长19.2%;净利润
尽管2020年因为新冠疫情开年不利,但上半年电池新能源产业链的投资扩产项目仍接连落地。根据上市公司公告及公开报道,统计了今年上半年电池新能源产业链投资扩产项目相关情况,统计在内的55个项目,53个公布投资金额,投资总额逾1719.17亿元。其中,锂电池投资项目18个,17个公布了投资金额,投资总额
3月30日,天能动力发布公告称,2019年公司营业收益为406.14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6.9%;毛利为46.88亿元,同比增长16%;股东应占溢利为16.82亿元,同比增长41.5%。每股基本盈利为1.49元,拟派末期股息每股39港仙。公告显示,作为集团主营业务之一,为集团提供稳健的现金流。期内,高端环保电池
科创板为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了全新的融资渠道,助力解决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资金问题,因此吸引了大批智能制造等中小型高新科技企业的目光。自去年6月13日正式开板以来,科创板开户如火如荼推进。(来源:微信公众号“起点锂电大数据”ID:weixin-lddsj作者:起点研究)据起点锂电大数据统计,2019年以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